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传统的文人画之所以流芳百世,不仅在于它形式与内容的独特性,更在于它深藏于文人画形式与内容之中深厚的精神内涵,这即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基的儒道释思想。文人画的"悲壮之美"、"静逸之美"、"空灵之美"都是与儒道释的主体性影响分不开的。所以儒道释思想也就成为了内含于文人画灵魂之中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悲剧意识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其受儒道释思想的影响而独具特色:儒家既定的人生框架束缚下的伦理道德悲剧,道家虚无人生价值映照下的生命悲剧,佛家的无边苦海包围中的生存悲剧。儒道释三家思想使得悲剧意识深深扎根在中国文人士大夫心中,并创作出一系列具有悲剧色彩的作品。同时,儒道释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中国的悲剧精神,造成中国古代很多悲剧的"大团圆"结局。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对现代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地山虽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但传统文化却仍根植于心。他信奉佛教,但并不厌弃生活,虽顺命,但又积极爱国济世。这是三种传统文化结合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胡栩鸿 《培训与研究》2007,24(12):52-54
士人归隐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其中所蕴藏的精神文化特质值得追寻和研究。本文从儒道释三家思想及其人生哲学对中国文人的影响出发,探寻了这种隐逸精神和文化的生成渊源。  相似文献   

5.
(一)儒道释三位一体作为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轴心,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历史上的小说家常常免不了要通过其笔下的人物来表达其对儒道释三教的态度,例如《三国演义》、《水浒》的儒家正统观念,《西游记》的佛道色彩,《金瓶梅》的色空统一等等。曹雪芹的《红楼梦》无疑正是表现儒道释三教合一思想的集大成者。一部《红楼梦》,洋洋洒洒写了四百多个人物,仅直接与儒道释直接有关的儒生、道士、和尚、姑子、道婆就有好几十人,宁荣二府、大观园内离了这众多的角色,其戏剧色彩不知要逊色几多。整部小说,从立意构思、开场收尾,线索安排、情节转换,常常不是道士的暗示就是和  相似文献   

6.
以四种版本的中国文学史著作为标本,以两位古代文学家为个案,梳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儒道释在中国文学史著作中的现状,以论证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文学史著作中的呈现经历了曲折,重写中国文学史应该不断注入文化的血液,还原古典诗人、作家及其作品的本来面目,真正领略中国古典文学的无限风光、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7.
丧葬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们生活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丧葬文化又是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汉代作为封建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关键一环,其丧葬文化意识必然反映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哲学等各个方面的状况,中国传统的"鬼文化"和儒道释三家思想对汉代的丧葬文化意识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有关历史文献及出土资料中简析汉代丧葬礼俗所反映出的古人的丧葬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8.
水是欢乐灵动的,儒道释三家文化都从中获得智慧和灵感,并由此构成中国人文精神的源头;作为深深地侵染了儒道释文化因子的中国诗歌,其追求的审美意境也深受影响。水的空明灵动为诗带来了静谧澄明的境界,并以其纯洁无暇和自由奔放的特点,昭示着诗人追求心灵的纯净和空明,不杂糅些许的渣滓尘埃。因此,她成了诗人创设的审美意境,承载着丰厚的审美内涵。水的灵动为诗的神韵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9.
汪曾祺小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一,汪曾祺小说中儒道佛思想的体现。二,儒道佛思想共同构成汪曾祺小说中和谐之美。三,汪曾祺的人生阅历、文化修养、创作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儒道两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不仅其两种迥然不同的处世哲学为历代士人提供了不同阶段的人生指导,而且其各自哲学影响下的诗学理念也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张衡作为汉代文学发展中一位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本文试图通过对他儒道互补的人生哲学及其儒道诗学指导下的赋体创作进行探讨分析,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他在汉代社会及汉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儒道传统文化对汉赋这种文学样式产生的独特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人的幸福是多样的,于是“幸福”也就成了人类生活当中最捉摸不定的问题。幸福是人类的永恒追求,中国传统儒、道、佛三家幸福理念,对于中国人幸福观点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儒家为主干,道家、佛家为两翼的三维结构。儒家的“德福一致”、道家的“自然无为”、佛家的“涅槊之乐”产生了和谐的碰撞与交融,为今天中国人的幸福观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为中国文化奠定了深厚的底蕴。’  相似文献   

12.
中国旅游文化是以儒道佛三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人文旅游资源多为儒道佛思想文化载体。中国旅游文化对儒道佛思想文化的传承及走向世界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金庸的武侠小说风靡华人世界,不仅是因为其塑造的绚丽江湖,更是因为充溢其中的中国传统儒家、道家、佛家思想。金庸做为一名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潜意识里就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中国传统的儒、道、佛文化进行参照思考,并将这些人生领悟蕴藏于作品之中,沿着由儒至道、由道入佛的轨迹来塑造人物形象和设置情节。这个衍变融合的过程不仅仅体现在创作思想上,更是金庸做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思辨过程。  相似文献   

14.
产生于印度的佛教,为能在中国本土传播,积极加强与儒、道的沟通和对话,尤其注重与作为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学之间的互动,二者之间由契合到互补。最终,作为异质文化的佛教,在始终占据中国文化主导地位的儒学面前,不仅保持了自身的文化特质,而且成功地融入了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核心的儒释道精神,与中国传统人物画美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成教化,助人伦”的思想,规范着中国人的伦理道德,释家“禅悟境界”与道家“道法自然”的美学理念则使人们进入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儒释道三家文化融汇互浸中,以多种方式孕育了中国人特有的思维形式与审关意趣,深刻影响着中国历代传统人物画家的艺术创作和审美实践。  相似文献   

16.
唐五代白话小说往往儒道释三教观念并存,作品援儒入佛,宣扬忠孝,意在借助中土传统伦理观,搭建中土受众对佛教文化的心理接受平台.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辩证哲学思想对设计艺术的发展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儒家、道家朴素的哲学观在中国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平面设计等方面应用广泛,对中国传统设计艺术风格的形成和设计师的设计方向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设计艺术的许多审美观点和艺术主张都是以传统哲学思想为指导的,体现了中国设计风格的精神和面貌,尤其是道家的辩证思想对设计艺术的影响更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8.
儒法道释之间的互补及融合,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深远的影响。儒、法、道、释的融合是一个完整的人、和谐的人的内在要求,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欲求与自足,它反映着人的存在本质的复杂与深邃。  相似文献   

19.
儒、道思想对中国思想化的渗透既深刻又悠远,因此历代士无不受其影响。孟浩然受儒、道思想影响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原因。孟浩然所受儒、道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他诗歌作品中所用的儒、道典故,所表现出来的儒、道思想观念以及他的人生追求和心性情趣上。就儒道两家思想对孟浩然思想的影响力而言,儒家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道家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组成核心为儒释道三教合流。儒家文化以仁义礼而闻名,道教则更重个人修道养生,而儒家文化中的养生思想往往为人所忽视。本文从《论语·乡党》中关于饮食起居的礼仪出发,分析其中所蕴含的饮食养生之道,进而说明饮食与养生的密切关系,突出饮食养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