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基层科协组织(包括乡镇科协、街道科协、企业科协、高校科协、开发区及园区科协)是科协工作深入基层的触角,是各级科协的重要组织保障和工作基础。目前,唐山市建有乡镇科普协会189个,个人会员10 765人,街道科普协会42个,个人会员2 088人;有企业科协16个,个人会员26 135人,高校科协4个,个人会员3 607人。近几年,唐山市十分重视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市委办公厅以唐办发〔2010〕16号文件转发了市科协《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工作的意见》的通  相似文献   

2.
任昌才 《科协论坛》2010,(11):26-27
为充分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农户万元增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重庆市武隆县科协以抓基层科普体系建设为突破口,狠抓基层科协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3.
《科协论坛》2011,(11):40-42
福建省三明市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工作在省科协的指导下,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要求,围绕中国科协、省科协的工作部署,加大基层科协科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特别是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工作,搭建了农村科普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了科普惠农长效机制,增强了农村基层科普组织的凝聚力,完善了农村新型科技服务体系,提高了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农民开展科普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4.
《学会》2011,(9):46-46
<正>湖北省随州市随县科协自2009年7月成立以来,将工作重点着眼于基层科普工作的固本强基,大力加强镇、村科普活动"站栏员"建设,夯实基层科普组织,打造了一个为广大农民提供科普服务的平台。今年来,县科协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开展的以"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创建活动,统一规范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提高党的基层  相似文献   

5.
正街道(社区)是城市最基层的单位,是城市的细胞,与居民的联系十分紧密。街道(社区)科协组织是扎实做好城市科普工作的重要力量之一。加强街道(社区)科协组织建设,对于有效提升城市科普服务功能,提高公众科普参与度,进而提高广大居民科学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街道(社区)科协组织建设现状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科协紧抓社区科普工作,  相似文献   

6.
王晓聪 《学会》2002,(1):56-56
作为一种科普宣传阵地,建设科普画廊已经引起了各级科协组织的重视.但也应该看到,尚有许多基层科协没有、或者说没有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普画廊,或许还有人会认为,科普画廊仅仅是一种宣传工具,有条件搞搞亦可,没有条件也并不是一定要化多少精力,非去争取不可,即认为有或无对科协事业发展的影响不大,其实不然.下面,笔者就以浙江省诸暨市科协通过科普画廊的建设,促进科协事业的发展,作一阐述,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程德源 《学会》2007,(4):57-59
摆在科普人面前大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己日益凸显,科协的自身建设是搞好科普工作的关键。为此,如何发挥基层县级科协的作用,做大做强科普工作,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是一道题目。  相似文献   

8.
新疆科协 《学会》2012,(6):35-37
<正>近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先后派出5个调研组前往昌吉州、塔城地区、巴州、吐鲁番地区、和田地区开展专题调研,与地、州、市(县)科协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科普惠农惠民获奖代表以及农牧民技术员等座谈,实地调研了部分社区、农技协、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厂矿企业,调查了解基层科协开展党建带科协建设工作的情况,广泛征求基层科协的意见,总结创新思路和典型经验,针对各地、州、市在党建带科协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发展不平衡现  相似文献   

9.
《科协论坛》2013,(3):16-17
一、基本情况基层科协组织是科协组织体系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市科协联系实际、多措并举、开拓创新,在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高校、园区等大力发展科协基层组织,不断扩大基层科协组织的覆盖面。目前,所有区县均建有科协并独立建制,乡镇、街道科协实现全覆盖;全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突破1000个,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127个,基本覆盖主城和区域中心城市;全市建立各类企事业科协700余家,在10个科技工作者集中的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10.
黄莹 《今日科苑》2011,(21):30-33
<正> 各级老科协是党委政府领导下的离退休科技人员的群众组织,担负着服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服务广大离退休科技工作者的职能,肩负着动员和组织离退休科技工作者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任。为履行好老科协职责,完成好老科协使命,必须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福建省晋江市老科协自成立以来,陆续组建了八个科普示范基地和乏个科普教育基地,同时,在全市会员较为集聚的二十一个单位建立了基层工作站。现将这些做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福建省科协长期以来致力于农村科普信息化建设、农村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科普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农村科普活动,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村科普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科学普及的载体和手段,稳步提升农民的科学素质,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科普公共服务的政策保障长期以来,省科协积极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对农村科普工作的政策保障,特别是2016年,省科协作为  相似文献   

12.
<正>浙江省科协历届党组都高度重视科协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省科协"十大"换届以来,新一届党组把推进基层科协组织建设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加以推进。2017年6月7日,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郑金平同志在余姚召开的全省基层科协组织建设现场推进会上提出"科协组织延伸基层,村社校企全面覆盖",形成以县级科  相似文献   

13.
一盼科普工作机制有突破。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申明确规定的方针、目标,任务和措施,强化政府责任主体,科协牵头抓总,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如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形成强大的科普工作氛围。  相似文献   

14.
《科协论坛》2010,(5):18-19
基层科协是科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协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离不开科协组织的宗旨、性质和任务,离不开党和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任务,离不开科协组织是党的群众工作组成部分的鲜明要求,更离不开各级科协组织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在近20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不断加深对基层科协组织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深化基层科协组织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基层科协组织在促进社会进步中的影响,以发展和服务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为抓手,推动和加强农村基层科协的组织建设,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15.
黄丹斌  苏晓生 《学会》2011,(2):57-59
科普活动站是新时期落实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创新形式,是基层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的最佳途径。潮阳区科协突出抓好科普活动站的建设和创新,从党政重视、科普网络、共建共享、品牌示范、服务平台和创新能力等六方面,成功地推出具有一定水平和实力的社会化科普活动站,为基层科协提供了成功经验和模式,其经验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6.
<正>近两年来,浙江省桐庐县科协认真贯彻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科协系统提出的新要求,立足桐庐实际,坚持"三性"、"四服务"要求,把全县科协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队伍(简称"站栏员")建设摆上科协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积极行动、多措并举,科协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站栏员"建设得到了加强,夯实了科协工作的基层基础。一、基本现状(一)科普活动站"一室多用",科普服务能力有  相似文献   

17.
《今日科苑》2009,(23):78-79
湖南省益阳市老科协一直面向农村基层、城镇社区、中小学校讲科普,取得了优异成绩。安化县老科协副会长、柑桔专家刘干生,2008年组织4人小分队,  相似文献   

18.
《金秋科苑》2012,(13):26-31
为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科协关于加强新时期科协组织建设的意见》(鲁科协发[2011]21号)、《山东省老科协关于开展“四级联动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鲁老科协字[2012]2号)以及山东省老科协组织体系建设现场会精神,切实加强基层老科协组织建设、进一步健全全市老科协组织网络体系,聊城市科协、聊城市老科协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老科协组织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全市基层老科协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和工作措施,对全市基层老科协组织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文件的主要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浙江省余姚市科协结合本地实际,深入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培植特色农业示范点,通过覆盖市、镇、村的三级科协组织网络,依托农村文化礼堂,不断加强农村科普设施建设,并组织开展一系列惠农、富农活动,将科技、人才资源精准输送基层一线,使科普惠农工作亮点纷呈,成效显著,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培植一个区域特色农业示范点该市科协会同农林部门,围绕泗门镇榨菜、三七市镇和丈亭镇杨梅、小曹娥镇蜜梨、低塘街道西瓜、河  相似文献   

20.
<正>"十二五"以来,宁夏科协坚持"大联合、大协作、共推进"的工作方式,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加快了科学素质建设的步伐,通过积极争取项目,协调多方投入,加大对基层科普基础工程和科普工作条件的支持力度,使科普能力建设得到强化,公共服务功能明显增强,让更多基层群众享受到优质、便捷、高效的科普服务,推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