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神话里的"神奇"神话,概念定义中两个字"神"和"话"都揭示了"神话"的特点。"神"首先可以理解为神奇。人的童年时期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的,每天都会涌现出许许多多的问号。法国电影《蝴蝶》里的那个满脸雀斑的小女孩,每天都会向他的邻居——一个寡居老头问许许多多稀奇古怪,让人手足无措的问题:你的蝴蝶是什么品牌的?为什么太阳会下山?为什么有穷人和富人?怎样才算富有?同样,人类的童年时期也是处在丰富的新奇感中,万  相似文献   

2.
有一座神奇的山,山中有一颗被土地神藏起来的会发光的草莓。每一个进山的人都会在山脚下遇到土地神。土地神会告诉他们:"那是一颗最最完美的草莓,美丽无比,剔透无比,嫩滑无比,光亮无比……去寻找吧。"于是,每一个进山的人都把寻找发光的草莓作为此行的目的。但结果是,所有的人都抱着遗憾空手而归。土地神却说:"其实,他们找到了许多。"  相似文献   

3.
设计意图:《开天辟地》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一篇神话。神话起源于人类的童年时期,是祖先们对大自然演化规律的神奇解读,对生命起源稚嫩而独特的理解。《开天辟地》这则神话讲述的是上古大神盘古,诞生于混沌、挺立于天地,又化身为世间万物的故事。在初看文本时,首先是被神话独特的魅力所感染,再深入读下去,深深打动我的是神话的缔造者赋予这位神伟大的、惊人的生命力,是对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的礼赞。  相似文献   

4.
<正>名师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称呼,通常指在某一教育教学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师。每位名师身上,都蕴含着丰厚的教育教学资源,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较强的课堂实践能力。如何激活这个群体的能量,使他们树立更高的标杆?如何开发、利用名师这座"宝藏",盘活、放大名师资源,使他们能够引领学校全体教师共同发展?笔者以为,以打造"名师共同体"为着力点,积极开展共读、共思、共研、共写活动,能够有力地促进全校教师走上专业发展的快车道。1.共读——寻找相同尺码的人。"寻找尺码相同的人"  相似文献   

5.
安泰俄斯与巨灵都是希腊神话里的巨人,都为地神盖亚所生,都被半人半神的赫拉克勒斯所杀。安泰俄斯的力量来自地母盖亚,一旦离开大地母亲,神奇之大力便丧失殆尽。巨灵不能被天神的武器所伤,只能被凡人杀死。从这个角度讲,哈姆莱特的毁灭根源,一是离弃了"大地母亲";二是其神性被自身和环境的凡俗性所扼杀。  相似文献   

6.
安泰俄斯与巨灵都是希腊神话里的巨人,都为地神盖亚所生,都被半人半神的赫拉克勒斯所杀。安泰俄斯的力量来自地母盖亚,一旦离开大地母亲,神奇之大力便丧失殆尽。巨灵不能被天神的武器所伤,只能被凡人杀死。从这个角度讲,哈姆莱特的毁灭根源,一是离弃了"大地母亲";二是其神性被自身和环境的凡俗性所扼杀。  相似文献   

7.
神话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是一扇通往古代文明的窗口。神话又是儿童的最爱。他们天生就对神话故事有着莫名的渴望。在教学中,要基于儿童需要,激活学生想象,再现神话的情境;让学生含英咀华,领悟神话的要义;拓展延伸,丰富神话内涵,使神话故事与儿童的内心需要相契合,开启儿童的梦想之旅。  相似文献   

8.
《旧约》神话以神话的形式形象地记载了希伯莱民族的变迁.无论其内容还是 形式都带有浓重的古希伯莱民族的特色.把它与希腊神话比较,可以看出《旧约》神话中的神 是一切自然力量、社会力量的高度抽象化,是人的力量的异化,体现了《旧约》神话一神信仰 的宗教性。希伯莱人创造性地利用神话想象出自己的民族渊源,形成了其民族性、历史性的特 点,并显示了一定的神秘性,充分体现了希伯莱人无与伦比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9.
<正>"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哪吒闹海""嫦娥奔月"……这些故事曾滋养着一代代人的成长。神话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是民族的文化之根,包含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民众情感和历史价值。神话故事最初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于民间,是个体精神成长的"母乳"文化。神话属于儿童,神话类教材的语文课堂就应立足儿童,顺应童心,让儿童享受神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上古神话,作为一种艺术样式,是人类童年时代的思想文化结晶.在<山海经>所收录的神话中,诸多故事表现了对英雄神的热情赞美.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神,如逐日的"夸父",射目的"后羿",治水的鲧禹父子,填海的"精卫"鸟等等,是人类理想的化身,意志的化身,力量的化身,审美的化身.他们都以其不屈的灵魂,惨烈的壮举,前赴后继的精神,不仅给人以崇高的美感,而且超越历史时空给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以极大的精神鼓舞和无比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美国科学家研制成功了一条用青蛙肌肉推动的“机械鱼”,并准备采用相同的技术研制出一种神奇的“肌肉军服”。这种军服一旦研制成功,将会大大加强士兵们的力量,甚至能够借助这种神奇军服飞檐走壁。  相似文献   

12.
一、磨“创造” 《盘古开天地》这个神话神就神在盘古创造了天地,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创造”是这个神话的神奇之处,课应该从创造出发再回归创造并升华创造,这样才能突出盘古的神力和神话的魅力。于是乎找中心句、中心词,理解“创造”的意思;围绕“创造”质疑,解疑;挖掘“创造”品读,想象。于是乎“创造”的设计之路就这样诞生了。  相似文献   

13.
神话是信仰的源头,深蕴着民族文化的精神之根和意识之芽.哈萨克族神话作为哈萨克族璀璨夺目的民间文学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以其丰满、多姿、神奇的特点历来受到各类读者的青睐.哈萨克族神话故事《叶尔托斯特克》便是哈萨克族神话故事中的典范,文中含有众多神话因子,如主人公的神秘诞生与成长、灵魂外寄、老妖婆、神奇坐骑、三级世界、蛇国历险等,“神”彩奕奕,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14.
神话是人类童年的文学。本文从劳动的回音、对大自然的初期认识、对后世文化的影响三方面阐述了中国、希腊古代神话的相同相似之处,从人神关系、对待人与非人的力量、神话所反映的社会关系、神话的系统性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希腊古代神话的差异,并从地理原因的角度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意在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希腊文学发端之差异。  相似文献   

15.
神话文本以"神奇"为核心,神话教学应依据学段目标,紧扣语文要素,引导学生一起经历神奇,感悟神韵,体味神思。进行神话类文体教学时,教师应前后勾连,把准神话要素生长基点;单元整合,领会神话单元编写意图;巧搭支架,挖掘神话文体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小学建校一百余年,有着丰厚的人文积淀,银杏作为校园的文化元素,正直、坚毅、奉献、向上的精神润泽了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近年来,学校积极打造银杏文化,寻找相同"尺码",从活动体验和养成教育两个方面构建德育课程,通过开展多种活动,指向学生品格提升,让文化在课程中延展、创新。  相似文献   

17.
小明是数学科代表,他一直惦记着今天学校举办的庆国庆文娱演出的那个"数学魔术"的谜底. 他一回到家就告诉他爸爸:今天一位同学表演了一个"数学魔术",表演者要求大家把自己鞋子的尺码数乘以2加上40,然后乘以50,再加上7,最后减去自己出生的年份数.只要把计算结果告诉表演的同学,他能立即说出同学的岁数和他的鞋的尺码数.我们很惊讶,你说表演者为什么这样神奇呢?  相似文献   

18.
神话是契合儿童心理特征的文化母体,是满足儿童审美情感的文学样式,是发展儿童言语能力的语文文本。在教学中,师生应该驶向彼岸——遨游神奇的想象世界,回到此岸——融入自我的语文生活,在往返之间——打开神话的“生命气口”,从而彰显神话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9.
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展开的主体,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应该是学生主体积极参与的过程。这一过程实则也是儿童力量的展示过程,如果教师引导得法,在儿童主体性发挥过程中,把握好儿童的力量,借力好儿童的力量,教学效果就能事半功倍。一、选择的力量: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学会选择,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标志之一,会选择的人,往往具有主见,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在  相似文献   

20.
<正>一、"讲":讲关键字词,梳理故事情节1.串联故事线索,熟读文本,抓关键字促进复述小学低段学生处于儿童期,对教材中的神话特别有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故事的"神奇"之处。笔者曾经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有80%的孩子是因为神话故事的神奇喜欢上神话的,说明低年级的学生比高年级段的学生对神话这一文体更容易接受。因此,在神话文本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厘清神话发展的经脉,提炼文本的核心词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