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年过去了,新课改的春风早已吹绿了我们的大江南北,吹进了我们的课堂,也吹动了这个舞台上的学生和老师。  相似文献   

2.
吹砂围堰作为一种施工简便、快速、低成本的围堰形式在多座大桥、特大桥的施工中被应用(作为大型围堰在钱塘江六桥施工中被应用)。但是把吹砂围堰作为一种快速筑岛方法却很少被应用于工程实际。在浙江义乌市上溪至佛堂公路义乌江大桥工程的施工中我们尝试采用吹砂筑岛的施工方法。在15d的时间内完成了12 000 m3吹砂筑岛施工。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探索出了一些变通应用吹沙围堰即吹砂筑岛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3.
吹砂围堰作为一种施工简便、快速、低成本的围堰形式在多座大桥、特大桥的施工中被应用(作为大型围堰在钱塘江六桥施工中被应用)。但是把吹砂围堰作为一种快速筑岛方法却很少被应用于工程实际。在浙江义乌市上溪至佛堂公路义乌江大桥工程的施工中我们尝试采用吹砂筑岛的施工方法,在15d的时间内完成了12000m^3吹砂筑岛施工。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探索出了一些变通应用吹沙围堰即吹砂筑岛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对课堂起了一种"调味剂"的作用,我们要三思而后用之,还原它应有的本色,用它来"烹调"出一份份教学美餐。  相似文献   

5.
说“吹”     
<正> “吹!”古已有之,但追溯“吹”之本源,并无贬义。如《庄子·齐物论》:“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意即风吹所至,及于万物。后来其义渐变,如杜甫诗:“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这里的“吹嘘”,也不过是替人说好话,帮人宣扬而已。至于“吹牛”那是现代一些人的发明和专利。 试看今日之环宇,“吹”风甚盛,科技界也不例外。细绎“吹”者动机,各有不同;若归其类,则大致有  相似文献   

6.
实现一堂课的有效性或许容易,但若给学生一堂充满趣味与灵性的课,是需要智慧的。我们追求的"趣"味课堂,"趣"之基石是"人本","趣"之外在是动力,"趣"之内化是养成,"趣"之灵魂是高雅。"趣"给我们的课堂带来生机,带来活力,带来思考,带来奋进,我们力求给学生带来"趣味"盎然的幸福课堂。  相似文献   

7.
化学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传播者,自然界的使者。课堂内我们应善用化学语言,在轻松的氛围中使学生形成系统的化学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课堂内我们要勤于耕耘,在化学课堂之  相似文献   

8.
教学细节,是教师教育观念的一种流露,是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是教学功底的一种展现。它看似平常,却在平常中蕴涵着智慧;它看似简单,却在简单中孕育着深刻。有了教学细节,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思辩与灵性。关注了教学细节,才能演绎出我们精彩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9.
<正>导入新课,就是指在课堂开始之初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引出教学的内容,通常时间一般为五分钟左右。一些教师对新课导入这一环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进行有效的导入,使课堂效率大打折扣。一、导入的作用1.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导入安排在课堂之初,就是因为学生的状态需要从课间休息转换到课堂学习中来,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的目的性不强,如何没有这一状态的转换,学生在课堂中"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这就会使教师的教  相似文献   

10.
我们常说:“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要想把一堂课上好,只有通过课前精心的准备,课堂灵活、巧妙的组织才能达到,我相信,一分汗水一分收获,没有准备的课堂不会是好的课堂。常态课如此,公开课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学在小学课堂中也是一门不可或缺的科目,在德育教育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能陶冶人的情操,培养爱的教育,能促进学生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任何一种学习都离不开兴趣的培养,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去学,乐于去学。古人说过这么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我们小学音乐教师就需担负起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的重担。  相似文献   

12.
<正>俄国数学家曾提出:"注意力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没有注意力尤如没有阳光的房子。"孩子的注意力集中会使我们的授课效率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当学生的注意力涣散时,即使天天坐在教室里,因为心不在焉,也会一无所获。当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时,我们还要在学习方法上加以反思。所以教师要经常给课堂"变脸",使"上课"的痕迹日趋淡化,使枯燥的课堂教学更鲜活。一、在导入新课中激趣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要在导入时就能很  相似文献   

13.
西藏将于2010年秋季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新课改即将走进课堂,强烈影响着我们过去熟悉的教育环境,改变着过去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作为第一线的教师,我们究竟如何按照新课程标准更好地组织课堂、把握课堂、激活课堂?这是我们关心的问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人对照高中数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进行了教学反思,同时结合工作实践,对组织课堂、把握课堂、激活课堂的方法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良效。  相似文献   

14.
徐锡扬 《科教文汇》2010,(6):85-85,106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投下了些许石头,在学生思维的池塘里能泛起或大或小的波痕——这就是教师在讲课中的点拨之道。课堂教学的点拨之道,非惊天骇地,非急风骤雨,而是在学生的心间滑过一丝丝的涟漪,激发起学生切身的共鸣。精妙的点拨恰似教师释放于课堂中跳跃的小精灵,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学生内心的物理世界。物理课堂需要点拨,它们或是渡过"迷津"的航标,或是冲破黑暗的灵光,带领着学生到达真正科学的殿堂。  相似文献   

15.
夏德燕  付东伟 《科教文汇》2009,(29):111-111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教学已经不是“新鲜事”,多媒体技术给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清泉,然而自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之日起,质疑之声就从未断绝,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6.
教学幽默实际上是一种教学机智,是教师娴熟地驾驭教学后的一种表现。它以高雅有趣、出人意料、富含高度技巧与艺术的特点在教学中散发着永恒的魅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也能闪现一定的幽默的艺术,那么就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寓教于乐,使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那么幽默一般用在我们数学课堂的什么地方呢?一、上课之前的幽默;二、课堂初期的幽默;三、课堂中途的幽默;四、课堂结束后幽默。当然幽默在数学课堂闪现的时候,也有一些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中,选择好合适的时机,利用好微视频,将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我们的科学课堂也将因"微"而著,产生"1+12"的效应。课前,微视频以其学习的便捷性和可重复性,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主学习实现充分的发展;课中,利用好微视频,可引领学生轻松地突破学习难点;课后,则可延续学习的激情,将课堂研究延伸到课外。  相似文献   

18.
王秀 《科教文汇》2013,(20):148-149
语文课堂教学是学习我国母语的首要课堂,因此上好课,最大限度地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效率便是需要我们每位语文老师认真思考的问题,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在心理上要与孩子接触,情感上要与孩子产生共鸣,方法上要对孩子有吸引力,呈现出一种孩子"乐学",教师"乐教"的语文课堂形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进入课堂,计算教学的趣味性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因此我们将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整合,在课堂中引进“现代信息技术”这一先进的手段,弥补以往计算教学中出现的弊端,使计算教学更适应社会的发展,更贴近新课标的要求,使学生真正爱上计算.区别于以往的多媒体教学,现代信息技术的范围更加广泛,手段更加先进,将之引入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将具有明显的教学优势.  相似文献   

20.
张毓 《科学大众》2016,(4):41+10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阅历尚浅,认知与能力水平有限,出现错误认识很正常。然而学生的"错误"往往蕴含着宝贵的生成性资源,所以面对课堂上出现的种种错误,教师应正确对待,悦纳之,用它来点亮精彩课堂;巧用之,用它来成就精彩课堂;辨析之,用它来演绎精彩课堂。如此有效利用,促进动态生成,将创造出别样精彩的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