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正确认识“五四”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对二者的关系,理论界一直意见不一。有人据五四的“批孔”运动,认为五四是“全盘反传统”。李大钊是五四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其孔子现代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方向,为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树立了榜样。本文从他的孔子观入手来重新认识“五四全盘反传统”论,认为五四决不是全盘反对儒家文化,更不是“全盘反传统”。  相似文献   

2.
有的学者认为“许多五四人物为了提倡自由、科学与民主,认为非全盘而彻底地把中国传统打倒不可”;“以后数十年中,文化反传统主义的各种表现,都是以五四时期的反传统主义为出发点的”。而在许多五四人物中,陈独秀又是一个“全面性反传统主义”者。陈独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也是新文化运动在学术上的主要代表。本文试图通过陈独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方法的分析,说明陈独秀虽然在新文化运动中竖起了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并提倡自由、平等等等西方学说,但他并没有要把传统文化打倒,五四新文化运动也不是要全盘而彻底地把中国传统打倒。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海内外学者评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谓其“彻底与传统决裂”、“全盘反传统”者甚多。笔者并不否认“五四”新青年们曾经猛烈地抨击、批判封建文化,且高度评价他们工作的意义,但也认为不能简单地对此作“彻底决裂”、“全盘反传统”等结论。传统文化在“五四”时期并不是单纯的被排斥对  相似文献   

4.
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否是全盘反传统这一问题,学术界有过长期激烈的论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批判的是传统文化中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糟粕部分,笼统地说五四新文化运动反传统不确切,更不能说是激进反传统、“全盘化”反传统。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思想启蒙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从伦理道德革命入手,集中批判封建礼教,这决不是全盘反对儒家文化,更不是“全盘反传统”。五四运动的缺点主要是思想方法问题,决不能和“文革”相提并论。对待传统文化必须一分为二。  相似文献   

6.
<正>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到今年整整70年。如果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为开端的新文化运动算起,则是70多年了。70多年来,人们对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持续不断地研究,刊行了大量的论文、专著、回忆录,成绩很大。不过在繁多的论著中,评论很不一样,而且不同的说法越来越多。关于“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有的认为其根本精神是科学和民主;有的认为是人的解放;有的认为是非理性主义的;有的则强调为全盘反传统;等等。各有所据,各是其是。这并不奇怪,人们由于思想认识、方法、角度、立场的不同,对于历史上发生的事件的理解和评判自然会不相同。本文不是全面论述新文化运动,只就反传统的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对于五四"反传统"的合法性以及是否造成"文化断裂"的问题,学界始终众说纷纭,理解五四的深层精神,需回到历史文化语境中去考察,新时期对五四"新传统"的传承影响等分析,重审五四"新传统"与五四"反传统"问题。作为传统文化史中的一个特殊阶段,五四都不应该被看轻,或者回避,正确认识五四新传统,有利于重构当代民族文化传统的重任,且推动着五四研究往更深处发展。  相似文献   

8.
传统文化是指数千年来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文化遗存,这些当然要继承。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中更根本、更本质、更稳定的价值取向与制度取向,就中国文明而言,这样的文化传统无疑是几千年的皇权专制主义。鲁迅“反传统”反的是“传统文化”还是“文化传统”?答案无疑是后者。因为事实上,鲁迅在继承传统文化上一直是不遗余力且颇多建树的。鲁迅从未打出“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旗号,却实实在在地做着许多保存、继承传统的事;因此,鲁迅反的不是“传统文化”,而是“文化传统”。因为对皇权专制主义的文化传统始终葆有深刻忧惧与高度警惕,有时难免连带着对传统文化显示出一种极端的态度,但这些极端化的表达不宜坐实了来理解。  相似文献   

9.
对五四反传统的几点评估程虎啸随着近年来“国学热”的升温,儒学、儒家伦理价值又一次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鉴于某些研究者在反“近代激进主义”、反“反传统”,呼吁“文化保守主义”的基调下要求“超越五四”,因此很有必要再次审视五四的反传统问题。一、作为官方意...  相似文献   

10.
“五四”文学革命承担了打破旧传统、开拓华夏文学新传统的历史重任。“五四”文学革命的先驱者们留给我们的新传统就是文学思想开放的传统,就是重视人的精神解放、关心人性的重造的传统,就是文学家关心国家命运、民族命运的崇高精神传统。有人怀疑“五四”文学革命的意义,甚至说“五四”是“文革”的前驱,这种看法至少是一种糊涂认识。“五四”新文学运动不仅开辟了新文学的广阔前途,而且它的长久文化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畴。  相似文献   

11.
“五四”完成了反帝和提倡科学的历史使命,但是还有一个使命没完成,就是民主的使命。要继承“五四”,就要反思历史的功过,必须有一个纠过的任务,即把打倒孔夫子、全盘反传统这个偏纠正过来,应该把最根本的“仁”道树立起来,才可重塑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五四与传统的关系是个古老的话题。但是直到现在五四与传统的关系仍然纠缠不休。本文首先论述了新文化运动反传统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然后强调反传统的必要,但是反传统并不是“全盘否定”,反传统是为了获得新生。但传统有着自己鲜活的生命和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传统对于现代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的疑古史学是容易为思想界忽略的反传统潮流之一,怀疑精神的真正源头是传统的“经世致用”说,而疑古思潮的某些局限也是和它相联系的,这种局限主要体现在缺乏客观证据。先存一主观先验之观念,以怀疑来为情绪性的反应服务,结果常常是怀疑过了头,因此说,“五四”疑古或反传统之病,不在疑古或反传统,而在于没有反到传统的要害上,推到了旧的偶像,却没有推倒造偶像的思维模式和文化心理基础,没有发展出适合现代的科学、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4.
陈独秀等人掀起的反孔思潮,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对于清理传统因袭中的负面因素和接纳、传播西方思想和文化中精华部分是有极大裨益的,但他们对儒学有着一些较明显的误读倾向。这首先表现为化、剥离孔子伦理学说的某些特定内涵,其次表现为简化、回避有伦理学说的复杂性。究其原因,与“五四”反孔思潮的历史前提、知识分子焦虑愤激的心态有关,此外,进化论的哲学观念也是引起误读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反帝救亡的爱国运动,也是一场批判旧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批判”实际上含有扬弃的意思,扬弃是既有“扬”,又有“弃”,当然不是全盘肯定,也不是是全盘否定.文化这个概念的内涵极广,它包括人类创造的一切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即使是狭义的文化也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及各种意识形态、科学技术乃至风俗习惯等等.因此笼统地说五四运动否定一切传统文化是不科学的.可是,长期以来流行着一种观点,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缺点是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现代新儒家中的主要人物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反传统”都进行过多角度的反思,其中以徐复观的反思最具代表性。他的反思主要体现在反对颠倒学术思想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强调对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与传统思想文化应加以区分;拒绝形而上的穷究,强调传统与现代并不矛盾,力主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疏释;主张不应有中西之争,反对全盘西化,重视传统思想文化的历史考索;客观评价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强调知识分子对传统和对历史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提出了“文化自觉”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作家、现代知识分子与基督教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在写作与言论中吸收了大量的基督教文化、思想资源,但真正信任基督教或理解基督教教义的却为数甚少。中国传统的世俗化的政治化的宗教观、“五四”时期的“反传统”、“反殖民”情绪、实用理性主义、政治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因素,使“五四”一代人对基督教从接受转向背离。  相似文献   

18.
自五四前后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把马克思主义介绍到中国来,无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块土壤中生根、开花和结果了。它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这本身显现出了它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前几年,随着“文化热”的兴起,有一种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观点极为流行,即所谓“传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五四时期中国人之所以接受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它与中国文化传统有着共通之处,是传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他们把中国传统文化仅仅理解为“封建主义文化”,结果把马克思主义同封建专制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相似文献   

19.
文艺复兴对艺术史的贡献,“反传统”反的是“形式”而不是“精神”,“反传统”是艺术史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20.
在历史文化交汇语境中理解“五四”和“五四”人物,使得对“五四”的理解有了历史的同情。“五四”是中外文化第二次交汇中的一次高峰,中国要面对文化水平远超过自己的西方文化,产生了民族焦虑,这种焦虑感直接催生了“五四”策略性的激进主义武的文化调整。“五四”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调整:在精神层面上,“五四”提倡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引发了文学革命和整理国故两大文化事件;在社会后果上,“五四”带来了政治和经济组织的重新定向;在制度上,打破了三纲五常,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妇女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