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照城 《钓鱼》2014,(15):64-66
胡勇近来连续钓到许多大鱼,少则三五条,多则八九条,条条都在三斤以上。他利用中午午睡的三个小时的时间也能钓上来几条。胡勇钓鱼向来是独来独往,谁也不知道他是在哪里钓的?更不知道是怎么钓的?有人问起来他只说是运气好。  相似文献   

2.
吹钓     
钓鱼如同王婆瓜,别人不说自己夸。鲫鱼一钓十几斤,大鱼一条三十八。有人对我起疑心,无根无据无处查。有人评我为高手,虚报实数不犯法。吹钓@陆建中  相似文献   

3.
笑钓江湖     
胡爽 《钓鱼》2012,(21):64-65
无论江、河、湖、海,还是沟渠、池塘、水库等,凡是有钓鱼的人群,就会笑料成堆、笑话百出、笑声一片,在如此美好的环境和热闹的氛围中参与垂钓,自然会令人感到兴致更高、趣味更浓、心情更加欢愉、喜悦,所以钓获定是更丰。笔者在实践中,收集了部分有关垂钓的笑话,定题为"笑钓江湖"。见好就收适可而止十几个人围在塘边,你一条,我一条,钓兴正浓;今天手气都不错,个个钓获颇丰。此刻,老周突然收竿,准备离去。有人不解地问:"咋啦,今日钓况这么好,怎么说走就走?"老周慢条斯理,故作一本正经地说:"咱不像那些腐败官员一样,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得无厌抱金  相似文献   

4.
持续一年的'98凯特杯淡水鱼"十大钓手"通讯赛,在1999年的春暖花开日揭晓了。我们怀着羡慕的心情向荣获"十大钓手"称号的钓友致以热烈的祝贺。有人说,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好兵。大家说,不想当冠军的运动员不是好运动员。我们说,不想钓大鱼的钓手不是好钓手。也许有人认为这句举一反三的话有些偏颇,但对参加淡水鱼"十大钓手"通讯赛的钓友来说.这恰恰是一种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精神。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连续4年的通讯赛,得到了全国各地钓支持之以恒的关注、支持和积极参与。在此,我们向热心的钓友们表示深深的敬意。1998年的淡…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调标调的是什么?调的是剩余浮力,有人说调4钓2比调5钓3灵,是因为调4钓2比调5钓3的剩余浮力小。这些说法对吗?剩余浮力的说法在钓鱼界有争论。严格地说,剩余浮力一词并不科学,我们觉得用剩余承载力或是剩余标尖比较好理解一些。上图(1)是调5钓3的示意图,图中显示空钩时钓组标尖露出水面5目,有饵时钓组标尖露出水面3目,上图是调4钓2的示意图,图为空钩时钓组标尖露出水面4目,有饵时钓组标尖露出水面2目。比较两个钓组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钓组不但标尖露出水面的目数不同,它们的子线长度也不同。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做过计算,子线越长,钓组…  相似文献   

6.
话说脑线     
双钩钓鱼是为了提高上鱼率。用双钩并不鲜见,在传统钓中也常有人用双钩,而采用两钩一上一下的配置并由此派生出“一饵触底一饵悬浮”和“双饵触底”两种不同钓法,才是台钓区别于传统钓的独到之处。台钓使用的是长脑线,曾有人解释说:是为了提高铅坠的隐蔽性。固然脑线长隐蔽性好,但实际上台钓用长脑线不是要  相似文献   

7.
2007年3月8日,我女儿去三亚办事,我和老伴、外孙也随同前往。我这个老钓手从《中国钓鱼》杂志中看到三亚的鱼又多又好钓,便带上渔具想尝试三亚钓海鱼的甜头。想像中不是去钓小鱼,所以带了一根5.4米的矶竿和一根便携式小海竿。可是到了住处,海边全是沙滩,只适合游泳,没有一处可供矶钓的岩礁,真有些失望,但又不甘心,便沿着海滩往西走。突然眼睛一亮,发现有人在钓鱼,我便迫不及待地问长问短。得知他们祖孙三代6人是从哈尔滨来三亚度假的,在附近租房已住了三个多月,每天一大早专门来钓沙丁鱼。鱼饵可就地捡潮涌冲上来的寄居蟹,敲碎外壳取其肉挂串钩。但从捡寄居蟹,敲碎,去蟹的头部,到挂好5只串钩,需要5分钟,太费时间了。所以,他们采取流水作业,有人专捡寄居蟹,有人专敲碎寄居蟹,有人专去寄居蟹的头,然后向立于沙滩上的备用海竿挂串钩供夫妻俩垂钓。就这样,不一会儿钓了几十条沙丁鱼,放在盛有海水的桶  相似文献   

8.
张孚  金宁图 《垂钓》2011,(2):60-61
“托儿塘”里经常能看到一条2尺多长的大鲤鱼在水里翻花,只是这条大鱼太狡猾,时隐时现,谁也钓不着。有人开玩笑说,那条鱼是塘主的托儿,全凭它招人呢。  相似文献   

9.
管察 《钓鱼》2006,(11):21-22
听在蠡湖钓鱼的人说,有一个小伙子专钓鲤鱼,数十人吃蛋或只钓几条猫鱼的时候他连中鲤鱼,他的钓饵是自制的,可以示人,但配方保密。有人钓不到鱼,他说“你到我的窝里试试”,用他的钓饵下去,竟然立竿见影钓上了鲤鱼。如果他提早走了,别人向用他索要剩下的钓饵,钓不到鱼的人也都中了鲤鱼。  相似文献   

10.
孤礁鲷民 《垂钓》2012,(5):44-45
说起矶钓钓饵,很多刚刚接触矶钓的钓友也许会说,这有什么好探讨的?无非就是挂在钩子上钓鱼,这种不行就换另一种呗,有什么可讨论的!其实,浮游矾钓讲究的是“诱钓同步”,还有人主张“诱钓同类”,也就是钓饵要和诱饵用同样的东西一一如此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这里,我只想和大家简单探讨-一下矶钓在使用钓饵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钓友老郝     
张孚  马恒超图 《垂钓》2011,(8):72-73
老郝钓鱼有奇闻。有人说,在落坡岭水库,他一个晚上曾经钧到过26条大鲤鱼。还有人说,老郝钓小自鲦无须用手摘钩。他拿一根竹帚苗子,拴孵钩线,挂上钓饵,身边放一个塑料桶,只要手一扬竿,一道银光便钻出水面,腾空而起,钓起的小白鲦在空中自动脱钩,直接就飞进了桶里……  相似文献   

12.
秦犁 《钓鱼》2007,(4S):12-13
有人问邓刚,钓鲫鱼用袖钩,钓混合鱼用什么钩?邓刚狡黠,说:“难道袖钩就不能钓大鱼?过去钓大鲫鱼都是关东,现在用新关东许多人总是不放心,嫌它钩条太细。但除了快钓罗非,我以为钩条细不是问题,而钩弯的宽窄和钩尖长度才是决定性的。”  相似文献   

13.
老汉掐鱼     
两个老汉侃钓经,互不服气较了劲;一说传统卧钩好,一说悬坠钓灵敏;擎得面红又耳赤,各用经验作证明;争到最后握握手,要到塘边比输赢。你带香饵几大包,他带一摄红蛆州号来到塘边并排坐,挥竿对影成四人;一个搓饵又拉饵,抛钩荡线忙不停;一个取钩穿蠕虫,持竿从容又沉稳。你提一条他一条,你提五两他半斤;一直钓到日西料,方才收竿站起身;不用过数不用秤,彼此心知和肚明:钓法虽然有长短,兼收并蓄最要紧。老汉掐鱼@王志保!安徽芜湖  相似文献   

14.
衣善新  孙文泉 《钓鱼》2006,(6):33-33
有人说调标调的是什么?调的是剩余浮力。有人说调4钓2比调5钓3灵.是因为调4钓2比调5钓3的剩余浮力小。  相似文献   

15.
年初的时候,媒体报道了一条让国内钓鱼人艳羡的消息:美国五大湖水系鲤鱼泛滥成灾。有人开玩笑说要大家组团去美国钓鱼,还有人干脆说让美国政府请中国钓鱼人前去“赈灾”,就连本刊也曾在卷首语中“给奥巴马总统一个建议”。如今,新闻早变旧闻,但在大家出钓频频走空后,它总是那么有嚼头。甚至,有人在想为什么这事儿不出现在中国。  相似文献   

16.
李震宇 《垂钓》2009,(9):61-63
在上海方言里,让一样东西带点分量往下落,这个动作叫做“蹴”。所以钓黑鱼时把钩带饵砸进水里,不叫钓黑鱼,叫臌黑鱼。如果有人说去钓黑鱼,老钓客就会笑笑,说这人是个菜鸟,道行不深的。  相似文献   

17.
在野河钓鱼比在鱼塘复杂得多,怎样才能找到一个较满意的钓点呢?不妨可以试试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找河弯处。野河河道不像人工河那么有规律,它弯弯曲曲,宽宽窄窄。雨水多了,河水急流而下,河弯处水流缓,易存留食物,鱼喜欢在此歇息、觅食。所以经常有人讲,钓鱼钧河弯,一钓一整天。意思是河弯处鱼多,不需要东一个窝子,西一个钓位乱跑。二、要找河汉处。野河很多地方与一条条沟沟浪汉连接。鱼沿河边游动时,喜欢拐弯进汉。河汉处水窄水静,食物集中,便于鱼觅食,而且一般说河汉草多,也是鱼栖息的最佳选地。一个好的河汉不仅鱼多而…  相似文献   

18.
<正>新窝和老窝的区分,是以“经常有人钓”和“从来没人钓”为标准来确定的。钓谚说:“七分钓位、三分钓技。”针对新窝强,还是老窝好的争论,笔者认为,新窝和老窝都分别存在着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9.
溪流钓与池塘、水库静水钓最大的不同,就是必须找鱼钓,边走边钓。因为小溪一个地方藏鱼极为有限,钓个三条两尾无鱼问津就得移窝挪地方,有人把溪钓戏称打游击不无道理。一、选华哨华哨即小溪中水流湍急的水域。有人钓小溪不知这里多有藏鱼而擦肩错过,其实钓小溪必钓华哨。钓华哨不用漂,加轻坠,站在岸边往上游投竿,让钩线  相似文献   

20.
我自从学会钓鱼,只钟情于野河垂钓,因此钓获常不稳定。好时一天能钓二三十条,不好时一天仅钓三条五条,绝大多数时间钓获甚少。于是每次垂钓回来,看着活蹦乱跳的几条小鱼,总觉得吃它们不值当,扔了又可惜。矛盾中突发奇想:可否在院中修一小鱼池,入冬以前将平时钓的鱼养起来,积少成多,到了冬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