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平 《新闻实践》2013,(8):29-31
每年吸引着20多万名国外客商,常驻境外客商达1.2万余名;为全球供应近200万种小商品;即便每个商铺停留3分钟,走完所有商铺也需要一年半时间。这就是义乌。商品经济发达,义乌城里各种肤色的人们无不在为买卖忙碌着。在商言商,作为立足义乌的浙中新报的每期报纸,也无不浸润着浓浓的商业气息。义乌是一个新闻的"富矿",许多经济和市场领域的"率先之举"令全国乃至全球关注。多年来,融入义乌、宣传商城一直  相似文献   

2.
提起义乌,大家都会说“小商品市场”,会说“义商赚钱很厉害”。作为义乌当地的媒体人,我们也常常在思索:义乌的活力从哪里来?2012年是义乌市场建设30周年,报纸有了一个很好地梳理、报道义乌发展之路的契机。于是,义乌商报编委会进行了精心策划,推出了上百篇颇有分量的报道,被称作是一次对“义商精神”的成功梳理与宣扬传播。  相似文献   

3.
雾锁中国口罩热销的启示 去年年底和今年1月上旬,全球流感病例集中爆发,特别是欧美国家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病毒均呈扩散趋势。加上这一时期国内一些城市出现的持续雾霾天气,致使义乌市场出现口罩热销。据义乌小商品指数办公室监测,去年11至12月份义乌市场1:3罩销量增长5.4%,今年1月销量更是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周刊》2014,(29):81-81
“贸易引领型”(如浙江义乌):义乌拥有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批发市场,全国20多万家中小企业为义乌市场直接供货,与219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和重要的国际贸易窗口。依托实体市场和发达的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优势,义乌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网络卖家数量持续增加,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网络商品供应基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销售平台纷纷到义乌采购,在电商百强县中排名第一。  相似文献   

5.
蚂蚁商人     
最近,笔者替在澳洲做生意的一位亲戚办货,去了几次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在上海七铺路10元买3双的白色棉运动袜,那里卖7角;100支装的双头棉花签在上海家乐福大卖场卖1.2元,那里卖0.19元……义乌的市场之大,任你开着汽车一圈一圈地兜,常常会迷路。市场还在拓展,一期、二期、三期,一期比一期规模更大。商铺还是不够,每次都是抽签入驻。  相似文献   

6.
义乌是一座建在市场上的城市,大道通衢,客商云集.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联合发布的一份中国发展报告中称义乌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相似文献   

7.
建立有效的现代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对义乌小商品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发展科技中介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途径之一。科技中介在义乌小商品转型升级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搭建了草根企业和科技精英的对话平台;整合资源、创新环境,提供专业化服务;注重知识产权保护。从义乌小商品长远发展来看,发展科技中介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
2008年7月12日,随着即墨路商圈小商品交易会的开幕,青岛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在沉寂了半年多以后再次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至此,该市场已有近30年历史,曾经冷冷清清到只有50多个摊位,曾被誉为“小商品王国”,也曾以国内外少见的巨型地下公共设施——人防地下中心作为其商业街,其发展变迁见证了青岛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恰似一部录制了多年的露天纪录片.  相似文献   

9.
系列报道《诚信:中国小商品城的发展基石》取了2002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广播新闻一等奖的桂冠。她之所以能够得到评委、专家的一致好评,我们认为主要是因为抓住了“诚信”这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反映了义乌20年打造“诚信市场”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0.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放个体户创业,解禁乡村家庭工业,恢复城乡小商品市场——私营经济开始在中国大陆萌动。1979年底,全国批准开业的个体工商户约10工万户,两年后的1981年,统计数据变为101万,翻了10倍。随之而来的是,“雇工”这个在中国绝迹的、在以往被视为有剥削色彩的词汇出现了。  相似文献   

11.
义乌商报的前身义乌报创刊于1956年5月,1960年9月停刊,1991年7月复刊,1996年6月更名为义乌日报,2000年7月小商品世界报划归义乌日报社主管主办,2004年1月1日,根据中央报刊整治工作要求,义乌日报与小商品世界报合并为小商品世界报,2005年11月28日小商品世界报更名为义乌商报,主管主办单位由原义乌日报社变更为中共义乌市委.  相似文献   

12.
义乌商报今年推出“摇响拨浪鼓·同圆中国梦”专栏,充分挖掘“义乌元素”,借义乌小商品圆“中国梦”,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媒体借助地方特色活动做好主题报道,使“中国梦”更接地气。  相似文献   

13.
义乌原先有两张公开发行的报纸,一张是仪乌日报》,为市委机关报;一张是《小商品世界报》,为义乌日报社主管主办的经济报。2003年度,《义乌日报》广告经营额为2650万元,《小商品世界报》广告经营额为450万元,两报总额为3100万元,在全国县市区域报中位居前茅。从2004年1月1日起,《义乌日报》  相似文献   

14.
说起市场,人们自然会想到这句 话:“办市场,看浙江”,而在浙江,又首推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它因连续4年名列“全国10大集贸市场”榜首而名闻遐迩,“华夏第一市”的美名不胫而走。 义乌虽地处浙赣线,但原只是山区小县,资源、地域等非无优势,多年前还穷得当当响。改革开放以  相似文献   

15.
素有"世界超市"之称的浙江义乌,在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小商品市场仍每天仍吸引着数以万计的外籍商人.但义乌的外贸秩序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一些市场经营户由于缺乏外贸专业知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市场内涉外诈骗案件时有发生,这给市场经营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作为驻地在义乌的都市报<浙中新报>迅速作出反应,推出金融危机专题栏目,从"市场防骗"这一特殊的角度着手,为义乌市场的读者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小商品城座落在义乌闹市区,由篁园市场和宾王市场两大块组成.市场营业面积达50万平方米,经营摊店24000多个.共有17个交易区,经营鞋袜、线带、小五交、日用品、工艺品、玩具、文化体育用品、服装、毛线、纺织品、副食品、干果、杂货、糖烟酒等28大类计2万多种商品,从业人员5万多,每天进入市场交易的客商平均15万人次,旺季超过20万人次,1996年全年成交额达184亿元,自1991年以来,已连续6年位居全国各类集贸市场榜首.中国小商品城以其市场发育早、规模大、设施全、服务好、效益高闻名全国,被誉为"市场明珠"、"小商品王国",是全国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  相似文献   

17.
姜新 《中国记者》2024,(1):106-107
<正>一个大市场的兴起与发展壮大,肯定有其天时、地利、人和因素的合力。20世纪80年代初,与浙江永康四路市场、义乌市场同时兴起的还有南通叠石桥市场,如今义乌成为世界小商品市场,叠石桥成为中国家纺之都,与所在地周边成为全球最大纺织产业集群基地。这个“人和”来自舆论的引导,来自媒体在调研后“设置议题”,不断传播、推进。我在叠石桥大市场蹲守近20年,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张扎根于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场的地方主流媒体,如何让商报的"商"字特色更加明显,如何让经济新闻更受喜爱,一直以来都是《义乌商报》孜孜以求的一个重要工作目标. 《义乌商报》上的"义乌指数"专版丰富多彩,但由于多数运用了图表的形式,看上去也比较枯燥、难懂.为了让读者对"义乌指数"更感兴趣,记者们花了很多的心思,编辑们动了很多的脑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张年忠 《新闻实践》2004,(10):39-40
《义乌日报》于1992年1月1日正式复刊,2003年12月底停刊。《小商品世界报》创刊于1993年7月,2000年7月底前属浙江义乌市商城集团主办,面向全国发行,2000年8月1日起划转义乌日报社主管主办。在2003年下半年中央统一部署的报刊整治中,经批准,《义乌日报》与《小商品世界报》合并办报,报名为《小商品世界报》。  相似文献   

20.
《义乌商报》是一张县市区域报,这一角色定位决定了报纸只有扎根基层,贴近地方,反映当地群众的身边事,报道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新闻,才能让读者喜闻乐见。同时,义乌是一座国际性商贸城市,《义乌商报》也以商为名,只有牢牢抓住经贸报道尤其是市场报道这个重点,才能真正做出义乌特色。市场报道成为要闻版的主角在做好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日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