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对"屡教不改"或"屡教不进"的学生,有时也许会强装心平气和地对他们说:"希望这是我最后一次找你."有时也许会恨铁不成钢地对他们说:"这是我最后一次找你了,再不改正的话,我就再也不管你了."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写作中,"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怎么写"是写作方法问题,"写什么"是写作素材问题.不能在常规的教育活动中发现问题,就没有写作素材.教育写作的素材是非常丰富的,对一线教师而言,如何在常规的教育活动及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细节中找到写作素材,挖掘"细节"背后的教育原理,把一个个"细节"写成一篇篇文章,不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提升教育能力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和谐"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谐教育"思想源远流长。课堂教学因关注细节而和谐,因追求和谐而精彩。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追求和谐教育之真,践行和谐教育之善,注重教师的教态、眼神、表情、手势和教位等五方面教学细节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才能成就和谐教育之美,提升课堂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4.
道家创始人老子日:“天下大事必怍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的时候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现行教育中也常提:“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事,处处是楷模;管理无空白,时时能育人。”确实如此,在教育一线工作的时间越久,我对细节教育作用之大感触越深。曾有过几次刻骨铭心的细节经历和见闻。  相似文献   

5.
道家创始人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的时候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现行教育中也常提:"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事,处处是楷模;管理无空  相似文献   

6.
杨锦华 《学前教育》2011,(10):22-22
我园的园本教研调查结果显示,教学观摩活动是最受老师欢迎的教研活动之一。在教学观摩活动中,抽象的教育观念不再是悬浮的、没有载体的东西,而是切切实实地在教育行为中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具体地体现。它与其他教研活动相比,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因此,教学观摩活动也是我最喜欢组织的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7.
张恕 《四川教育》2010,(10):44-44
教学细节是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往往显现的是教育的理念和教学的实践智慧。任何一堂成功的课都离不开许许多多闪光的细节,教师也正是通过对众多细节的演绎而将其转化为深刻影响学生思想的可接受力量。一位老师这样说:“我那堂课也许就那一个闪光点。我就抓住了那一个细节,就把本来很枯燥的一堂课,上得很精彩。”  相似文献   

8.
"你想到了什么?是一只小鸟。你的想法真有趣。"我正在和低年级学生一起讨论他所画的奇形的黄颜色区域。我很不理解学生创作的画面,所以好奇地问。他的回答让我真切地想知道为什么。孩子说:"这块颜色是小鸟,他正在快乐地飞。"孩子的想象力真让我佩服。我随口问:"你觉得它幸福吗?""幸福。"简单的答案却让我深思,什么是"幸福"?对小鸟来说,幸福也许是指自由飞翔。对孩子们来说,小鸟的幸福就在这块黄色的有趣的造型中,可孩子们的幸福又在哪儿?对教师来说幸福又去哪儿找?新教育的诞生,使我懵懂地意识到孩子们幸福了,教师才能幸福;教师幸福了,孩子们才能幸福。朱永新教授说过新教育是"幸"教育,是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在这样的教育生活里,作为美术教师的我想去课堂中找寻那种幸福。  相似文献   

9.
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发现:日常的教育生活有许多精彩的瞬间值得流连,有许多美好的心情值得回味,有许多特别的日子需要我们进行"特别"的策划……于是,我满怀教育的激情开始了挖掘校本资源的尝试。捕捉教育的细节。校本资源涵盖了很多日常教育生活中的小细节,可工作的忙碌往往使这些宝贵的资源被忽略。如果教师能够从中及时捕捉精彩,进行适度深化,这些资源就会使我们的教育绽放光彩,也为学生留下美好的记忆。班里的皓阳同学是一名中等生,一连几天他的作业都写得非常好。有一天检  相似文献   

10.
<正>教育事业是人的教育事业,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也是靠人——主要是教师来实现目标的。今天的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所以,我们寄希望于理想的教师。每个热爱教育的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教师的模样:也许不清晰,有一个影子;也许清晰,有一个鲜明的形象。我心中的教育家,就是可以称之为"自由教师"的人。自由是这些教师身上的本质属性。我所说的自由,就是不受社会的各种诱惑所影响,不  相似文献   

11.
马辉 《辅导员》2012,(27):63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是从小事开始的"。细节是指细小的环节或情节。班级的细节管理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在管理班级时发现细节,并对细节进行感知、洞察、思考和处理,从而使班级处于正常的发展态势的一种管理方式。作为教师,要懂得细节教育的重要性,更要懂得抓住每一个细节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一、细节是一种关注。见微知著,从细节中认识学生提到细节,我想到了著名的墨菲定律:一匹马的马掌上由于少了一颗铁钉而失去了一个马掌;这匹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我从事在职教师的培训和学历教育工作有二十余年了。在与中学教师的长期接触中,我发现制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首要的不是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等具体的素养,而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所持有的观念与态度,即教师的教学信念,正如阿瑟·柯伯斯(Arthur Combs)所说的——"也许一个人在教育上成功或失败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他对于自己本身相信了什么"。教学信念作为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决定着教师教学中的行为,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与成效起  相似文献   

13.
“细节”在字典中的解释为: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课堂教学有很多环节,但是每个环节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的。细节虽小,但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个性成长中的价值和意义,举足轻重。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注重教学细节,应该成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一名普通的音乐教师,我觉得不一定非要成就什么,在我心里教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教学中敏锐地捕捉教育细节,科学地处理教育细节,  相似文献   

14.
"寓教于乐"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长期以来也许是受到应试教育思想和模式的影响,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并未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方式:求知,求新,求美,求乐。这就要求教育活动同娱乐活动结合在一起,寓教育于快乐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各科知识,陶冶美的情操。我的观点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在收  相似文献   

15.
王佩君 《中国教师》2009,(12):43-44
<正>我很欣赏平民教育家、枰茶中学校长姚止平的一句朴实的教育名言:"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从细微处着手,切实思考教育中的细节。把细节做好、做"亮",就是教育魅力的彰显。  相似文献   

16.
润物细无声     
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学生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关注每一处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前苏联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才能将教育做到极至。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的课堂中有一个个"教学细节",这些"细节"毫不起眼,却是孩子生命成长的营养、人生发展的基石。珍视教学细节,教师要永远对课堂中的"人"充满真切关注和深切关怀,要让教学细节回归"生命关怀"的教育本质,有效触动学生心灵,让灵动的智慧和人文的光辉盈溢课堂。教师要从细节入手,了解学生,做教育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18.
感悟细节     
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学生的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关注每一处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前苏联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我们才能将教育做到极至。  相似文献   

19.
徐雄 《教书育人》2012,(28):64-65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做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它强调了细节的重要。细节,微小而细致,它不会咤叱风云,也不会立竿见影地发生作用;但细节的影响,却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教育教学中,学生一言一行的举止,教师一丝一毫的关爱,都将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正所谓"细节关大局"。这就是细节的美、细节的魅力,"细微之处见精神"。细节虽微,却很值得我们关注。一、细化常规管理,培养良好习惯1.细节是闪光点,往往也是失误点教育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实在的。班主任常规工作琐碎、繁杂,但绝不缺少各类规章制度,而缺少的是如何将规章制度细化和落实。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5,(95):184-186
细节是教师的教育行为与观念价值的统一体,也是研究教师专业修养和教育理念的最佳"分析单元"。我们把细节处理聚焦于幼儿园教师自身行为及教育教学层面,将"关注细节"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指示灯,由此进行系统深入的实践。从教育教学、自身礼仪、家园沟通、师幼互动、突发事件处理等作为着眼点,捕捉不同情境中的细节问题,关注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关注新课程的理念是否落实到位。通过分析和研讨各种细节问题中隐藏的深层原因,提高教师巧妙地处理细节的能力,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从而推动整个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为打造优质的教学品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