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建筑墙体立体绿化是当今时代背景下绿色建筑节能的措施之一,为寻求苏北地区建筑最大限度的实现建筑节能与生态的目的和可操作性策略,该文基于徐州气候环境下的攀缘类植物资源和建筑特点,结合当前先进的墙体立体绿化的技术,提出了苏北地区建筑立面攀缘类植物立体绿化设计策略,基于苏北地区气候环境下攀缘类植物生长优秀的植物资源分别为爬墙虎、地锦、常春藤、木香藤等20余种,并从建筑层高和建筑朝向上分析了各自的建筑特征、采光、适宜的攀援植物种类,结合新的支撑结构形式探讨了适宜苏北地区建筑立面攀缘类立体绿化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
姜谭地区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处,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适应多种植物的生长。针对这一环境,选取“姜谭地区植物种类调查”作为研究课题,对姜谭地区的植物种类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统计,有助于对当地生态系统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四川生态茶园的建设与我国其它地区有其相似性和特殊性。本文从四川茶区的生态气候和植被区系特点出发,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探讨了建设四川生态茶园的可行性和不同适宜类型。以及适合茶园间作的林、果、药、绿肥等植物的种类和布置方法。  相似文献   

4.
林俊 《科技风》2013,(9):159
我国岭南地区地处亚热带,其气候主要特点是炎热、潮湿、多雨。在岭南地区的建筑中,考虑解决气候带来的影响是很重要而且很必要的一个问题。岭南传统民居居住环境在解决气候条件方面有较好的经验和理论,其经验对今天的新建筑还是有一定的参考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大花杓兰是一种分布于我国北方、已经濒临灭绝的兰科植物。大花杓兰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可谓“植物界的大熊猫”,其花期短暂且对于生长环境和土壤质量均有严格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土地开垦面积不断增加,大花杓兰的生长环境遭到大范围破坏,导致大花杓兰成为濒危植物。兴安盟作为大花杓兰的发现地,如何做好该地区大花杓兰的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促进其可持续生长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该文根据作物生长的Logistic曲线推导出了计算森林气候生产力的模式 ,利用该模式计算了我国北方地区 1 0种主要树木的气候生产力 ,结果表明 :热量条件好的地区 ,树木的成熟年龄短 ,热量条件差的地区 ,树木的成熟年龄长。水分条件好的地区 ,树木的材积量大 ,而水分条件差的地区 ,树木的材积量小。影响该区树木生长的主要因素是干旱。同时指出 ,在北方地区发展林业生产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林业生产目的选择相应的树种  相似文献   

7.
蒋世逵 《资源科学》1981,3(1):30-37
西藏地处中低纬度,领域辽阔,地势高耸,高差悬殊,特别是边缘地区地形起伏大,形成了该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其主要特点是气候类型复杂,垂直变化悬殊;太阳辐射强,紫外线丰富;平均气温偏低,特别是暖季气温不高,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地温和叶温相对较高。在这样特殊的气候条件影响下,该地区的作物分布、种类、品种、产量、品质、生长发育和生态特性等都有着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所不具备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整个国土面积中,其中寒地区域占有较大的比例。由于寒地所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较为特殊,其植物景观资源与其他地域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寒地城市冬季较为漫长,气候寒冷,这也给人们的交往设置了天然的障碍,这也导致我国寒地城市发展相对缓慢。为了有效的改善寒地城市的景观,则需要做好寒地地区冬季植物景观设计,通过营造一个赏心悦目的植物景观环境,以此来提高寒地城市人们的生活质量,更好的促进寒地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观察和研究动植物生长习性是颇受中小学生喜爱的一项科学实践活动,但因植物生长周期长,生长受空间、季节和气候条件影响较大,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缺乏像农村学生那样方便接近自然和观察各种植物的条件和机会。建造大型的人工气候室使得科学家能通过人为控制人工气候室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土壤含水  相似文献   

10.
气候资源的利用和干旱气候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气候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气候资源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气候能源以及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自然能源,例如风能和太阳能等。水力资源是降水和地形相结合产生的一种能源,这种能源与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也可以把它归入气候能源的范畴。另一类是与植物生长相结合表现出来的一种自然资源。每一种植物,每一个品种的生长都要求一定的气候条件。一定的气候条件的组合可以看成是进行种植业所必需的一种自然资源,我们把它叫做气候资源。当  相似文献   

11.
张华  刘灏  李辉 《西藏科技》2012,(7):25-26
采用野外样地调查法调查西藏林芝地区六县冬虫夏草生境,分析其植被和生境特点。林芝地区纬度低,受印度洋季风影响大,气候相对复杂多样,物种相对复杂,植物多样性丰富。该地区冬虫夏草生境具有区域性、地带性和垂直性分布的三大规律。  相似文献   

12.
香蕉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果实,是世界著名果品之一。香焦果实香甜味美,风味独特,富含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是很好的营养果品,深受人们喜爱。由于种植香蕉具有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可周年供应市场,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栽培。但香蕉性喜高温多湿忌霜冻,对栽培地区的生长环境和栽培管理技术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3.
干旱地区虽然环境恶劣,植被稀少,但是该地区人们同样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于自然。其中植物景观作为重要的环境组成部分,对于环境的舒适性,休闲性,观赏性等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了解干旱地区的气候特征,植物特性等环境构成要素研究适应该地区生长的植物种类和设计要素,综上通过探讨植物与空间的协调性,从而进一步提出干旱地区植物与空间的关系如何构建,寻求景观植物与环境的相融合方法,最大化促进本研究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云 《资源科学》1991,13(6):66-68
一、竹类资源发展现状和分布 1.发展现状 四川省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湿度大,适宜竹类植物生长,是我国竹类植物主要分布地区之一。据调查统计,全省有经济竹种23属、154种,资源丰富,在国内居首位。全省现有竹林面积73.90万ha,约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10%。其中,经济竹林34万ha,占全省竹林总面积的45.95%,蓄积量1435.27万t。经济竹林面积近几年来增加较快,其原因,第一,伐树留竹成竹林。在原有针、阔叶树与竹混交的复层林,树木逐渐被砍伐,林下竹变成纯竹  相似文献   

15.
应用植物组织培养生产药用植物,具有不受地区、季节与气候限制,便于工厂化生产等优势,同时组织培养中的细胞生长速度要比植物正常生长速度快,接近于分生组织的生长速度,因此利用组织培养手段快速繁殖药用植物以及藏药材种苗,或者利用组织培养或细胞培养手段直接生产药物便随之日益发展.这对于保护已经濒危和即将濒危的藏药材种质资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保护西藏特有的生态环境也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处在干旱与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在世界地理、地质及农业生产上均为一特殊地区。积极开展这一地区的植物生长及水分条件、小流域气候变化规律及其相关的大气成分变化观测,进行土壤肥力、养分变化的研究,以达到植被的合理配置和重建被破坏的人工植被,对于亚太地区环境变化,特别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生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1995年,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学士院院士田村三郎一行3人访华,就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与日本东京大学在黄土高原地区开展生物生产和沙漠化防治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进行…  相似文献   

17.
旅游地区的草原植被恢复工程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程。草原植被恢复主要考虑当地适宜生长的植物类型,气温条件,土质要求等等,我项目部对植被恢复工程做了详细的规划和安排,考察了夏河地区的气候条件后,对存放腐殖土的地点,方量、取土场、弃土场以及边坡等做了比较详细而全面的计算,采用最佳播种时间,保证了甘肃省旅游地区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8.
一、什么是黑土地地表基质? 黑土地是大自然中最为肥沃的土地,具有性状好、肥力高、适合植物生长的特点.黑土地只有在夏季温和湿润、冬季严寒干燥且地面排水不畅的气候及地形双重作用下才能形成.严苛的气候以及地质条件导致黑土地资源稀缺,全球仅有四大块黑土地区域.黑土地的稀缺性及其优良的种植条件决定了黑土地在全世界的珍贵性质,因此如何保护并合理利用黑土地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需要考虑的问题.我国东北地区横跨温带与寒温带,属于寒温带气候,降雨量较大,满足了黑土地的成土条件,因此我国黑土地资源大多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东北黑土区呈弯月状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四盟,黑土区粮食年产量约占我国的五分之一,是我国粮食的主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自然生态区划及其大农业的发展(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界中的气候、土壤、水分、植物、动物等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大农业包括植物和动物生产.动植物依靠着一定的气候、土壤、水分而生活,反过来,气、土、水也受着生物特别是植物的影响.动物吃植物或草食动物,没有植物就没有动物.动物直接或间接地又影响着植物的生长.所以它们之间的相互生态关系是错综复杂的.自然生态区划的目的就是根据  相似文献   

20.
据韩国媒体近日报道,韩国科学家发现植物有一种基因是针对恶劣环境的,因此找到了能让植物在干旱及其他极端气候条件下生长的方法,这使农民有望种植能耐各种气候的农作物。领导研究的浦项科技大学生物学教授黄仁焕说:“该研究对解决由全球气候变暖和水资源短缺引起的农业问题具有重大意义。”研究人员通过对拟南芥的实验发现,当周围环境变恶劣时,拟南芥的AtBG1基因出现变化,生成调节植物生长的激素脱落酸(ABA)。ABA能促进休眠,从而帮助植物抵抗恶劣环境。研究人员说,在3周实验中,去除了AtBG1基因的拟南芥缺水而死,而富含AtBG1基因的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