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社区自治与基层民主的新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自治的发展是最近几年来中国城市基层所出现的最大变化之一。这种变化产牛的原因植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必须要找到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基层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2.
小区业主委员会在中国完全是个新事物。与乡村自治搞得有声有色不同,在城市这样的陌生人社会,当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有机的利益关联时,政府的管理也蛮有效率,人们甚至连自治的愿望都没有。但是,在以私有财产为核心、共有财产为纽带的现代小区出现时,这一局面被打破了。业主委员会以民主的名义诞生——现在又开始遭遇民主的“麻烦”。[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南阳市档案馆收藏的有关“宛西自治”的档案资料,共48卷(册),所属年代为1930年至1980年,内容包括宛西自治的过程、自治的措施、自治领导人的著作、训令、干训班花名册、地方武装的官兵名册、后人的评介等。从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中,可以了解“宛西自治”的经过。  相似文献   

4.
孙玉璇 《大观周刊》2011,(46):30-30
村民自治委员会是我国主要的村民自治组织,在我国现阶段的民主体制改革中占有较强的示范意义,村民自治也成为我国探求政治体制改革的实验点。本文通过梳理村民自治组织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以四川达川市村民自治示范活动的调查为背景.探讨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以期能对我国的政治民主化提出可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戴芊卉 《大观周刊》2011,(6):182-182,168
源于罗马法的意思自治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私法中解决法律冲突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并且突破了传统的合同领域,向侵权、婚姻家庭、以及继承等领域拓展,呈现出崭新的姿态和旺盛的生命力。意思自治原则作为一项古老的原则,从萌芽到发展壮大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期间有衰落也有兴盛,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该原则在近50年里发展迅速,本文回顾了意思自治原则的发展历程,并从该原则对现实社会的适应性来探究原因。  相似文献   

6.
胡贵影 《大观周刊》2012,(44):36-37
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农民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途径,那就是实行村民自治。村民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我国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有效途径。它是中国农民戗造的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二十多年的实践中充分显示了其特色,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科度体系的重要部分。但是,在现实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中,村民自治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从自卫到自治 --论国民政府的保甲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如平 《历史档案》2005,(1):103-108
保甲制度起源于西周,形成于宋代,是传统中国对基层社会实行有效统治的政治管理体制。民初曾一度被废弃,但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为了加强乡村的自卫力量,配合政府的军事“剿共”,又重新在基层社会编制保甲,作为统治和管理基层社会的政权组织。新县制实施后,国民政府把保甲融入地方自治,使保甲由自卫演化为自治组织。本文试图从制度设计和实际运作的角度,  相似文献   

8.
二、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前提。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的中国境内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的区域自治,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民族地方自治,因此,民族区域自治是以祖国统一为前提的。内蒙古自治区是在战胜了内蒙古“独立”的分裂活动,克服了“独立自治”的错误倾向而成立的。  相似文献   

9.
方骏 《新闻世界》2013,(9):286-288
本文所讨论的社区运动主要指业主维权活动,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社会学、政治学对该领域的研究已不鲜见,但从组织传播学角度关照业主维权的媒介使用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以发生在H市的三个维权个案为样本,聚焦以业主(委员会)为主体的社区传播。研究发现,组织化的社区传播能够汇集业主在维权行动中的公共舆论,同时提升业主的传播主体意识与权利意识。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提出了自治智能体的概念,并对自治智能体的运行过程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自治智能体运行过程中运动、行为选择和操控的过程和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提出了一种自治智能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全文介绍了近代基于家谱的农村家族及特征,分析了近代社会农村家族在村民自治中的主要特点,即宗族势力对选举结果影响大、村民自治中的官方领导与宗族势力相互交织。阐述了近代基于家谱的农村家族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丁康  蒋立文 《兰台世界》2022,(2):148-154
清末新政是清王朝进行的最后一次改良运动。新政措施众多,尤以预备立宪最为重要,而预备立宪重要内容之一便是地方自治。以往学界对于清末地方自治的研究多着眼于宏观政策层面,对于地方基层尤其是东北三省基层自治研究略显薄弱。该文主要是通过对奉天省海龙府西安县的地方自治进行研究分析,来探究清末基层地方自治的筹备以及其在举办地方自治中所体现出的特点以及缺陷。  相似文献   

13.
难忘的记忆     
在近古稀的人生经历中,很多事情消失在了时光的流逝里。但是,自1945年8月至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前夕,耳闻目睹张家口蒙民同乡会和身历其中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实业公司家属队伍向王爷庙撤退的一些往事,不仅没有被岁月的风尘所覆盖,反而升华为永远的记忆……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讨论的社区运动主要指业主维权活动,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社会学、政治学对该领域的研究已不鲜见,但从组织传播学角度关照业主维权的媒介使用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以发生在H市的三个维权个案为样本,聚焦以业主(委员会)为主体的社区传播。研究发现,组织化的社区传播能够汇集业主在维权行动中的公共舆论,同时提升业主的传播主体意识与权利意识。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远没有打造起一支强有力的乡村自治人才队伍,最终导致乡村自治实践的失败。但乡村自治人员由选举产生、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远没有打造起一支强有力的乡村自治人才队伍,最终导致乡村自治实践的失败.但乡村自治人员由选举产生、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了以商业住宅为居民单位的社区遍地开花,而在这种新的时代背景下,基层管理正逐步由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位制、街道办这种家长式管理模式向社区自治化方向发展。而且,随着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协商民主进程的推进,社区自治化势必会越来越普及和向纵深发展。这种自治化的社区治理必然要求有相匹配的媒体平台和公共空间的建设,因而社区媒体在这一层面的意义极为重要。其在社区治理自治化过程中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社区传媒所能发挥的信息、服务和公共领域建构的媒体作用;二是增强认同感、归属感和作为社区自治平台的社区管理作用。  相似文献   

18.
《青年记者》2008,(2):5
据《新京报》,公共维修基金是由业主在购买房屋时缴纳,预作未来房屋维修之用,因此,这笔钱的初始产权归属十分清楚:它属于业主,更准确地说,属于同 一个物业、或者小区的全体业主共同昕有。但是,现行法规昕建立的制度安排,却模糊了这种产权性质,甚至使产权归属悄悄转移。要使公共维修基金用得其昕,前提是理顺小区自治机构与物业服务公司的关系,尤其是理顺小区自治与政府监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冉胜刚 《大观周刊》2012,(27):65-6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广大农村基层开展了村民自治这一民主方式的探索和尝试工作。近年来,随着农村村民自治工作的逐步发展和推进,一些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逐步显露出来。这些问题的暴露,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农村村民自治的改革思路,在把握好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更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进一步推进农村村民自治工作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20.
<正>此毕业证现存云南省档案馆民国民政厅全宗,为双柏县自治训练所第一期学员毕业证。为实施孙中山先生的建国大纲,1929年全国开始实施县级自治管理。云南省于1930年8月开始,分三批实施,第一批29个县,第二批45个县、第三批34个县,其中双柏县在第二批,于1930年12月开始地方自治。为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省民政厅下派专员指导,并由每个县推荐4人到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