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
军服魔术师     
正如今,军服不再是单一的绿色,五颜六色的迷彩服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军服更加智能化,不仅能让人隐身,还具备多种功能。在战场上,军服就像个神奇的魔术师,千变万化,无所不能。百变"变色龙"现在美国科学家已成功研制出一种变色纤维,用这种纤维制成的军服会吸收环境的光波而自动变色,让人很好地隐蔽起来,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士兵穿着这样的军服伏卧在鲜花盛开的草原上,军服会显现出多彩的花朵;他们行走于密密松林里,军服便变成深绿色……  相似文献   

2.
安利 《百科知识》2009,(7):30-31
对人类和社会威胁最大的莫过于自然灾害了。唐山大地震、印尼大海啸,动辄数十万人伤亡。卡特里那飓风则给美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地震、火山、海啸、飓风……下一场灾害会是什么?将发生在哪里?下面是科学家提醒人类的十大自然界“定时炸弹”。  相似文献   

3.
面对干旱、缺水、长年风沙的内蒙古,我国科学家大胆地提出“海水西送”的设想:让渤海之水通过管道,行程665公里,流淌到广大西部内陆地区!他们的设想有哪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太阳风暴是指太阳黑子活动高峰阶段的剧烈爆发活动,通常每隔11年就会进入一个太阳风暴的活跃期。美国科学家警告说,2012年地球将会遭遇强烈的太阳风暴,其破坏力将远远超过“卡特里娜“飓风,而且地球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将难逃其灾难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们已经知道,温室效应增强产生的后果有很多,比如将会导致地表温度的升高、高纬度地区和高原地区冻土的融化、两极冰川的消融、海平面的上升等等。有一些问题则是我们刚刚开始意识到,如温室效应增强会加剧热带海洋表面的蒸发作用,催生更多的热带气旋(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台风、飓风)并加强热带气旋的威力。全球变暖影响了飓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面温度上升和飓风(台风)强度加剧的问题受到一些科学家的高度关注。《科学》杂志1998年就发表了模拟温室效应增强背景下飓风强度增加的文章,最近又发表了“全球变暖和飓风两者间可能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2005年堪称美国历史上的风灾年,全国先后遭受了13次飓风袭击.其中飓风"卡特里娜"更是带来高达410亿美元损失,致使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几乎成为"鬼城".为此,科学家们始终在寻找办法,希望能够控制飓风的移动方向,减少飓风带来的灾害损失.而据日前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在两年后的今天,一些构想已浮出水面,初露雏形.  相似文献   

7.
据外媒11月3日报道,英国科学家斯蒂芬·索尔特发明了一种“造雨器”,用来削弱甚至阻止破坏性的热带风暴。索尔特日前正与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及前微软首席技术官内森·麦沃尔德一起为这项发明申请专利。如果这个“造雨器”早点儿出现,或许让美国焦头烂额的飓风“桑迪”就不那么可怕了。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热带风暴几乎每年都要光临东南沿海地区,造成一定的损失,严重的地方房倒屋塌、大树连根拔起,电缆和通信设施被损毁,甚至有人在飓风中丧生。有人会想,人若是能生活在幽静的海底就好了,就不会遭受风暴的蹂躏了。但科学家会告诉你,海底并不是你想像的那样幽静,海底也有“风暴”,海底若刮起“风暴”甚至比飓风的威力都大。  相似文献   

9.
刘石磊 《今日科苑》2012,(20):76-77
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一名美国科学家和两名日本科学家。至此,2010年诺贝尔三项自然科学奖项已颁发完毕。今天,我们抛开自然科学研究的晦涩艰深,来看看这些大奖背后有哪些有趣的"小事"。大奖项小错误严谨的科学家也会犯"小错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两名科学家分享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委员会公报发出后不久,曼彻斯特大学新闻官苏珊娜·罗斯就向媒体透露,公报中显示安德烈·海姆是教授,  相似文献   

10.
现有的供电网络往往是脆弱的,许多自然灾害都可将这些脆弱的电网摧毁,比如冰雪灾害、龙卷风、地震、洪水等.最近,美国科学家甚至警告说,2012年地球将会遭遇强烈的太阳风暴,其破坏力也许远远超过"卡特里娜"飓风,届时全球不少电网都难逃其灾难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去年9月。在飓风“艾克”登陆并彻底摧毁得克萨斯州海岸5天之前,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发布公告称,科珀斯克里斯蒂市附近地区是飓风最可能的登陆地点。这个消息一发布,居住在加尔维斯敦低洼地区的居民都长出了一口气。  相似文献   

12.
《今日科苑》2005,(8):42-42
英国的科学家们近期研究发现近年来发生的飓风存在越来越强烈的趋势.飓风给沿海地区带来的人员财产损失也越来越大,因此未来人们有必要远离沿海地区居住。  相似文献   

13.
金戈 《今日科苑》2006,(4):21-23
最近,一位美国学者称,俄罗斯军事专家已研制出一种秘密气象武器。而且,正是这种武器导致了美国沿海地区在2005年遭到数次飓风袭击。俄罗斯科学家则反击说,真正导致气候发生变化的,并非其他人,而是美国人, 以及他们一直在秘密研制的地球物理武器。两国科学家的互相指责,其实都没有什么证据。但是,这透  相似文献   

14.
《预测》1985,(Z1)
从一九八五年起到二十一世纪,人类在科技领域将会有哪些重大进展?不同学科的十九名美国著名科学家在这方面作了预测。一九八五年无性繁殖是用动物的单个细胞严格复制出原来的动物。到一九八五年这种方法也可以应用于人类。西北欧、日本和北美将解决或接近  相似文献   

15.
陈敏 《百科知识》2001,(12):25-25
众所周知,海洋中有着丰富的生物和矿产资源,殊不知海水本身即是海洋宝藏之一。日本科学家在长期的海洋研究后发现,深层海水是海洋的精华,它不仅是一种洁净的资源,同时也是鱼类生长的“高产田”。深层海水的充分利用,将会使人类受益无穷。  相似文献   

16.
《科技新时代》2008,(3):108-108
海洋中的盐分是在漫长的过程中一点点累积起来的,因此通过海水的含盐量可以间接测定海水的年龄,目前科学家比较认可的海水年龄约为45亿年。人们普遍认为,海底的年龄应该大于45亿年。可是科学家在对深海钻探取得的岩芯进行年龄测定后.至今也没有发现早于15亿年的样品。也就是说,太平洋底的年龄不会超过1.5亿年。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为什么会有这种令人费解的情况出现呢?  相似文献   

17.
资讯     
正"太空台风"低层大气中发生的强烈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或飓风。在地球或者其他行星的高层大气中是否也存在类似的现象,科学家一直在追踪。不过,由于高层大气空间浩大、环境恶劣,很难进行观测。最近,中国科学家发表论文称,他们与国内外研究者合作,首次在地球极区电离层与磁层发现了类似台风或飓风的现象,并揭示了其形成机制。研究人员采用月球轨道卫星、  相似文献   

18.
想获得更加清凉的地球?把海水喷向云朵吧! 美国科学家发现,当云形成区域的水蒸气遇到海盐晶体时,水蒸气会在晶体周围凝结,形成小水滴。许多小水滴聚集在一起,能够分散太阳光,使云变得更白,于是云朵对光的反射率更高,更多太阳光线返回了太空,地球就会更加凉快了.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0):I0007-I0008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瑞典科学家首次通过实验证实,10年前科学家提出的磁性纳米接触会让纳米尺度的自旋波“繁殖”这一理论与观察结果吻合。科学家们表示,最新研究表明,未来,纳米尺度的自旋波在手机和无线网络等诸多方面可取代微波,基于自旋波理论研制出的元件也更小、更便宜、资源消耗更少。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化学学会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人体皮肤表面活跃着大量细菌,这些细菌与脚汗混合后,会产生发臭的酸性物质。科学家建议,擦除脚部死皮,再喷洒除臭剂可以缓解或消除脚臭。人的双脚在不断升温的环境下大量出汗,从而发出阵阵恶臭,这会让人们在公共场合非常尴尬。美国化学学会科学家指出,人体皮肤表面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