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指一种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组织、实施第二语言教学的途径。这里的"任务"是指学习者用目的语去解决的交际问题。任务型教学从促进"学"的角度来进行课堂设计。任务型教学认为:促使第二语言习得的实质性条件是:接近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丰富大量的目的语输入和语言实践,以及由此产生的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任务"被认为是创造上述条件的有效媒介。任务型教学主张:高效的语言学习不是传统授受,而是自我探索。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同样重要。因此,任务型教学特别强调"做中学",在"用语言做事"中让学习者获得丰富的目的语体验,自我建构起对目的语语言系统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任务"使得教学活动有了明确的目的性,从而能够突出第一性,有效避免语言学习死板性;"任务"要与真实生活中的交际任务相结合,任务本身具有了真实言语交际的诸多特征,因而更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英语教学法领域研究的热点。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改进英语课堂教学模式首当其冲。如今,新课改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本文结合笔者在某中学英语教学见习的经历有感而发的。  相似文献   

2.
人在进行交际时,可以通过言语和非言语方式交流。言语交际是指人利用语言为工具相互之间传递信息的过程。自从语言产生以来,言语交际便在人类交际中扮演最主要的角色,但并非是交际的唯一手段。在传播过程中,非言语交际与言语交际是同时进行的;同言语交际一样,它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肢体语言是非言语交际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首先分析肢体语言在交际中的作用,并从头部动作、面部动作、目光交流、手部动作等方面对不同文化的肢体语言进行对比。目的在于通过阐述不同国家肢体语言的文化差异与共性,并提出交际中遵循的原则,从而促进有效交流,避免误解。  相似文献   

3.
浅谈任务型教学法在外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务型教学法属于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法,并且已逐渐成为我国外语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完成各种任务或活动为目标,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其课堂操作程序表现为一系列的教学任务,在任务履行过程中,学习者注重语言交际的意义,充分利用自己已经获得的目的语资源,通过交流获取所需信息,完成任务,其学习过程是沿着开放的途径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任务型教学是英语交际式语言教学的方法之一,旨在把语言教学真实化,使课堂社会化。英语教学中的“任务”通常指以真实世界为参照,以形成语言意义为主的活动。语言学家Nunan从教学角度给“任务”下的定义是:在课堂上用目的语做一件事,涉及对语言的理解,操作,运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尤其指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学生为达到某一目的而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是教师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各种交际任务,  相似文献   

5.
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探索与尝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课标》(实验稿)以及人教社新修订的初中英语教材配套的教师用书均强调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学习模式,即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或称交际任务),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进行学习,学会用英语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种交际教学思想的发展形态,倡导“意义交流”(MeaningfulEnglishCommunication),是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一、任务与任务型教学DavidNunan(1989)概括性地把“任务”定义为:交际任务是指导学生在学习目的语言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交际能力只有在真实的言语交际过程中才能得到最有效的提高。没有信息差,就没有真实的语言交际。本文探讨了信息差原理的理论基础,并用实例阐述了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创设信息差,在形式多样的信息差任务中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相似文献   

7.
人类交际有两种渠道: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交际的全部过程。传统的教学观念使言语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占了主导地位,而忽视与学生之间的非言语交流。因此有必要对化学教师的课堂非言语交际及其对教学的影响进行研究。使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并改善自己的非言语交际,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出发点和归宿决定了任务型语言学习与交际语言教学对"专注形式"和"忽视形式"的本质区别。交际能力理论以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决定交际语言教学的内容,而认知学习理论以对学习本质的认识决定任务型语言学习的过程。前者的课堂活动是"规则型"的,追求语言运用实际状况的真实,其内容语言的运用和语言的运用规则就是其教学目的;后者的课堂活动是"任务型"的,顺应语言习得普遍路径顺序的自然,其内容通过解决问题实现意义不是学习目的而只是促使学习发生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非言语交际是人类交流思想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每一种非言语因素都含有一定内涵和独特的交际功能。在课堂这一特殊的交际环境中,非言语的巧妙运用可有效辅助语言,促进师生交流,有助于优化教学,值得重视。本文通过简述非言语交际的内涵、分类及其交际功能,提出非言语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及其重要性,并探讨了提高教师非言语交际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走上一个快速的发展道路,跨国、跨地区、跨民族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我们将有文化背景和语言背景差异的交际称之为跨文化交际。随着近几年我国对外交流的领域增多,教育领域的交流也在不断地深入,课堂上的教学交流也日益受到重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非言语交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将非言语交际进行归纳分类,并将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英语教学中起到的作用进行阐述,同时就如何培养教师的非语言交际能力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交流,是否具有真实语言交际能力是衡量语言学习者实际语言能力的重要标准。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中依然存在着虚假交际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教师提供的语言学习辅助材料不真实,无法激活学生的真情实感;教师设计的交际任务缺乏信息差,学生之间缺少真实的交际需求;教师过分关注教材内容,教学活动脱离学生实际生活;课堂对话交流浅尝辄止,难以进行深层互动等等。这些虚假交际活动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学生真实交际能力的形成。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提炼了几种提高小学英语真实交际能力的策略,旨在促进学生真实交际能力的发展,为他们将来能够进行有效交际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倡任务型教学(Task-Basedlanguage Teaching)模式,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任务的目标。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完成各种真实的情境生活活动,将课堂教学的目标任务化、真实化,使学生在参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并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课堂中的互动活动与交际有助于学生语言的运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并最终达到掌握语言知识的目的。"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法,具有结构性,层次性,趣味性,可拓展性,交际性等意义。它由教学目标、交际功能、活动方式、语言结构、教学环境等环节形成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英语课堂教学具有"变化与互动"的各项活动,即任务型教学。因此任务型教学的实施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制订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倡导任务型教学,即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任务进行学习,学会用英语做事,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并指出在小学阶段任务型学习的目的主要是感受一种新的语言的韵律,体会它的实用价值,获得用另一种语言进行交际的经验,并从中得到乐趣。笔者根据任务型教学理论,在课堂上进行实践,认识到任务型活动的设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4.
徐绍强 《考试周刊》2009,(26):145-145
英语教学是一门语言教学,语言的功能是交际,因此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学习和运用语言进而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实际。英语教学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活动紧密相连,并始终充满着生活与快乐的气息。  相似文献   

15.
人们为了交际的目的学习语言。英语教学是为交际服务的,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获得交际能力。英语教师不仅要为交际目的教授语言,重视教与学过程中的各种练习和方法的交际价值,同时还应重视课堂活动中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所传达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语言最本质的社会功能是交际功能,培养学生的实际言语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教学法近年来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得到大力提倡。探讨交流作为交际英语教学课堂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对学习者个体学习行为的发展和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作用。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本文试从传统英语教学与交际英语教学的比较中,来认识探讨交流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以提高英语语言教学的实际效益。  相似文献   

17.
文章将语用顺应论与高中英语课程任务型教学结合,初步探讨了顺应论在高中英语课程任务设置中的应用,指出该课程的任务设置也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交际双方分别是教师与学生,交际内容是课堂设置的各类任务,并从四个方面描述和解释了高中英语课程任务设置的顺应性,即语境关系的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  相似文献   

18.
论如何促进外语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动交流是人际交流的典型特征。外语教学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外语课堂是培养学习者交际能力的重要场所。课堂中的互动交际活动是学生学习语言及运用语言获取信息、沟通思想的活动。教师角色的转变、交际策略的运用、教师话语选择、学习动机、课堂组织形式及交际任务的设计对于如何促进外语课堂上的互动交际、帮助学生增加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和进行更多有意义的语言输出,达到对目的语运用的准确性和流利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非言语交际是指通过使用不属于言语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交际过程,通常被称为"无声的语言"。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交流中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文化背景下,非言语交际的含义会有很大差异,恰当的非言语交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表达和交流,从而促进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和沟通;反之,不恰当的非言语交际形式却可能给我们的交际带来障碍,甚至产生误解,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只有把握了各种非言语交际的正确含义,把它们放到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才能达到我们的交际目的。从常用的三种非言语交际方式来进行阐述,即面部表情、眼神交流和肢体动作。  相似文献   

20.
非言语交际是指通过使用不属于言语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交际过程,通常被称为"无声的语言"。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交流中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文化背景下,非言语交际的含义会有很大差异,恰当的非言语交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表达和交流,从而促进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和沟通;反之,不恰当的非言语交际形式却可能给我们的交际带来障碍,甚至产生误解,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只有把握了各种非言语交际的正确含义,把它们放到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才能达到我们的交际目的。从常用的三种非言语交际方式来进行阐述,即面部表情、眼神交流和肢体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