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拼”什么     
方晓 《幼儿教育》2014,(11):1-1
有人说,这是个“拼爹”、“拼妈”的时代。 我是个70后。我小的时候,每家几乎都有好几个孩子。逢年过节,去姥姥奶奶家,40、60后的叔叔、婶婶、舅舅、阿姨家的孩子们聚在一起,哪一个孩子似乎都不会被多看一眼。大人们其实不是不把我们当回事,但确实是没有太把我们当回事。  相似文献   

2.
有的家庭,大人们常常跟孩子开玩笑,让孩子比较大人谁好谁不好。可是,当孩子真的实话实说之后,大人居然跟孩子计较、赌气。竟把几岁的孩子搞得晕头转向、左右为难:平时跟大人说话也是小心翼翼,惟恐说得不妥,有所冒犯;或者干脆言不由衷;这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造成了沉重的压力。本文的主人公笑笑就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深受其苦——  相似文献   

3.
迟到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迟到的故事。在大人们看来很简单的“搭车”,在孩子看来却是一件认真的事,男孩的执拗反衬出大人的自私,我们不由得为这个迟到的男孩而感动。  相似文献   

4.
家务不仅仅是大人的事,可以让孩子一边游戏一边学做一些家务。作为父母来说,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如何让孩子帮助干家务,下面几条或许有用,不妨一试。精心计划明确责任把孩子当成大人,会使他们感到高兴。而将家务变成一种有责任的游戏,就能够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大人。不  相似文献   

5.
每当幼儿园里传来小朋友欢快的嘻闹声,一个男孩总要踮起脚跟,伸长脖子,把下巴搁在冰冷光滑的窗台上,出神地往里看。他晓得,这是幼儿园在搞室外活动。多么好玩!多么有趣!你看:跳舞、玩球、做游戏,甚至自己动手浇花……好多好多有趣的活动! 他急不可耐地等待着大人们尽快地把他也送进幼儿园去。真的,送他入园的事提到了议事日程,大人们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个不擅言辞的孩子,大人们把这看成优点,称赞我"老实"。我不爱和伙伴们一起学习、玩耍,我喜欢独自一人待着,大人们也把这看成优点,称赞我"成熟"。白天放了学,大家围坐在一起写作业。有人问:"这道题怎么做?"有人说:"你  相似文献   

7.
<正>从懵懂学语开始,父母就常常教我:"我家住在安徽省砀山县××镇××村××队,父亲叫××,母亲叫××。"大人们这样教孩子是有用意的,据说是怕自家的孩子走失了或者被人拐走了,遇到好心人,能根据这些信息把孩子送回家。小时的我因为家庭住址记得牢,常常被大人们称赞为聪明。在大人们的夸奖声中,我的问题越来越多,常常问得父母和长辈们无言以对,这个时候他们往往会说:"你这孩子,满脑子都是稀奇古怪的问题!想知道答案,好好上学,书里面啥  相似文献   

8.
常有人说,如今大人变"小"了.诸如不少年龄都一把的男女硬是被称甚至自称为"男孩""女孩".有的大人一不顺意就斗嘴不休,一遇磨擦就抡起拳头,一见花木"无主"就争相哄抢,一玩麻将游戏就不知回家,活像不谙世事的小孩子.  相似文献   

9.
张亚 《教育教学论坛》2013,(13):277-278
当下网络盛行,电脑、智能手机、各式各样的玩具,进入人们的家庭生活,成为了孩子手中的"玩偶"。对于各种游戏,他们无师自通,玩起网络游戏信手而来,连大人们不能通关的游戏,孩子们也能顺利过关,于是大人们为孩子拍手叫好,为之助威。有的家长索性放任,任由孩子玩各种游戏,从不过问孩子玩多长时间。他们忽视了网络游戏会给孩子带来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危害,这些危害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关心孩子的成长正是父母爱孩子的一个具体表现,现代教育观要求家长要在爱中学会科学地评价孩子。正确指导孩子玩是家长教育幼儿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掌握指导孩子的方法。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大人眼里,听话的孩子是乖孩子、好孩子。在孩子的眼里,也是一样,听话的父母才是好父母。在有些父母的心里,唯恐一听孩子的话,就把孩子惯坏了,其实想想,孩子处处听我们大人的话,不但没有把我们这些大人"惯"坏,还让我们更加疼爱孩子、关心孩子。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的一个小男孩老是爱抱女孩子、亲女孩子。当阿姨斥责他时,男孩委屈地说:“我爸爸也是这样的。”这类现象表明,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角色示范作用,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孩子。国外许多专家认为,父母在孩子面前应尽量避免性爱行为。多看大人的“游戏”,会使他们早熟,会过早地对性产生兴趣,寻求刺激。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念书识字都没有好处。  相似文献   

12.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尊敬孩子”。这位哲人的话说得很好,但是坦白地说,对尊敬孩子这一条,家长们很少做到。家长们早已习惯了抓紧一切时间来教育孩子,让孩子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把孩子比喻成小树小苗,这都是大人们的创造,所以大人们就理直气壮地来为他们修剪枝条,耕耘锄草。只有大人们才有资格可以喋喋不休地批评孩  相似文献   

13.
孩子一岁半后,学会了走路,说话,自己吃东西等,并逐渐扩大与周围人的交往。在这一过程中,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向周围世界学习。而这个世界却是多彩的,“学什么”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课题。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负行为”问题。心理学家A·盖塞尔说,从学习生活习惯的次序看,在大部分行为中幼儿总是负行为比正行为学得快。他们总是先学会脱衣服,后学会穿衣服;先学会吐出食物,后学会往嘴里放食物;先学会弄得乱七八糟,后学会收拾干净;先学会把废纸篓里的东西倒出来,后学会把废物放进去等等。不难看出,当幼儿向周围世界学习时,先学会一系列的负行为。有些负行为在大人看来是“不懂事”、“讨人嫌”、“添麻烦”,其实恰恰正是这时候,是对孩子进行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刻。通过教育,孩子学会了一系列相应的“正行为”。如果不断指导教育,不但能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可以提高自理能力和协作能力。相反,不抓住教育时机,忽视了对孩子负行为的纠正,甚至表示欣赏,将使孩子养成坏习惯、坏品德,再改就难了。孩子们十分需要大人们的理解。“游戏是儿童的第二生命。”在游戏中由于他们各种能力差,可能会给大人们带来麻烦。出现麻烦时,也正是对孩子进行指导教育的时机。例如:小朋友聚在一起玩“过家家”,拿小凳子当火车、汽车,纸片当票证,泥砂当米面,树叶当菜等。他们也会合理分工,玩得很开心!过一会儿,若有孩子提议到院子里捉迷藏,也许,  相似文献   

14.
英国人认为家务不仅仅是大人的事,可以让孩子一边游戏一边学做一些家务。作为父母来说,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如何让孩子帮助大人干家务,下面几条或许有用,家长们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5.
拜读《山东教育》第16期“新论语”《切勿培养“学奸”》一文,深有同感。与老师们聊起这一话题,观点也比较一致:孩子越来越会看大人的脸色行事,变着法地讨好你,想让老师表扬他。“学奸”也大概由此。老师们的所言难免以偏概全,想得到老师的夸奖也未必是在讨好老师,具体情况应该作具体分析。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学会看大人的眼色行事,处处显得十分乖巧,家长和老师不但不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行为是否存在问题,反而认为这样很好,是孩子懂事,讨人喜欢,这就实在不敢恭维了。孩子就其天性来说,本该是当哭则哭,当笑则笑,是…  相似文献   

16.
冰花 《教学随笔》2009,(9):26-27
游戏是促进幼儿发展、对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是为21世纪培养所需人才的重要途径。而现代家庭总是把学习作为孩子的必修课,限制孩子做游戏。我们知道,要想学习好一件事首先要对这件事有兴趣,而好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兴趣,总是按照大人的意思去要求和安排孩子。其实兴趣与孩子的学习有很大关系。有了兴趣,孩子就会感知清晰、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深刻,而游戏正是孩子最感兴趣也最能调动孩子积极性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大人忙碌,孩子们也成了“小忙人”。幼儿园的孩子们除了上学,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外语、识字、钢琴、舞蹈、珠心算等等补习班。大人们为了让孩子“多学知识”,使这些可怜的孩子可能都忘记了天空是什么颜色,星星是什么形状,花儿有什么香味了。在此,我要告诉这些大人们:请还给孩子游戏的时间和空间吧!  相似文献   

18.
写字英雄     
《家教世界》2014,(5):7-7
在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上,有一个圆脸、带眼镜的男孩不仅征服了评委,也征服了许多观众,大人们不禁惊呼:"这题太难了!这孩子太优秀了。"他就是来自杭州的选手刘浥尘。当刘浥尘从容写出"枭首示众"、"核苷酸"、"斧钺"、"尥蹶子"、"神龛"等汉字后,这个长着可爱圆脸、戴着黑色边框眼镜、神情自若的男孩引起了观众的注目。  相似文献   

19.
我们小时候最爱玩儿的游戏就是“过家家”:你当“爸爸”,我当“妈妈”,布娃娃当孩子。我们把自己观察来的一切生活细节,全都拷贝到游戏里边来。这是儿童通过模仿而学习生活技能的一种方式。所以,我觉得所谓童年“缩水”的问题,其实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穿大人样式的服装,看哭哭  相似文献   

20.
《留学生》2014,(21)
正看着孩子们能满嘴之乎者也地背古诗文,当爸妈的也该努力了,如果大人们还没孩子知道得多,那就补上这一课。如果孩子们喜欢上了古诗文,他们将来就会教给我们孩子的孩子,这样一来,咱们民族文化的这条脉就算是连上了。其实,学习中华民族的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不仅仅是我们这些生在国内、长在国内的人的事,这不,一些从海外归来的被人们叫作"小海归"的小朋友,也都忙着在北京少年宫学习传统的中国文化呢。黑色的头发,黄色的皮肤,猛一看他们跟别的小朋友没什么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