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明娟 《考试》2010,(3):60-61
1.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1月11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首先向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谷超豪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颁发奖励证书。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士谷超豪、孙家栋荣获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2010年1月11日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自为两位获奖院士颁奖。  相似文献   

3.
2010年1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谷超豪颁发了奖励证书。  相似文献   

4.
宗红 《初中生之友》2010,(34):18-20
<正>2010年1月11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上,胡锦涛为谷超豪、孙家栋两位院士颁发了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两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  相似文献   

5.
2010年1月11日,北京,人民大会堂,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会上,我国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非线性科学”首席科学家、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谷超豪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了象征中国科技界最高荣誉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励证书。  相似文献   

6.
时事广场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月11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谷超豪和孙家栋颁发奖励证书。  相似文献   

7.
2000年,我国设置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受此殊荣的有两位数学大师,分别是中国科学院的吴文俊和复旦大学的谷超豪.20世纪五十年代,我曾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进修学习,有幸亲耳聆听过两位大师的报告,了解一些大师生活中的不同侧面.  相似文献   

8.
当镜头、话筒拥向获奖代表们时,我们把视线移向帷幕背后的评委们——经过他们审慎、客观的评审,372项成果从众多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谷超豪、孙家栋两位院士走向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领奖台。  相似文献   

9.
田心 《湖南教育》2010,(2):25-25
1月10日,著名数学家谷超豪院士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数学家第二次获得这项殊荣.谷先生是我读中学时就熟悉的名字,崇拜的数学家.今日收集谷先生的资料时,重读先生的“人言数无味,我道味无穷”,细细体会这句话的意蕴,我感想良多.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奖励》2008,(2):F0002-F0002,1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国家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最高奖项。  相似文献   

11.
新年伊始,中央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位德高望重的院士,84岁的数学家谷超豪和81岁的探月功臣孙家栋问鼎最高科技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自为他们颁奖。党和国家领导人还亲切会见了所有的获奖者。当晚,央视的新闻联播节目头条播出了大会盛况,两位科技巨星的业绩,让人钦佩,众多最新的科技成果,令人振奋。  相似文献   

12.
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著名数学家谷超豪的人生,绚丽多彩,内容丰富,有人以“加减乘除”高度概括了他的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生涯,颇为传神和有趣。  相似文献   

13.
1月9日上午,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举行了隆重的授奖仪式,胡锦涛亲自为获得 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叶笃正院士、吴孟超院士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在200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首度出现空缺后,两位院士获奖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和关注。为  相似文献   

14.
时讯快递     
《陕西教育》2011,(1):5-6
胡锦涛向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颁奖1月14日.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右)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左)颁奖。  相似文献   

15.
声音     
《中国科技奖励》2009,(1):11-11
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6.
2012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向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谢家麟院士、吴良镛院士颁发奖励证书。  相似文献   

17.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0年设立,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国内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获小行星命名 5月3日下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黄昆、吴孟超、李振声和闵恩泽小行星命名仪式在北京举行。 据悉,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由于小行星命名的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够获得小行星命名成为世界公认的一项殊荣。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1999年设立以来,已评选出18位获奖者,在科技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叶笃正和谷超豪已获得过小行星命名。以后还将分批以最高奖获奖者名字命名小行星。  相似文献   

19.
《保定师专学报》2011,(1):F0003-F0003
2011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我院校友师昌绪先生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20.
声音     
《中国教师》2012,(15):2-2
<正>"人生几何学几何,不信庄生殆无边。"一颗科学巨星在上海陨落——2012年6月24日凌晨1时08分,87岁的谷超豪先生辞世,让这样一串头衔永远定格:著名数学家、教育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名誉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