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心一刻     
作文课上,老师笑盈盈地对我们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好吗?”“好!”我们高兴地答道。 老师开始说游戏规则:“同学们一定要展开想像的翅膀,相信你们写出的内容一定会非常新奇。”说完,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纸,叫我们在纸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让我们写“谁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相似文献   

2.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吴老师走进教室。微笑着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错位。”老师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吴老师宣布了游戏规则:“这次游戏.每组选三个人.每人分别写“谁”“在哪里”“干什么”的纸条:然后,组成一句话,看这句话错在什么地方,怎样有趣。”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  相似文献   

3.
上课了,老师用粉红色的粉笔在黑板中间写了一个很大的“抢”字。紧接着又写了一个小小的“笔”字。让我们来猜抢什么笔?同学们有的说抢铅笔,有的说抢粉笔,还有的说要抢钢笔。这时老师说:“要抢铅笔。”我非常开心,真想让这个游戏马上就开始。  相似文献   

4.
快乐时刻     
“哈哈哈……”开心的笑声在我们教室回荡。怎么回事呢?大家正在玩有趣的游戏。下午第三节课是体育课,可下起了大雨,我们改上室内课。老师把我们分为四个大组,玩组句的游戏,第一组写时间,第二组写地点,第三组写人物,第四组写干什么。我们按老师的要求写好了。老师让每个组分批派一位同学到讲台上读出自己写的词,看能组成一个什么样的句子。第一批四个同学分别念道:“2005年”“哈利·波特”“在厕所里“”跳拉丁舞”。“哈哈……”同学们一阵大笑。第二批的四个同学念道:“公元1年“”嫦娥“”在太阳上”“跳迪斯科”。“哈哈哈……”同学们…  相似文献   

5.
今天上作文课时,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纸箱。大家用好奇的眼光注视着那个箱子。有的同学忍不住问老师箱子里是什么东西。是动物,是图书,还是别的什么?大家在下面议论纷纷。有的说:“今天老师到底要干什么,是要我们做游戏?…大家请安静”。老师喊道:“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小活动,我这个箱子里装着未来名人的照片,这个活动的规则是……”这时底下同学们又兴奋起来了。  相似文献   

6.
同学们都喜欢做游戏。想一想你做过哪些游戏,选择让你最高兴的一次游戏写下来。写的时候,注意写清楚游戏的名称,游戏的过程;重点写一写游戏怎么有趣、好玩,比如发生在游戏过程中的有趣的事情等,还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注意把句子写通顺,不写错别字。今天下午的游戏课,老师带我们到操场上做了一次有趣的“反口令”游戏。首先,老师宣布游戏规则。“反口令”关键是一个“反”字,老师喊出一个口令,我们得做出相反的动作来。说着,老师带我们先来了个模拟试验。老师喊:“站起!”大伙儿一溜儿都很敏捷地蹲下。老师见了,笑着说:“行啊!…  相似文献   

7.
心灵传递     
今天,老师发给我们两张纸条。干吗呢?原来,老师要我们做一个“心灵传递”的游戏。什么是“心灵传递”呢?就是让我们在纸条上写两个人的名字,一个男生,一个女生,然后再用诗一样的语言,分别把两个人的优点描述一番。  相似文献   

8.
×××同学问:《我的老师》记叙了七件事,这七件事的详略安排有什么特色? 写人记事要有详有略,这个道理不难理解。比如写“我的老师”,总不能把老师的言行,面面俱到地罗列出来。总是有的写,有的不写;有的写得详细点,有的写得简略点。这就像画画,有的地方得重重着色,有的地方只轻描几笔,还有的地方干脆让它空着。可见写人记事,要紧的是如何恰如其分地安排详略。魏巍的《我的老师》别具匠心的详略安排,给我们作出了示范。  相似文献   

9.
秋游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是《秋游》。 想一想 你想建议老师组织同学们到什么地方去秋游呢?到这个地方去干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不少学生一遇到作文,往往兴趣索然,感到没什么可写.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尝试了剪贴作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首先,激发兴趣,学会方法.低年级学生喜欢看连环画,经常几个人凑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把图上的内容讲出来.我就抓住这一点,让学生写连环画.(即为图画写说明),开始让学生自由选择一幅图,自由讲,自由写(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写好后交给老师批阅.接着,也为了使学生们齐步并进,我用了中年级的一幅挂图《送水》,先让学生们讨论,“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旁边还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你看了这幅图有什么想法.”让学生畅所欲  相似文献   

11.
甄珍 《现代语文》2008,(3):99-100
在办公室,本人经常听见一些班主任满腹牢骚。诸如:“怎么搞的?这个学生连请假条都不会写。”“真是不可思议,这些学生连个通知都写不清楚。”“语文都学些什么啦!”这不仅让语文老师汗颜,更让我们的职校语文教育汗颜。  相似文献   

12.
分式的启示     
今天,上作文辅导课,李老师精神饱满地走进教室,说:“今天,我们做一个小小的游戏。”李老师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了个1/2与7/8,我想:“李老师在黑板上写分式做什么呢?这是节作文课呀!怎么写数学分式呢”?不一会,李老师转过身来,微笑地说:“你们谁能猜出我在黑板上写的分式是什么成语?”我想:“1/2与成语有什么关系呢?会不会是一心一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听小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人民教育出版社)一课时,看到这样一个片段:当老师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学习生字之后,教师巧用一则游戏(小魔术)巩固练习。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很多字,最近,老师和大家一样,也长了一样本领。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不用看就能知道你手里拿的卡片上写的是什么字,你们信吗?生:不信。生:信。……师:那我们来试一试。教师请一位同学上前,将几张事先写有“葫”、“盯”等生字的卡片交给他,让他拿出一张,背着老师给大家看,然后请老师猜。师:(做出思考的样子)我猜这个字一定是“葫芦”的“芦”。生…  相似文献   

14.
教师节     
教师节,卡卡和同学们想给老师送上节日的祝福,比如为老师唱歌、朗诵、给老师献花等。可是,大家怎么分工呢?同学们想了下面这些办法:让老师来决定谁干什么。"把不同的任务写在纸条上,大家抽纸条,抽到什么就干什么。每个小朋友轮流把上面的任务试做一下,看谁干什么干得最好。大家讨论,谁干什么最好。如果你是卡卡,会选择什么办法?你还有什么办法?教师节@朱大奇 @朱金元  相似文献   

15.
抓“小偷”     
今天下午有一节语文活动课,王老师走进教室让我们把所有的作业本都拿出来。同学们急忙把抽屉里的本子稀里哗啦地找了出来,迷惑地看着老师,有心急的学生早就站起来问老师要干什么?老师笑而不答,等同学们安静下来后,老师说话了:“同学们,今天的语文活动课我们来做个游戏——警察抓小偷。”同学们都感到奇怪,平时老师最反对我们在教室里追追跑跑了,今天是怎么了?停顿了一会儿,老师又说了:“同学们,这个警察的角色是你本人,而‘小  相似文献   

16.
今天来的茶客,想探讨“下水作文”,这本不是一个新话题,而且在本掌柜看来,也不应该有什么争议:老师写“下水作文”难道有什么不好吗?本掌柜小时候就最喜欢读老师写的文章——当然,那年月,我读的老师的文章多半是以大字报形式贴出来的“认罪”、“检查”之类。但即便是那种文字,也让我感到亲切。在孩子的心里,老师写的文字总是最有“可读性”的。但今天的茶客居然就此争论了起来。这是好事。因为争论,我们对这个问题便有了重新的思考,且思考得会更深入更全面。所以本茶馆“惟恐天下不乱”,最喜欢思想者们“吵架”了。现在,让我们听听这一群茶客围绕“下水作文”又“吵”出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17.
在各种考试中,我们常常看到在命题的习作下附有一段提示性的话,这样的习作叫提示式命题习作。比如:老师教我提示:在我们的小学时代,有许多老师教过我们,课上课下,他们教会我们怎样学习,如何生活,或教你习作,或教你解题,或教你唱歌、画画,或教你踢球、游戏……请选取一位老师在某一方面教你的经过,再在题目的横线上填进要记的事,具体地、有条理地写出来(如老师在什么情况下、什么环境中教你干什么,是怎样教的和你学的结果、感受等)。记事要完整,叙述要清楚。文中老师一律称“×老师”,不得出现老师的真实姓名和学校的真实名称。大家知道正因…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对北京、安徽、甘肃、浙江等地进行师德现状的调查时发现,在开放题“老师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你从老师那获益最多的是什么?你对老师有哪些希望?”的回答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一视同仁”,而这个词基本上都是在提对老师的希望时出现的。从问卷中可发  相似文献   

19.
成长日记     
女儿回家后,书包一丢,问我们:“班上的同学都有成长日记,我有没有?”老婆正在切菜,想了想说:“有的,你要这东西干什么?”女儿说:“老师布置的任务,让我们在家里读读自己的成长日志,体会父母的辛劳,明天要写作文。”老婆笑笑:“这个任务布置得好,等我炒完菜,就找出来给你读。”  相似文献   

20.
案例二     
一、猜故事。切入文本1.游戏“猜一猜”。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请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猜故事,再讲讲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