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随着摄影器材功能的自动化和操作方法的简单化,体育竞技摄影似乎变得“越来越容易”了。然而同时,另一个难点却在体育新闻摄影中凸现出来,那就是,如何使老题材出新、把新题材拍深。本仅从体育新闻摄影中“专题报道”、“现场新闻人物”和“失误动作”的拍摄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全媒体时代,新闻摄影如何突破?如何利用新闻摄影来反映重大题材?新闻摄影以其"真实记录、生动呈现、视觉冲击力强"的特点在重大题材报道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今年的抗洪救灾系列报道中,安徽媒体创新利用互联网思维,对新闻摄影实行全媒体传播,实现了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3.
在生态文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日益摆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日程的时候,一种新的新闻摄影题材在新闻实践中脱颖而出,它在新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融合于已往各类摄影题材分类,又超然独立于其上的一门新的摄影题材—那就是生态新闻摄影。  相似文献   

4.
新闻暗访摄影是新闻摄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多年的采访实践和对同行采访流程的了解,得出了新闻暗访摄影特别适合负面题材、新闻暗访摄影需要做扎实细致的准备、新闻暗访摄影需要耐心和毅力、新闻暗访摄影与"明访"相结合、新闻暗访摄影能产生较好效果等经验之谈.  相似文献   

5.
老题材拍新新题材拍深--体育新闻摄影创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摄影器材功能的自动化和操作方法的简单化,体育竞技摄影似乎变得"越来越容易"了.然而同时,另一个难点却在体育新闻摄影中凸现出来,那就是,如何使老题材出新、把新题材拍深.本文仅从体育新闻摄影中"专题报道""现场新闻人物"和"失误动作"的拍摄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本身就是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除它本身所固有的新闻价值外,更是蕴含着巨大的美学价值。如何使一幅新闻摄影作品产生美感和创造出艺术价值呢?那就要在抓取重大新闻题材的基础上去抓取最典型的瞬间。  相似文献   

7.
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这样一个重大的社会变革,新闻摄影如何按照自身规律去反映它,反映好,这是我国新闻摄影界正在探索与研究的重大课题。李永宏同志发表在《中国记者》今年第1期封二的摄影报道《阵痛后的喜悦——中国第一家破产企业职工的今天》,从题材选择、手法表现和主题揭示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给人以启迪。 《阵痛后的喜悦》反映的是这样的事实:1986年新中国第一家破产企业——原沈阳市防爆机械厂的职工下岗后,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发挥自身潜力,大都重新找到了工作,生活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可喜变化。  相似文献   

8.
文化题材的摄影报道题材广泛、意味丰富,但想要拍出文化的味道很难。以拍摄民俗为例,可以从六个方面着手考虑如何出彩。向专家请教1982年,《人民中国》总编辑康大川先生提出搞中国民俗探索连载的主张,由我担当摄影。那时,民俗学在中国  相似文献   

9.
新闻摄影的题材,也就是构成新闻摄影作品的材料,即新闻摄影作品中具体报道的事件或现象。研究新闻摄影的题材,不仅要考虑力求与读者兴趣相结合以加强宣传的效果,而且应努力扩大报道面增强读者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10.
新闻人物专题摄影是新闻摄影报道的重要题材之一.此类新闻摄影的关键之一就是题材人物的选择.通过分析近年来在荷赛上获奖的作品,题材人物的选择既要看其内涵的大小,也要重视题材人物的新闻价值,把传奇人物、奇特人物、边缘人等作为拍摄对象.  相似文献   

11.
专题性摄影报道的题材选择新闻摄影所涉及的题材十分广泛,无所不及。当然,新闻报道不管是文宇的或图片的,也不是见啥抓啥,“拾到篮里都是菜”。他们都有独特的视角,都对事件进行选取。特别是新闻摄影,它所强化的是事件特定的瞬间和场景。新闻摄影当然可以叙述过程,但它史注重捕捉过程中的典型时刻。近几年,报纸摄影专版多见一个题材的专题性报道,这是为了突现主题,让新闻事件具有更强的扩张性。  相似文献   

12.
黄冈市背靠大别山,面临长江,是革命老区,经济滞后。从新闻摄影角度讲,在市内很难碰到在全国性独家新闻事件。客观条件不利于新闻摄影的情况下,如何拍出新闻照片?实践使我体会到只有深入采访,专研业务才能常拍常新。好照片来自思想突发性、重大性新闻在黄冈很难遇到。地方新闻摄影者一方面埋怨身边遇不到惊天动地的新闻题材;一方面又“不识庐山真面目”,让好题  相似文献   

13.
新闻摄影是以审美的方式作用于读者的形象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形象报道。构成这种新闻形象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就是新闻摄影的内容。内容又分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客观的因素是题材,主观的因素是主题。因此,我们研究新闻摄影的内容,无非是研究新闻摄影的题材、主题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摄影报道中运用形象思维□姜凤翔人们在谈到新闻摄影时通常认为,经济题材的摄影报道难以深入。这种观念曾长期束缚人们的头脑,以至在深化改革进程中,人们越来越感到新闻摄影在表现经济题材上有些力不从心。因此,在进行这类报道时往往只求形式上的翻新,没有内容...  相似文献   

15.
在摄影报道题材多样化的问题上,有一种题材,一般感到重视不足,这就是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自然外貌和社会风貌变化的所谓“风光”摄影。专长于风光摄影的摄影家,在这方面的作品,数量不多,涉及面较小,难于满足需要,而专业的摄影记者,虽然有不小的队伍,遍布全国,但注意拍摄风光照片的人还是比较少。所以产生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主要的,也许和摄影记者把新闻摄影“为政治服务”理解为只是报道党  相似文献   

16.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摄影展览》优秀作品颁奖仪式于3月19日在北京新华社新闻大厦举行后,《中国记者》总编辑余振鹏主持召开座谈会,邀请获奖作者谈谈感想和经验体会。会上,大家踊跃发言,对如何提高新闻摄影报道质量、怎样拍好工业题材的照片各抒己见。下面是部分获奖作者的发言摘要。刘长德(吉林白山水电站宣传部):这次影展在我国历届影展中独树一帜,具有新闻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特点,也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影展反映出走向现  相似文献   

17.
杨艺 《报刊之友》2013,(7):114-115
纵观当代国际摄影奖,不难发现国际摄影赛事大多以新闻摄影为题材,而艺术摄影比赛实际并不如新闻摄影比赛显眼。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两者是都以摄影方式为表现手段的视觉评价,这种共同的表现方式构成了二者的共性,然而从本质特性来看,两者却有着很大的不同。由于对这些特性的模糊认识,出现了新闻摄影艺术化的倾向以及纪实性摄影被认作新闻摄影的误区。究竟艺术美是如何从新闻摄影中表现出来的,艺术摄影又是如何体现摄影的纪实性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1842年德国汉堡的火灾废墟图片开始,新闻摄影一直在和灾难题材打着交道。它所拍摄的主题往往是不可预知或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因其题材重大、冲击力强、形象直观,特别吸引读者关注;它可以触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也成为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新闻摄影大赛荷赛上经久不衰的热点。但灾难性新闻摄影报道也存在很多弊端。首先,灾难性新闻摄影报道的传播,存在明显的负面社会影响;其次,在灾难性新闻摄影报道的采编、发表中,极  相似文献   

19.
军事新闻摄影的主体总是离不开剧烈运动着的军事活动.在摄影创作实践中强调动感表现是军事摄影题材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也是人们对军事摄影作品的欣赏习惯所要求的。“威势壮,动感强,感情真。兵味足”作为军事摄影的审美标准.是我军摄影工作几十年来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0.
纵观第六届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展览(1986)评选中的4000多幅、组来稿,特别是经过评委们辛勤筛选出的340幅、组入选作品,恰如春风拂面,令人耳目一新。其主要特色是拓宽了新闻摄影题材面,强调了新闻价值与形象价值,注重了对新闻事件中人物的表现,从而构成一个总趋势,即增强新闻意识,深化摄影改革。新闻摄影的题材产生于大千世界、社会生活之中,原本是十分宽阔的。由于新闻摄影界曾经从直接功利的目的出发,把新闻摄影的题材面限制在十分狭小范围内,因而严重地阻碍了自身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潮流给新闻摄影界注入了源头活水。进入80年代后,有志于新闻摄影改革的人们,先后在突发性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