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唐琴 《中学教育》2001,(3):41-42
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看作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意过程和认知过程的统一。其中的情意因素是一个重要因素,具有启动、定向、维持、强化等功能,而情意因素的激发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适时地创设最佳教学情境。通过“情”与“境”的有机融合构成“教学情境场”,使教和学都处于放松欢愉状态,从而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激发学习的兴趣、点燃思维的火花,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在历史教学中,我主要创设如下一些情境。  相似文献   

2.
淮建国 《学周刊C版》2019,(21):111-111
将情境教学的方法引入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拉近历史学科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能够让学生带着一种体验的视角,去理解历史知识概念和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学科中的运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历史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受到否定,新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呼之欲出。要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就要将历史教学放置在一种宽松、有趣的环境中,不断碰撞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历史教学效果。这就是需要历史情境教学。  相似文献   

4.
怎样把干巴巴的历史说教变为一幅幅鲜活的生活画面?怎样把学生从繁琐的历史知识的识记中摆脱出来?怎样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历史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好历史并培养其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历史情境是指历史事件发展以及历史人物活动所处的时间、地点、背景等。所谓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标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实物、图示、  相似文献   

5.
<正>情境教学可以依据教学目的、教学需要,引入或制造与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相适应的具体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正确、快速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发展。具体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创设人文情境、问题情境等,帮助学生较直  相似文献   

6.
情境教学可以依据教学目的、教学需要,引入或制造与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相适应的具体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正确、快速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发展.具体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创设人文情境、问题情境、思维情境等,帮助学生较直观、生动、情感交融地学习历史,塑造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理念,不断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7.
初中历史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旨在让学生 了解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影响的历史人物,国家的兴盛 衰败,等等。在了解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培养学生 用历史的眼光去分析和看待问题。情境教学,这种新型的教学 方法对于历史课教学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能够使课堂教学内 容丰富,课堂气氛更加有趣,如此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历史 课的情趣。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应用情境 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情境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由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规定情景和境界的一种教学方式。情境教学可以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缩短学生与教材及事件的心理距离。  相似文献   

9.
王云霞 《考试周刊》2015,(25):113-114
在历史教学中从创设教学情境出发,让学生带着故事"身临其境"地学历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分析历史,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历史,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本文从教学中可以处处创设情境和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两方面出发,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主导性"作用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地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中学历史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Teaching geometry at the elementary level is challenging.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mpact of van Hiele theory-based instructional activities embedded into an elementary mathematics methods course on preservice teachers’ geometry knowledge for teaching. Pre- and post-assessment data from 111 elementary preservice teachers revealed that van Hiele theory-based instruction can be effective in improving three strands of participants’ geometry knowledge for teaching: geometry content knowledge, knowledge of students’ van Hiele levels, and knowledge of geometry instructional activities. As a result, this paper offers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educators and policy makers to better prepare elementary preservice teachers with geometry knowledge for teaching.  相似文献   

12.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言、文化与交际的关系入手,阐述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指出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把文化知识渗透到英语教学的每个方面,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与文化知识相关的活动,通过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能够积累大量的缄默知识,包括关于学科内容的缄默知识和关于教育教学的缄默知识这些缄默知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Blog、概念图和思维导图,能够使教师专业缄默知识得到充分的显性化并得到共享,最终使他们的专业缄默知识得到重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郑会兰 《成才之路》2021,(11):60-61
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将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并应用到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等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利用,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学生身体的锻炼、体育知识技能技巧的掌握,都是与认识、情感、意志和兴趣等心理活动分不开的。教师只有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掌握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进行卓有成效的体育教育,才能促进和激发学生一些良好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形成与发展,才能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育体与育心相结合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学习知识,而且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掌握和运用获取知识的策略,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学习策略既是一种知识范畴,又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习策略知识的教学,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教学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知识,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密切相关。信息时代,中小学教师应当具备怎样的教学知识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从理解教师的教学活动的角度来解答这一问题,按照教学活动所经历的"设计—实施—评价"程序,构建出教师所需教学知识的内容框架。教师所需的教学知识应该包括五个方面:关于为什么教的知识、关于教什么的知识、关于教谁的知识、关于怎样教的知识和关于如何评价的知识。  相似文献   

18.
加强实践性教学有利于教师教学知识发展,有利于提升师范生的数学教学观念.泰山学院在数学教育类课程计划的编制、课程开设、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开展了实践性教学的实践和研究,通过加强实践教学内容、开展教师技能训练、教学设计、模拟数学教学活动、感悟教学理论知识的生成过程,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数学教学技能,提升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江亚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1):189+191-189
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地认识准备活动的作用,合理地选择安排准备活动的形式、内容和时间,才能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并且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  相似文献   

20.
在“关系”视角下,教学行为可以被视为以知识为中介,促进关系生成、发展和重构的社会行动。既往关系残基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师生关系的构建是教学的活动内容,教学过程是关系的构建过程,而教学评价涉及多重关系的联结和嵌入成效。以“个体”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由于太过突出个人的主体性作用,容易导致师生关系走向疏离,并形成有界存在的文化传统,生成个体与个体、知识与知识、个体与知识之间的界限。要突破这一困境,我们应该超越教学过程中的个体界限、时间界限、知识界限、技术界限和空间界限,基于动态的关系生成、发展和重构来理解教学,将教学作为一种关系汇流的过程,超越以“个体”为中心的界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