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真正意义上的小学生作文,应该是“返璞归真”的“儿童作文”。我国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指出:儿童作文呼唤儿童精神。他不把儿童在小学阶段的作文叫做小学生作文,而是叫做儿童作文,就突出强调了儿童的特性,儿童特有的人文性。要还小学生作文的真实与本色,就要给作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让学生把自己见到的、想到的、感兴趣的通过各种途径写下来,表达真情,书写真我,真正释放自己的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首先是儿童,小学生作文首先应该是儿童的作文,应该是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言之作。然而,现在的许多小学生作文更多的是一种成人化痕迹浓重的“伪成人”之作。这样的作文,从选材到结构,从思想到语言,都不属于儿童,充其量只是成人作文的“微型版”而已。那么,如何让小学生作文回归它本应该有的童真童趣呢?  相似文献   

3.
小学作文歌教学法,就是将作文要领或“秘诀”编成儿歌的形式进行教学的一种作文教学方法。小学作文歌教学法具有吟唱性、趣味性、示范性特点和易吟唱、易领会、易感染、易闻见、易掌握的“五易”功能,体现了新课标的设计理念和思想,遵循了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规律,能够激发小学生对习作的兴趣,促进小学生喜欢习作、乐于习作、写作得好。创编和运用小学作文歌教学法既要遵循小学生的特点和儿歌特点,又要注意鼓励小学生主动参与和诵读领会,同时还要因势利导,注意作文歌与作文要领之间的对接吻合。  相似文献   

4.
“作文的儿童”与“儿童的作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作文的儿童”——关注儿童的作文原态在“儿童”之前加上“作文”这一定语不是为了框定一个范畴,而是为了试图聚焦一种特殊的生命状态——“作文着的儿童”。1.童情的缺失——虚假化叶圣陶提出“:要写出诚实的话,非由衷之言不发,非真情实感不写。《”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作文要“感情真实”。但遗憾的是,小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非常严重,胡编乱造十分普遍,动辄就搞“五子登科”——推车子、抱孩子、领瞎子、捡票子、让位子。写“父母”不是选取“父母冒雨送伞”,就是选取“父母宁可穿破衣服也要给我买学习用品”;写“老师”的不是选取…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小学生作文需要革命,因为它是一种不正常的写作:本来应当以“生命的表达和交流”为原点的作文.被完全异化为让学生遵照老师的指令,去说一些言不由衷,只是为了讨别人喜欢,以求获取高分的空话、套话、假话。作文成了一种与儿童生命状态完全剥离的“技术活儿”。这不能不说是作文教学的莫大悲哀。  相似文献   

6.
小学作文是一种面向全体小学生的具有创造性的复杂劳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体现,是语文知识的综合作用。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笔者认为应顺应儿童的心理特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开展作文教学改革,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使作文教学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7.
宋运来 《江苏教育》2023,(9):10-14+3
从作文教学问题出发的童漫作文,起于“看图作文”,发于“看漫画作文”,勃于“儿童漫画作文”,成于“童漫作文”。二十八年来,童漫作文研究团队基于小学生学习心理从童漫作文到课程育人,从“童漫作文教法”,再到创立“童漫教学法”,高质量实施语文教学,让儿童热爱母语,学好母语。  相似文献   

8.
语文能力包括识字、写字、听话、说话、读书、作文六种,其中作文是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针对如何提高小学生作又水平这一问题,田本娜提出“小学生作文要回归儿童”这一观点。笔者认为田先生的观点对当今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能用儿童的语言写儿童的生活,表达儿童的思想感情,写出充满儿童生活情趣的作文。本人认为,引导学生坚持小练笔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作文就是“学生练习写作的文章”。小学生作文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使用书面语言的写话练习。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说过:“小学生今天作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对知识、思想、语文等方面的积累。”从儿童发展的角度看,作文是他们思想认识和文学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学生生活实践、情感体验以及思维和语言的综合表达。所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把教会学生积累放在首位,这样才能为学生奠定作文根基,增强学生的作文能力。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丰富积累。”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生活是小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是学生奠定作文根基的基础。小学生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只…  相似文献   

11.
一、小学生作文的重新定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作文作出了新的界定——小学生作文 ,即习作。所谓“习作”,就是“练习”。也就是说 ,小学生作文不仅仅是小学生学习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心声的练习阶段。《标准》降低了对小学生作文的要求 ,它不要求小学生习作有更深的立意、高超的技巧 ,只要求他们能够有条理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按照一定顺序 ,通通顺顺地写出来。这里 ,我们不得不承认 ,过去对小学生作文的要求太高了。不是吗 ?我们曾有意无意地拔高对小学生作文的要求 ,特别是到了高年级 ,变相地要求他们的…  相似文献   

12.
李晶 《陕西教育》2010,(6):29-29,7
一位专家曾经说过:“小学作文的失败在于让小学生觉得自己是笨蛋。”笔者也有同感:小学生怕作文是我们的“清规戒律”太多,束缚了孩子的心灵。因此,我们要珍视儿童的心灵体验,让他们“我手写我心”,从而让作文教学走出高耗低效的误区。  相似文献   

13.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语 )。”《新大纲》多次提到“想象”,习作要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力写出来”,到高年级能“写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加之 ,习作本来就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作业 ,我们倘若忽略了儿童爱想象的心理特点 ,就等于扼杀了儿童的创造 ;更何况没有想象 ,也写不出真正有童趣的作文。根据笔者探索 ,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 ,其训练途径和方式主要有以下十二种。一、续写式。…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城市的小学生来说,农村的孩子们即使在作文教学方面。也处于一种“缺医少药”的境地。为此,我结合李白坚教授的《快乐大作文》和《太鼻子李教授新体验作文》中的方法和课件对农村的小学生进行作文教学,由于既注意了让学生“摄取生活资料”,又激励了他们的“写作激情”,课堂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5.
泰戈尔说:“一切教育都是从我们对儿童的理解开始的”。不要以为小学生作文就是儿童作文。小学生着眼于一个学历阶段,而儿童是一个生命阶段,是人生之旅中十分重要,十分珍贵的一个驿站。童年对每个人的影响,一辈子不会磨灭。  相似文献   

16.
许多小学生一提起笔写作文,往往觉得没啥好写,材料不鲜,更是许多小学生作文通病。例如,写“一件有意义的事”、“记一个值得学习的人”之类的作文,不是写“捡钱包”,就是写“帮老人挑东西”;或者翻作文选,改名换姓抄袭别人的作文材料:或是无中生有,胡编乱造。所以.不少学生的作文内容不是简单空洞,就是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作文,是儿童作文。 小学生作文还需要教吗? 不少人认为,学生会作文都是天赋的,或者是学生通过课外的大量阅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后自然形成的能力。这是一种狭隘的看法,它把作文看作单纯的方法与技巧的活动。殊不知,小学生作文是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练习,  相似文献   

18.
每逢高考结束之后,网络上总会掀起一场有关高考作文评价的讨论,更有参与阅卷的老师细叙如何在误差20分的情况下挽救了一篇“满分作文”.如此种种,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小学生考场作文的评价不也有着相类似的情景吗?——常以范文为标准,盲目拔高要求或制定几种作文的框框为评介依据。这种所谓标准式的观念,必然促使作文教学出现保守化及公式化,极不利小学生作文个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一种言语表达活动,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学生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热情。在日常的小学作文教学中,不难看出小学生中有许多人兴趣不高,讨厌作文,甚至惧怕作文。要积极培养小学生作文的兴趣,首先就必须探究当前学生缺乏作文兴趣的原因,以便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倡导:“重视情感、态度、价值的正确导向”,“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同时,心理学研究也告诉我们:积极的情感能产生情感驱动力,鼓舞人们去行动。“情动于衷而成于言”,小学生作文是挖掘儿童潜在的主观语言的外在表现,离不开情感这一因素。情感也就成为作文教学过程中的“催化剂”,是作文教学的“情商”。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在革新教法、更新手段的同时,应当重视小学生作文情感品质培养策略的研究,以培养小学生爱作文的良好情感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