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不久前读到一则短新闻:全美各地都开始反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育观念.这一观念在美国教育界已风行多年,中小学生每天都会得到教师的许多肯定、表扬,但其中不乏"空洞的表扬".然而,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德韦克在过去30多年的大量研究表明,轻率的表扬对学生无益,反而会干扰他们的学习.德韦克认为,告诉学生何为优秀表现以及努力方向而非泛泛表扬,对教育从业者来说至关重要.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越来越多的教师正在摒弃"空洞的表扬",打算使用一些更精确、更科学的"表扬词汇",帮助学生切实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并承担更多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周桃珍 《教育导刊》2007,(11):48-48
每次提笔拟定"表扬栏"内的候选人名单时,常常感觉笔塞,无从写起……确实,"表扬栏"一周一换,班级中有四十多个孩子,谁的进步更大?表扬谁更合适?无形中成了我们教师每周的困惑。而且,"表扬栏"张贴于"家长园地"内,主要也是作用于各位家长的,如果经常表扬那么几个确实优秀的孩子,家长们背后肯定也会牢骚满腹。于是乎,教师往往拿出点名册,来个"全班大搜索"——仔细研究哪些孩子已经好久没上"表扬栏"了,然后再努力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就这样,几经周折,该周的"表扬栏"终于"呱呱坠地"了。  相似文献   

3.
教师必须掌握表扬和批评的艺术,只有得法的表扬和批评,才会收到想要的效果.否则,表扬和批评往往事倍功半,有时甚至适得其反. 一、怎样表扬 (一)"就事论事"只谈自己的感受,不作判断性的评价 表扬包括两个部分:教师对学生说什么,学生对他自己说什么.  相似文献   

4.
因为要准备一堂关于"表扬与批评孩子"的家长课程,我针对六年级的学生做了一次调查,问题是"你平时是被家长表扬得多还是批评得多?"参与调查的有三个班级,每班有学生45人左右,认为表扬多的各班人数均不超过5人,认为表扬和批评差不多的每班6人左右,另外三十多个孩子均认为被批评得因为要准备一堂关于"表扬与批评孩子"的家长课程,我针对六年级的学生做了一次调查,问题是"你平时是被家长表扬得多还是批评得多?"参与调查的有三个班级,每班有学生45人左右,认为表扬多的各班人数均不超过5人,认为表扬和批评差不多的每班6人左右,另外三十多个孩子均认为被批评得多.有个孩子说:"老师,我妈妈表扬我的几率几乎与看到'U F O'的几率差不多."  相似文献   

5.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协作、互相交流、综合概括,从而获得知识的教学形式.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有学生独立思考和操作,而且有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竞争,更有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因此,学生不仅在知识上、情感上、合作技能上互相理解、尊重、宽容,而且在互相学习等方面也能得到提高.因此,在思品教学中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表扬作为一种正面的教育和激励手段,在教育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专家大力提倡、教育工作者经常采用的教育手段.从心理学角度看,当学生受到表扬时,会因得到某种肯定而产生进步的内驱力,从而最终实现品德素质的提高和学习态度的转变.但是,表扬的运用也有艺术性,运用不当,则可能事与愿违.多年的经验使我体会到,在运用表扬时要注意"四忌"与"四结合".  相似文献   

7.
表扬和批评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如何使用好表扬和批评的手段,关系到班主任工作是否有成效以及成效的大小.笔者根据做班主任工作的体会,谈谈表扬和批评的"四要".  相似文献   

8.
马艳娜 《快乐阅读》2011,(10):74-76
我国当前的形式,必须进行课堂改革,"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最行之有效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更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均衡达成。恰当的物质奖励比语言表扬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课堂鲜活起来,新课改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探索。自学,量学、示学,测学,量学。  相似文献   

9.
表扬是班主任做好"后进生"思想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班主任面对的职高学生,其思想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活跃、敏感.在他们面前,形式主义的空洞说教显得黯然失色,他们对老师的表扬持有情绪和淡漠心理,这些都给班主任运用表扬的手段做"后进生"思想转化工作是我们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赏识教育和激励性评价理念的深入人心,表扬也越来越多地成为教师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拿起表扬的武器"已成为老师们的口头语.然而,表扬的泛滥或不当,不仅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可能产生破坏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表扬慎重,批评更慎重 美国学校的老师对表扬学生很"慎重",很少突出表扬某个学生,在公开场合 也多用鼓励性语言.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能促使"后进生"进步乃至转变;那么,发现优秀生的不足之处,适当予以批评,则能提高优秀生的心理素质,使其受益无穷。请看下面几个使人痛心的例子:一个在小学与初中都很优秀的学生,进入高中后因不能再保持优秀了,竟致神经衰弱而不得不休学;一个从小学到中学都很优秀的学生,进入名牌大学后因不能再保持优秀了,竟企图自杀--这是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一个高二的优秀生钱某(班长、团员)因被人踩  相似文献   

13.
王益民 《河北教育》2007,(12):25-25
很多校长都不是职业管理者,只是因为"教而优则仕"罢了,因此管理方式很多是借鉴于当初自己管理学生的方式,像对员工的表扬,通常选择公开、指名、诉说缘由、评论等一般结构方式,且语言诚恳,冷不丁还会冒出"真棒"、"很优秀"、"我为你感到高兴"等课堂激励性语言.  相似文献   

14.
喜欢听好话似乎是人的一种天性.当来自教师的表扬使学生的自尊心、荣誉感得到满足时,学生便会情不自禁地感到愉悦和鼓舞,并对教师产生亲切感,但是,并非所有的表扬都是激励学生向上的催化剂.因为表扬是把双刃剑,也像生病服药一样,不能乱用,应遵循它关于时间和剂量的规则和禁忌要求. 在课堂上,经常有一些教师对学生取得的一点成绩随意夸大其词——"你很聪明","你回答得真棒".这种"满堂夸"的廉价奖励方式,表面上烘托了课堂上的气氛,但由于没有把握好度,显得过滥过多,过分注重形式,缺乏激励性,甚至会误导学生,让学生以为自己回答得很好而沾沾自喜.  相似文献   

15.
"英语小组"活动的理念是合作学习.在"英语小组"活动中,学生往往会树立一种团队精神.这种团队精神与合作学习的意识能促进"英语小组"活动的互动.促进性互动可以使学生之间产生信任,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援,大大地降低学生的焦虑感.而形式多样的"英语小组"活动即增强了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和自信心,又促进了他们面对面的互动."英语小组"活动不但使学生们的英语口语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有了同步增长.在某种程度上,"英语小组"活动也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一、指导有效地"听" 1.重激励.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时间不长,又十分喜欢表扬,属于"给点儿阳光就灿烂"的那种.所以要让他们专心倾听,及时表扬非常重要.如这样的表扬:"你听得最认真!""你把别人的话都听懂了,你真了不起!""你把他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  相似文献   

17.
"孝道"与"礼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美德,经过代代相传,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孝礼文化.以家庭为实践体系的依托,由教师引导、家长指导学生在家的孝敬行为、礼仪行为.学生"孝礼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带给了学生思想和行为上转变,也带给了家长家庭教育的一些方法,更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得以在下一代的身上传承.  相似文献   

18.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善于发现优秀的学生,发现优秀学生的闪光点,更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转变,发现后进生可贵的进步,及时提出表扬,让榜样的形象变得丰满,使每一次表扬都能激发同学们的内在活力,带动整个班级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使表扬呈现层次性.  相似文献   

19.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实事求是的表扬和赞美,可以帮助学生找回信心,重拾勇气。几乎每位教师都知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都深知表扬的作用是巨大的。事实上也有很多教师在践行着这一教育理念,在毫不吝啬地给予学生自己的赞赏。但是凡事都有个度,表扬也并非越多越好,表扬也会成为伤害。因此,表扬也要吝啬,也需慎重。表扬要找准"表扬点",切忌泛泛而空洞。要避免"你很棒""你很优秀"式的大而空式的表扬,要让学生知道  相似文献   

20.
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不仅促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随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全面实施,已经初见成效.但是,还存在着如下不尽人意的地方:(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各小组成员缺乏凝聚力,不具备互动合作的心理倾向,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2)课堂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分工也不明确,在合作讨论时次序混乱,重点不突出.(3)小组合作讨论的问题过于简单,缺乏研讨、交流的价值,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4)教师的评价单一.教师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但是部分教师喜欢关注、表扬比较优秀的学生,而忽视了对"中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