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根据中宣部的要求,中国的媒体界掀起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高潮。伴随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开展,媒体人到基层采访的更是多了起来。但是存在这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媒体记者到基层采访,采访的对象是谁?采访的新闻"事实"是否真的是事实?那么在基层如何辨别新闻的真伪,如何采访到记者需要下锅的米,这就成为很重要的现实问题。媒体走进乡镇,来到基层,基层各级领导干部最是欢欣鼓舞。但这也是媒体人能否真地能走到基层群众当中去的一个因素。基层领导干部讲的"新闻事实"如果为真,  相似文献   

2.
融合使纸媒更显优势最近一段时间,从《主编死了:没有主编才是新媒体》在媒体人中的流行,到对于"报纸将死,多数媒体人将在2017到2018年下岗"这一言论的公共讨论,纸媒何去何从,牵引着无数传统媒体人的心思。这一焦点话题甚至被搬到了刚结束的2016博鳌亚洲论坛——"媒体会面对怎样的存亡问题"成为今年论坛讨论主题之一,国内外几位知名媒体人就此坐而论道,各抒己见。面对受众"想要"与"需要"之间的错位现象,媒体人应该如  相似文献   

3.
王靖 《传媒》2012,(6):60-61
只有走进基层,才能把握百姓的思想脉搏,养成回应百姓关切的创作风格;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知道百姓衣食住行生活百味,也才能找到我们创作的着力点。——这是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媒体人最直观的感受。在深入推进"走转改"的过程中,我们的媒体人越来越认识到这项活动的目的所在、价值所在、意义所在。为此,本期《媒体实战》栏目选取业内电视媒体、行业媒体和高校媒体三个角度关注"走转改"话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在岭南广州,提起袁伟时,媒体人尤其是思想文化学术类的媒体中人,恐怕少有不知道的。他是中山大学的老教授,近代史研究专家,思想活跃、生产力强、“卖座”率高的作者,此外,他还有一个独特的角色,就是做为媒体牵线搭桥、延揽作者的“红娘”。“红娘”先生袁伟时口碑很好:人脉既旺,眼光又高,最难得的就是那副古道热肠。他一直为广州多家媒体做“红娘”,使不少媒体与作者结下良缘。其功虽不昭,影响却深远。因此,媒体人对这位“红娘”尊敬有加。要说袁伟时的人脉,据我所知,他与国内国外、知名或不知名、年老或年轻、或哲学或历史或文学或法学或政治学等方面的学者都有交往。其本身又是学术中人,熟悉学术界的情况,所以,说他是“作者信息库”一点也不夸张。他给媒体提供信息、帮助约稿或推荐文章,全都因了这人脉。利用学术讲座和研讨会来牵线搭桥是袁伟时的主要方式,而这种方式,非有人脉者不能做到。中山大学是一群媒体人爱去的地方,那里常常会有学术讲座和研讨会。多半,讲座和研讨会是由袁伟时召集和主持,而主讲人则天南地北、海内海外都有。这种方式持续了多年,似乎已成了一种传统。媒体人经常参与学术活动,按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可是,当它由一个人而发生,并长期坚持时,就非同...  相似文献   

5.
面对媒体多元化的挑战及文化体制改革的加快推进,媒体在改变世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有人认为"媒治时代"来临. 如果说媒体改变了世界,那么有一些媒体人,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着媒体及媒体所处的生态.这一年,媒体人有是、有非、有功、有过,下面撷取几位有代表性的媒体人,看看这一年媒体人留下的足迹.  相似文献   

6.
播音员主持人作为电视媒体人中的一员,用自己的角色实现电视与观众的对接,代表和体现着媒体自身的形象和整个行业的形象,成为最引人关注的一群人。他们多是工作在演播室里,表现在屏幕上,深入群众较少,对基层情况了解不多,与社会相对脱节,更需要积极主动融入到"走转改"活动中,与实践对接,与大众交流,实现自身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增强宗旨意识,更主动、更自觉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通过"走转改"活动来检验和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而要提升"走转改"的实效,媒体人必须解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三个问题。为了谁——为了读者、为了受众。这应该成为媒体人做好采编工作的着力点和出发点。读者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爱看不爱看、方便不方便、对读者有没有用,都是媒体人应该考虑  相似文献   

8.
<正>我是一名记者,最近在琢磨自媒体创业,向罗振宇和程苓峰看齐。你们觉得前景如何?每当谈到传统媒体、媒体人的命运时,其实很多人的观点,和陈序所著的《主编死了》这本书的大意类似。显然长冬将至,众多传统媒体人开始新一轮大迁徙,而这场迁徙的终点之一叫自媒体。就如2015年1月25日,界面举办的"‘界面为盟’——内容创业的黄金时代"圆桌论坛上流传的一句话:传统媒体人不是在做自媒体创业项目,就是在走向自媒体创业的路上。内容生产者迎来了创业的黄金时代。"媒体人创业的黄金五年来了"似乎成为媒体人的共  相似文献   

9.
正从2011年由中宣部等号召发起的"走转改"活动到现在全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新闻战线掀起了一场创新媒体采访理念的革命。它把镜头更多地延伸到基层,把笔触更多地贴近基层,把话筒更多地靠近基层,生产出一大批鲜活、真实、反映时代气息和社会发展脉搏的新闻作品。不仅进一步激发了媒体的内在活力,而且使新闻工作者在这个过程中拉近了与普通百姓的距离和感情;从中受到了教育,得到了锻炼。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认真践行群众路线不仅促进了媒体和媒体人  相似文献   

10.
正习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的讲话,虽然只有短短一百多字,但其中的信息量和含金量都大得不能再大。兴奋度最高的当数媒体界和资本界,甚至有媒体用"传媒人可成暴发户?"的夸张标题予以解读。我觉得这种兴奋是媒体人压抑已久困惑良多后的正常反应。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势如破竹、攻城掠寨,凭借"服务用户"几个字就俘虏了传统媒体的读者、听众、观众,更别说用"精确到达"蚕食了越来越多的广告商。几岁  相似文献   

11.
媒体与媒体人是微博中的特殊群体 出现在微博中的媒体与媒体人有四种面孔:第一种是以匿名的身份注册微博,且不公布职业、身份,只是作为一个普通微博客发言;第二种是以实名注册,公开媒体人身份,甚至被微博网站加"V"认证;第三种是既是媒体人又同时是新闻事件报道者或见证者,身份一目了然;第四种是媒体机构的官方微博,面向所有的网民,安排专门的人员维护,及时发布新闻、转发微博、回复评论、组织活动等等.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12月24日至30日,2020 "冰雪之冠·童话龙江"系列主题体验式采访活动在黑龙江举行。来自中央媒体驻省机构及北京青年报、解放日报、南方都市报、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记者参加了本次活动。采访团先后赴哈尔滨、亚布力以及雪乡等地,体验"哈亚雪"冬季旅游精品路线,采制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的作品,并通过所属新闻客户端及各大新媒体平台即时发布。通过体验式采访活动,媒体人感受到雪乡就像镶嵌在黑土地上的一颗珍珠,原生、洁白;感受到龙江冰雪如童话世界,美妙绝伦,让人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13.
农业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心所在,宣传和服务好"三农"工作,是新时期媒体人的职责所系。对于上承城市、下接农村的基层电视台来说,更是宣传的源头和立台之本。不过近年来,由于受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媒体对农宣传曾一度沉入低谷,造成基层电视台宣传功能发挥不充分,收视率连年下降。对此,基层电视台要走出困境,笔者认为就要瞄准"农"字做文章,把节目办到农民的心坎上。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人的日常交往和社会生活是按角色要求进行的"表演"行为。媒体人也是一些"演员",他们需要按照剧本的设计、舞台的特点,遵照导演的要求进行表演。以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为平台的传播活动,是媒体人根据媒体定位,按照其职业  相似文献   

15.
云南"躲猫猫"事件发生后,我联想到了新闻界的"躲猫猫". 作者将一篇稿件投到媒体,就像一个怀胎十月的胎儿等待出生--发表.编辑--媒体人,就成了操胎儿能否出生的生杀大权的人.  相似文献   

16.
<正>长久以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社会给我们媒体人的最高褒奖,但是陈永洲违反一个记者的基本职业道德的行为却使得中国媒体的美誉度和公信力一落千丈。媒体人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真正担负起新闻信息宣传员的职责呢?一、媒体人的"三观"(一)媒体人的责任观从法律角度上说,新闻媒介必须对其发表与传播的新闻信息、言论意见、广告及其他材料承担责任。根据"文  相似文献   

17.
正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功能一体化态势。如今,媒介融合已成为全球媒体的发展趋势,对媒体人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是大势所趋。媒体人是媒介融合的直接推动者,也是决定媒介融合成败的关键所在,如果媒体人在新的融合环境下不能很好地生存、发展,媒体的发展必然受到很大的限制。一、媒介融合下的新挑战1.媒介融合需要不同媒介之间协力合作,影响这一过程正常运行的僵化体制需要强力改革  相似文献   

18.
一个有争议的报道,折射出媒体人的诸多不足。提升媒体人的报道理念和人文素养,刻不容缓。2013年11月23日晚,有人在科学网发表了一篇博客:"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科研人王××"。随即于24日中午被该网在新浪微博转载,并改题为:"中国最悲惨的科研人员是这样的——记名校博士后王天旭"。短短140余字,介绍了王博士不想丢失自己的科研梦,而去地方高校为填饱肚子做一些他认为意义不大的事情。然而,"媒体(却)要让世人  相似文献   

19.
一则《少林寺招聘媒体总监》的微博在网络上迅速蹿红,发布这一消息的"豫记",名不见经传。"豫记"是什么?原来,这是四百多名河南籍媒体人发起的一个新媒体项目,短短三个月来,因独家发布"神仙张三丰太极拳申遗"、"国内唯一一个现场报道中国企业家亚布力夏季峰会的新媒体"等话题和一系列具有浓郁河南人文乡土气息的文章受到媒体业内和河南人群体的高度关注。在媒体人纷纷转型新媒体的浪潮中,"豫记"的成长或许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板。  相似文献   

20.
自中央部署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全国的新闻媒体也开始了一场同台竞技。"走基层"是一个契机,为中央和地方媒体搭建了一个平台,这是新闻人比拼功底、切磋学习的好机会。以往,作为地方的电视新闻记者,面对央视这样的国家级媒体,我们心底总有些不服气。你站在高端上,采访的是国家大事,出好新闻是应该的。而这一回,都是在田间地头,是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央视播出的"走基层"系列作品中,精品层出不穷,受到了老百姓的好评,也让业内同行由衷赞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