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芥川作为《新思潮》的作家,他以新现实主义为基调,取材于一些中国与日本古代志怪小说,创作出具有作者对人生有着独到见解的作品。这些作品里还渗透出作者个人生活经历给作品带来的影响。作者由于作为养子,又是姨母照料成长,这些都使作者在性格上留有阴影,与此相对,还会让作者对于母亲拥有自己独特的爱恋。在以中国《杜子春传》为题材的芥川小说《杜子春》中就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2.
《霍小玉传》是唐传奇的名篇小说,它的成功离不开作者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其中的主要人物霍小玉和李益是小说中重点塑造的形象,特别是对于霍小玉形象的塑造非常生动传神,不仅如此,作品中还塑造了与情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黄衫客与鲍十一娘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霍小玉传》是唐传奇的名篇小说,它的成功离不开作者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其中的主要人物霍一J、玉和李益是小说中重点塑造的形象,特别是对于霍小玉形象的塑造非常生动传神,不仅如此,作品中还塑造了与情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黄衫客与鲍十一娘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阿奔的话】 本书的作者罗伯特·麦卡蒙,1952年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少年时代,他迷上爱伦·坡的作品,因此,他的作品有浓浓的超自然元素和哥特式小说的灵异色彩,弥漫着美国南方风情和淡淡的思乡情绪。  相似文献   

5.
热点图书     
本期推荐:《奇风岁月》出版:译林出版社作者:[美国]罗伯特·麦卡蒙出版时间:2011年6月定价:36元【阿奔的话】本书的作者罗伯特·麦卡蒙,1952年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少年时代,他迷上爱伦·坡的作品,因此,他的作品有浓浓的超自然元素和哥特式小说  相似文献   

6.
《达罗卫夫人》是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在这部小说中,人物的意识流动、汇合不仅成为作品的表现主体,而且还改变了作品的结构。该作品偏重于心理时间的结构方式十分精巧,作者还成功地采用了内心独白、蒙太奇和自由联想等意识流技巧表现人物心理。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学习写作并长期生活的严歌苓是今年来炙手可热的华裔女作家。受到西方文化影响,其作品中流露出了西方文化元素,也为我们解读严歌苓小说提供新的角度。本文从象征意象、人物形象和叙事手法三个角度出发,挖掘小说《白蛇》中的圣经元素,探视作者在解码圣经典故之后创作上的突破和升华。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约翰·福尔斯的作品《法国中尉的女人》中作者的角色加以审视,发现传统小说中作者的角色在这部作品中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福尔斯所采用的作者和人物对话的处理方式,表现出他对传统小说全能作者角色的一种否定。他所主张的是与人物处在平等地位上的作者角色。他不仅给人物和读者以最大限度的自由,而且还毫无保留地在小说中向读者展示了自己的小说创作理论。在解放了人物的同时,作者也实现了自己的角色转换。作者这一高高在上的“上帝”终于走下了神坛,站到了和众生平等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9.
"作者之死"的实质是否认作品中作者的"在场",剥夺作者对文本的控制权与解释权。在传记小说中,戴维·洛奇以作者身份、批评者身份进入小说文本,以彰显作者"在场";洛奇还把与小说主人公"对话"的"前传记"过程写入小说,成为小说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洛奇在传记小说文本中前景化了作者的编辑、写作、评论等行为,有力回应了现代批评理论对作者权威的否定,从而实现了"作者的回归"。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明末清初出现的才子佳人小说进行了文化上的透视。文章认为才子佳人作品的婚恋观是循于封建礼仪的婚恋观。以礼节情 ,以礼正情是作者的创作意旨 ,也是作品中的人物一以贯之的行为准则。与进步文学作品《西厢记》、《牡丹亭》所表现的以情反礼的进步观点相比 ,才子佳人小说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同时 ,这类小说还表现了对一夫多妻制的颂扬 ,表现了作者落后保守的婚姻观  相似文献   

11.
哥特小说包含了恐怖、邪恶、超自然等元素。指出詹姆斯·乔伊斯的《阿拉比》也体现了某些哥特元素,如死亡的意象和压抑的现实。从哥特的角度分析该作品可以进一步探讨那个年代都柏林惨淡的现实和作者对自己家乡的关注和担忧。  相似文献   

12.
哥特小说包含了恐怖、邪恶、超自然等元素。指出詹姆斯·乔伊斯的《阿拉比》也体现了某些哥特元素,如死亡的意象和压抑的现实。从哥特的角度分析该作品可以进一步探讨那个年代都柏林惨淡的现实和作者对自己家乡的关注和担忧。  相似文献   

13.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它很好的继承了作者关于小说创作的理论思想,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寓意以及透彻精辟的人物心理分析,成为影响现当代西方文学的重要作品。从文学文体学这一角度,探讨这部小说所同时具有的现实主义元素和现代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4.
冥灵是"80后"的新兴网络作家,1999年她的第一部作品在榕树下网站上获得优秀奖,进而开始文学创作。《Miss小倩》是冥灵奇幻小说的代表作,据作者声称,这是一部向前人女鬼小说致敬的作品,而这篇作品不仅没有辜负致敬,还表现了新兴媒体出现后的一些新特点。分析此部小说对传统女鬼小说的颠覆和变异,有助于对这一时期的女鬼小说新特点进行了解,给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15.
以<达洛卫夫人>为例,说明正确阅读意识流小说应该把握两个方面一是要深刻体悟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本质区别,在此基础上解读作品;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意识流作品,还应该对作者的独特写作风格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6.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创作巅峰时期的经典作品。作家运用象征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时代的风貌,刻画了"美国梦"幻灭的历史全程。研究作者在作品中对于主导意象、场景意象和重复意象的营构,探讨象征艺术手法在揭示和深化小说主题思想中的透射作用,进而挖掘作者的写作动机及作品反映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
《洛丽塔》,又名《一位白人鳏夫的自白》,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其作者纳博科夫别具匠心地设计了小说的结构,布局异常复杂,内旋形的结构十分独特,就像是一个螺旋构建的螺旋。另外作者还使用戏仿、巧合、作品中嵌入作品等手段,使小说在结构上相互关联、相互交织、相互缠绕,但又螺旋展开,内旋发展,体现了很强的自我意识性、虚构性和游戏性。在艺术创作中,纳博科夫坚信任何作品的独特性都在其独特的结构中。就是这种复杂而独特的结构使《洛丽塔》成为二十世纪少有的超级原创性小说之一。  相似文献   

18.
旅游元素是武侠小说重要的审美元素。“空间游动”这一特点,是现代武侠小说与新文学的显著区别。到了“港台新武侠”时代,人们在梁羽生、金庸小说的游历中,确认了主体的存在和价值,武侠小说在冷战时代发挥了整合中国意识形态的巨大功能。到了当下“大陆新武侠”时代,作品中的旅游元素则更多地抒发了作者的“自由”幻想。  相似文献   

19.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重要作品之一。小说在人物刻画、叙事方式上都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而其中不得不提的还有作者对于颜色词的运用。在小说中,作者巧妙地运用各种颜色词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性格。同时,通过颜色词,也反映了主人公盖茨比所处的时代。因此,本文从颜色词的角度探究这部小说。  相似文献   

20.
赫尔曼.麦尔维尔(1819—1891)是美国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白鲸》是一部内涵极其丰富而复杂的作品。多年来,人们对于该小说的解读众口不一,但对它的宗教研究还比较少,尤其对于小说中生态神学发掘几乎处于缺失状态。文章试图从生态神学的视角对该小说进行解读,发现这些内容关注自然、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相关主题,这正是作者生态神学思想的体现。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基督教生态神学思想并非是只关心灵魂的救赎,也关注现实中的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