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就业率为主要考核指标的就业质量考核机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弊端也比较明显。本文以毕业生主体的视角,分别从毕业生整体和个体两个角度考虑就业质量,探索建立一个较为科学、具有可操作性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拟用就业率作为毕业生整体的就业质量,并用职业发展、单位层次、就业岗位层次、劳动报酬、专业对口性等九个指标评估毕业生个体...  相似文献   

2.
农村籍大学生初次就业质量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薪酬、劳动强度、职业发展空间、就业满意度和融入城市程度是衡量农村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主要方面.文章选取其中11项指标,分析农村籍大学生初次就业质量.结果表明,农村籍大学生初次就业质量与学生的社会实践、学生的外貌、实习次数、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及学生母亲的学历、父亲的学历、职业资格证书和奖学金等八项指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客观工作质量因子与学生的社会实践、职业资格证书及实习次数等三项指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主观满意度因子与实习次数和对所学专业的兴趣等两项指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职业发展因子与对所学专业的兴趣指标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从高校方面来看,要提高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质量,需要从引导学生考取和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注重实习教学和校内外实践活动以及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等三个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浙江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大学生就业质量下降的问题广受学术界和管理层的关注.笔者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设计了6个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对浙江省2006-2008年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组比较分析了各学科间、各年度间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差异及变化趋势,从实证分析角度对大学生就业质量作理性评价.  相似文献   

4.
《滁州学院学报》2017,(2):78-80
当前大学生就业质量下降的问题广受学术界和管理层的关注。本文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设计了6个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对滁州学院数学与金融学院2013-2015届的大学毕业生生就业质量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组比较分析了各学科间、各年度间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差异及变化趋势,从实证分析角度对大学生就业质量作理性评价。  相似文献   

5.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高校内因探析及责任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业质量是反映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文章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高校内因,指出了高校应有的责任。文章认为高校应面向就业、创新服务,克服教育质量、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欠缺。注重特色和品牌建设,更新就业服务方式,完善服务机制,提高市场应对能力,担负起促进毕业生就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随机抽选421名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发放调查问卷以了解学生的心理资本与就业质量,分析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质量的相关性,评估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就业质量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即心理资本高的大学生,普遍就业质量越高;心理资本中的自信、韧性等指标对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水平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为高校高度注重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累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稳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2013年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要求75所直属高校公布就业质量年报,通过对其监测发现,总体而言高校就业质量年报得分在逐渐提高,尤其是公信力指标方面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不可避免地依然存在缺少对就业质量、就业趋势的分析,缺少对教育教学的反馈,缺少信息监督机制等问题。为提高就业质量年报科学性,真实反映教育部直属75所高校就业情况,应切实做好完善监测指标、加强监测公信力,统一统计口径、严控数据来源,出台配套措施、防止就业质量年报沦为"无牙的老虎",信息公开需注重"便利性"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构建适合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特点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按照德尔斐法的基本原则与操作方法进行调研讨论及设计。经过专家调研及讨论,确定就业质量一级、二级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对每一指标设定A、B、C、D四个选项,对应优、良、中、差四个层级。统计A、B、C、D四个层级的百分比,可计算每一评价指标的分值,进而计算就业质量总体分值。通过与预先设定的标准值比较,可对就业质量高低及对每一评价指标优劣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综述与问题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与经济景气的最重要指标.在分析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当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的三个特点:较多注重就业能力的内涵研究和概念解析,对就业能力的实践研究则有所缺乏;注重对就业能力培养的一般路径的对策研究,而较少对就业能力培养的创新机制的研究;注重对就业能力培养机制的短期性研究,而忽视对就业能力的长效性和可行性研究.并进而指出今后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社会需求出发,抓住高职专业就业质量和生源效应这两个"进出口"的预警监测重要指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预警指标设定因素及专业设置的主要原则。最后结合实际数据案例,分析高职专业招生、就业主要指标的契合度,为形成院校内部专业设置的自适应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评价是一个兼具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笔者试图通过引入毕业生供需比、薪金水平、就业结构等五个一级指标和需求单位层次、自主创业率、就业地域等10个二级指标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内涵加以解析。  相似文献   

12.
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职院校办学水平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社会经济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目前采用的就业率考核方式日益凸显其局限性。因此,探索衡量就业活动质量状态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极具现实意义。从用人单位、高职院校、毕业生三方问卷调查,分析其对系列就业质量评价指标重要性程度的认识,提出衡量毕业生就业质量三个层次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在查阅、总结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实际经验,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可以归纳为毕业生满意度、社会评价满意度、雇主满意度三个部分。采用德尔菲法,征求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域内专家意见,确定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具体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邀请专家对各指标判断矩阵打分,计算各级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将各指标划分为若干等级,根据指标权重对各等级赋予分值,最终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分体系。  相似文献   

14.
就业质量是描述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状况的重要指标。人才培养对接社会需求的程度和就业状况满足个体需要的程度分别构成就业质量评价的社会标准和个体标准。从现实的状况来看,我国高职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凸显。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高职学生的职业胜任力不足、就业状况未能充分满足劳动者的生存性需要、精神性需要与发展性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是提升就业质量的内驱力,高职院校要树立"分类培养"的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学生的精神教化。  相似文献   

15.
王丽萍  古世峰  胡冰 《大学教育》2023,(10):141-145
为了解大学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笔者通过查阅文献,结合访谈法,初步确定大学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并进行预调研。文章采用BP神经网络分析法对问卷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构建了包括薪酬福利、就业满意度、能岗匹配度以及人际关系等四个维度共16个评价指标的大学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显示:受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家庭特征、工作特征、社会支持等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有显著影响,其中人生价值的实现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最显著。最终笔者提出促进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就业质量问题的新动向与道德、制度因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反映工资福利、工作环境、社会保障等方面绝对状况的客观指标,和反映劳动者对自身就业质量的主观感受、评价的主观指标。以这两类指标来衡量,当前我国就业质量的绝对状况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主观指标表现不佳,显示就业质量的内外公平性问题比较突出。这种状况是相关权利、制度、机制不健全与部分劳动关系主体不当选择相互作用的结果,问题的解决也要从道德与制度两方面共同做出因应。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是新时代重要民生目标之一。为了更好地解决技能人才高质量就业问题,就业质量的评价逐渐被重视。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建立了10个一级指标、46个二级指标的技能人才就业评价指标体系,更加适用于技工学校就业质量评价工作,评价结果也将被更加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18.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态势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国内外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理论的研究成果,考查我国现有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群体的特点,可以明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基本指标体系。这一体系包括薪酬福利、劳动关系、个人发展3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通过建立评价标准和评分表或数学模型的步骤、方法进行估算,可以发现就业质量变动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质量观是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基准,现今学术界关于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存在"学生(职场)能力"、"投入-过程-结果"、"学生评价、社会评价和学校评价"、"内部-外部"等几种不同的观点。在评价指标上学生的综合能力较职场能力、职业发展和就业质量较就业率更能体职业教育的价值。世界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为我国评价指标的构建提供了参考,尤其是效率、公平的理念,但指标的设计必须基于本国教育现实和政策环境。总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既要注重劳动力市场结果,也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同时也要考察结果背后的过程;既要注重短期效果,更要考察长期效果;既要考虑效率也要注重公平。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浙江省2006—200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抽样调查,分别从就业地区流向、就业单位性质、薪金水平、人职匹配度、就业满意度和职业发展前景等六个指标分析近三年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大学生自身等四个层面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