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生物课堂教学设疑的切入点举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设疑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信息反馈的主要途径。设疑是否成功取决于多种因素,本文就如何把握设疑契机,寻找设疑切入点谈几点体会。一、授课伊始设疑,引生入“境”成功的课堂教学应始终以“设疑一求疑一释疑”为思维训练主线。授课伊始,创设疑境,设置悬念,可激起学生学习动机,由疑到思,尽快入“境”。例如:讲述“伴性遗传”一节时,教师在黑板上挂出一幅血友病家系调查图,据图设疑:“外公是血友病患者,而父母均正常,为什么隔代的外孙中也会有血友病患者?又为何外孙女总是正常的呢?”学生因尚未接触伴性遗传的知识,猎…  相似文献   

2.
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疑上海共和一中(200070)胡一毅“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堂成功的化学课堂教学课,可由设疑、引导、定位、反馈、应用这几个环节组成.设疑是诸个环节中的第一环,设疑的目的是创设疑问和悬念,激...  相似文献   

3.
板书是用书面语言诉诸学生视觉的重要直观手段。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板书设计也要相应地进行同步改革。依据“有疑—解疑—又有疑”的求知过程,我在有些课堂教学的板书设计中作了“设疑板书”的尝试。“设疑板书”的特点是教师创造条件,使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实验、观察、类比、  相似文献   

4.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亦是思考的动力。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至此方是上进。”心理学家认为:“疑是引起注意的一种重要策略。”教学实践证明,设疑是现代目标教学中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一节成功的课经常是在设疑——解疑——释疑的循环反复中,探究新知,培养思维,完成教学的。因此,设疑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疑策略。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是学科教学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以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突破口,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要效益。如何在中学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呢?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从“疑”开始,靠“疑”推动的,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所以“设疑”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但“设疑”必须讲方法和技巧,因为只有激发学生思索的“设疑”才是成功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詹勇 《小学生》2010,(11):11-12
课堂教学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而课堂教学中设疑是我们老师经常使用的重要手段。疑是开启学生思维和智慧的钥匙,“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设疑提问很多就是老师问,学生答。这样的一问一答,只停于表面,而未渗透到事物的本质。所以,老师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设疑提问应有所指,  相似文献   

7.
“问题情境”式教学是常常被历史教师所采用的主要课堂教学方法之一。设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首要环节。“疑”设得好课就成功了一半。作为教师,应学会巧妙设疑,以便利用问题有效引导并启发学生对教学内容作进一步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8.
汤骥 《陕西教育》2001,(5):26-27
“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也。”“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这些名言强调的都是质疑的重要性。的确,“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主动参与学习,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但“活”由“思”而成,“思”由“疑”而起。由此,笔者试图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设疑启思”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汲取—讨论”的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激疑—讨论”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以激疑为准备,以讨论为主线,以教师适当的点拨、概括为支点的一种实施素质教育的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有四个教学环节,具体是复习导入—设疑激思—讨论解疑—掌握运用,其中以设疑激思、讨论解疑为核心。近几年来我们运用这种模式深感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有较大的提高,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  相似文献   

10.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引入新课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整节课堂教学的“序曲”,它负有酝酿情绪、带人情境、设疑激趣、渗透主体的重任。恰当地引入新课具有温故知新、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如何科学“设疑”1.授课伊始设疑——导引学生入“戏”。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好的课堂教学,应始终以设疑—析疑—解疑的思维训练为主线。譬若好戏开头,鼓乐齐鸣,自然能先声夺人。历史教学亦是如此。授课伊始,或创设“疑”境,或设置悬念,以此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由“疑”到思,尽快入“戏”。例如,学习《美国内战》前,笔者设疑:“1982年,美国政府举行了一次民意测验,要求在历届的40位总统中选出一位最佳总统,名列前茅的竟是平民出身的林肯。那么,林肯何以在美国人民心目中有如此崇高的威望?”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  相似文献   

12.
罗鑫 《课外阅读》2011,(8):60-62
学生乐于学习是确保教学有效性的重因素,也是教学成功的重标志。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努力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他们在愉悦的情境下学习。设疑是指在教学的关键之处,有意识地创设疑问,布置疑阵,以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一种教学方式。课堂设疑是师生信息双向交流的过程,恰当的课堂设疑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我对在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方法和时机作出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3.
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柴力军启发诱导原则是课堂教学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而成功地运用这一教学原则的关键往往在于教师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简单地说,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精心设计的问题立“疑”设“障”,从而创设一种充分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  相似文献   

14.
化学课堂教学基本程序的设计关系到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笔者对此曾作了探讨:一.化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基本顺序从多年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研究总结出如下一种化学课堂教学师生双边活动的基本程序:1.设疑:创设疑问和悬念,激发学生思索,进人学习情景之中.能激发学生思索的设疑才是成功的设疑.设疑的要求:(1)设疑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设疑必须紧扣本课教学目标或紧扣某一个化学知识点.如果你要说明"分子是运动的",若没疑提问"为什么能闻到花的香气?湿衣服为什么能…  相似文献   

15.
生物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探析⊙宁夏盐池一中(751500)张永宏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教学法中设疑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适时、合理地运用设疑,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开拓学生思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设疑的原则和方法爱因斯坦说...  相似文献   

16.
设“疑”拓“路”,引导学生思维□吴静学生积极的思维往往从疑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挥提问的作用,精心设计问题,用设疑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起到“引流”的作用,提高课堂效率。孕伏提问,为学生铺路。小学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强,逻辑性严密的科学,各部分知...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设疑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之一。注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疑,把握有效的设疑时机,采用合理的设疑方法,讲究设疑技巧,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地创新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18.
语新的课堂教学理念确立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也随之成为课堂的导演。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教师务必要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学会在课堂上巧妙地“设疑”,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从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笔在此就语课堂教学怎样“设疑”,谈一些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设疑”又称“提问”,它是英语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技巧和手段。教学实践证明:采用设疑法是培养学生思维,实施课堂管理,进行知识传授和教学评估的重要手段;课堂提问方式及提问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疑能促思,疑能激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恰当的设疑就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激情,就能启迪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地创新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和发展学生的素质奠定基础。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注重从问题的设计着手,精心“设疑”,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