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教指南》2009,(9):37-37
智力:母亲大于父亲就遗传而言,父亲与母亲对智力的影响力总的说来是母亲大于父亲。换言之,聪明的母亲生下的孩子大多聪明,男孩子尤其如此。因为,人类与智力有关的基因主要集中在X染色体上,而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男性只有一个,因此母亲的智力在遗传因素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由于父亲、母亲参与孩子游戏的类型不同,父亲、母亲提供给孩子的情绪情感体验不同,父亲、母亲与孩子建立的亲子关系不同,父亲、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大小不同,在研究中发现父、母亲参与亲子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自我发现,可以提高孩子玩游戏的兴趣,促进他们良好情感情绪体验,为提升孩子的幸福感,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亲应该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孩子的养育,多与孩子接触,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育儿资讯     
《母婴世界》2013,(10):68-68
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力水平更高 心理学专家认为,由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力水平更高,他们在学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也容易成功。父亲在育儿的种种方面都优于母亲:在教育内容上,父亲的知识面一般广于母亲,在拓宽孩子视野、丰富孩子知识上就稍逊一筹了;在生活习惯的培养上,父亲教育孩子要独立、果断,要具有勇敢精神和冒险精神,而母亲总想保护孩子,使孩子更柔弱、更胆小一些;在教育方式上,父亲对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态度一般都比较强硬,而母亲则时常心软。  相似文献   

4.
成成是个英俊机灵的小伙子,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成了一家电脑公司的业务骨干,两个女孩子同时看上了他,一个漂亮入时,一个聪慧文静。犹豫再三,成成选择了后者结婚。问他为什么,他半是调侃半是认真地说,心理学研究不是说“智力来自于母亲,情感来自于父亲吗?我是为将来的孩子着想,希望他能够遗传得聪明一点,孩子聪明,大人也有福啊。  相似文献   

5.
一些研究材料表明,孩子在家里和父亲在一起的机会越多,时间越长,智力也就越发达。如每天至少和父亲接触两小时的孩子,与每周和父亲玩的时间不超过六小时的孩子相比,智力明显发达。这是因为,父亲通常以完全不同于母亲的教养方式和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例如,他们和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由于“男主外、女主内”等观念的影响,教育孩子常被视为母亲的分内事,而父亲却往往以工作忙、没时间等理由推脱对孩子的教育。父亲的教育缺位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很可能会在孩子性格、智力、情感、体格等的发展中造成一定的缺陷,特别是男孩,他们往往会比双亲都关爱的孩子更加胆小,做事更犹豫,兴趣和游戏都带有更多的女性模式。家庭教育中父亲的参与不仅能给家庭生活带来更多的欢乐与和谐,还能给孩子施加母亲所不能给予的男性影响。那么要成为一个好父亲,应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父亲分担育儿职责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某些作用甚至是母亲无法替代的。这是因为父亲常常以不同于母亲的教养方式和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母亲的游戏方式经常是静止的、较保守的,而父亲的游戏方式是动态的、富有创造性的;母亲常常通过讲故事、念儿歌来启发孩子的智力,而父亲往往依靠游戏影响孩子的认知发展,并在游戏中教会孩子如何应对各种问题。为了给托班孩子创造与父亲一起游戏、交流的机会,我们对父子游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设计了体育游戏、感知觉游戏、智力游戏、建构游戏、生活游戏等系列游戏方案。以下是…  相似文献   

8.
<正>你认为自己比起父亲更像母亲吗?这想法并不一定来自你的头脑,而有可能源自你的肚子!母亲对孩子的微生物群有着重要影响。与基因不同的是,寄居在肠道中的细菌并不是父母双方的平等混合,它们绝大部分来自母亲。没错,母亲在分娩和哺乳时会把自身的微生物群传给孩子。饮食、抗生素、感染……影响女性微生物群的一切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她未来的子  相似文献   

9.
王恒 《生物学教学》2003,28(9):37-37
1 试题人类多指基因 (T)是正常基因 (t)的显性 ,白化基因 (a)是正常基因 (A)的隐性 ,都在常染色体上 ,而且都是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 ,父亲是多指 ,母亲正常 ,他们有一个白化病和手指正常的孩子 ,则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的几率分别是 (  )A .3/ 4 ,1/ 4 B .1/ 2 ,1/ 8 C .1/ 4 ,1/ 4 D .1/ 4 ,1/ 82 解法一(1)根据已知条件和显隐性原理 ,初步确定双亲的部分基因组成是 :父亲是多指———即父亲多指不白化TA ,母亲正常———即母亲正常指不白化ttA。一个白化病和手指正常的孩子的基因型是ttaa。(2 )根据孩子的基因型 (tt…  相似文献   

10.
教育感悟321:从本质上说,父亲是帮助剪断母亲和孩子之间情感过于依赖的脐带的人,也就是说,父亲的重要使命就是让孩子从母亲的依赖关系中分离独立出来。男孩有了父教更像个男子汉,而女孩有了父教更有自立精神,这就是父教给予孩子的特别营养,所以仅有母爱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1.
第一个变量是母亲精神健康状况。如母亲被两次以上诊断为有情感障碍的,则为高危因素,她的孩子易发生智力障碍。  相似文献   

12.
第一个变量是母亲精神健康状况。如母亲被两次以上诊断为有情感障碍的,则为高危因素,她的孩子易发生智力障碍。因此,保护母亲隋感的稳定和平衡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英国著名的教育家斯宾塞曾经指出:“父亲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在孩子教育中,无论是性格培养,还是情感教育;无论是智力训练,还是道德、  相似文献   

14.
父亲是孩子最好的玩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父亲是婴儿游戏的玩伴。婴儿出生后,母亲承担着照料、抚育婴儿的任务,父亲则更多地和婴儿玩耍。不少父亲抱起婴儿,通过身体运动和孩子接触。父亲常常逗得孩子“咯咯”大笑,帮助婴儿四肢运动,锻炼身体。父亲与孩子的游戏,动作幅度大,并且带有刺激性,而母亲与婴儿游戏更多的是语言性、教导性,父亲对婴儿动作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父亲是诱导婴儿积极情感的源泉。由于父亲创设的游戏具多样化和重复性,能诱发婴儿兴趣,使婴儿感到高度的兴奋性欢乐,游…  相似文献   

15.
汪瑜 《今日教育》2006,(9):34-35,37
父爱缺失指由于分居、离婚、死亡等原因而导致的儿童缺少父亲的关怀,缺少父爱的现象。在家庭中,父亲和母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儿童心理发展发挥着不同的作用。Hetherington等研究认为,父亲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其自我认同具有重要的作用:父亲帮助孩子从心理上与母亲分离,教他们控制自己的冲动,学习各种规范和规则,同时他还能帮助母亲避免过度情绪化地处理她和孩子之间的关系。Wallerstein指出,对于男孩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父亲倾向的需求不断增强。因此,父亲缺失使儿童生活的家庭环境不完整,儿童缺失来自父亲的影响,便有可能造成其心理发展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母亲对婴幼儿是“一个世界”“一个他人”,母亲象征世界,母亲代表他人。母子依恋一旦建立,孩子就时常表现出欢快、活跃的情绪,喜欢操作物体,好探索,尝试接近新事物。所以母子依恋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养成自信、勇敢、好奇、探索的良好性格,并促进孩子智力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育子女是一件大的工程 ,在这项工程中 ,母亲担任着特殊而重要的角色。母亲素质的高低 ,将影响孩子的生理、心理、智力、情感等方面的成长与发展。每一个即将成为母亲和已经成为母亲的人 ,“上岗”前 ,都应补上家庭教育这一课 ,补上作为父母角色的培训课。与孩子一起成长 ,做智慧型母亲  相似文献   

18.
俞君杨 《家庭教育》2007,(2X):24-25
母亲对婴幼儿是“一个世界”“一个他人”,母亲象征世界,母亲代表他人。母子依恋一旦建立,孩子就时常表现出欢快,活跃的情绪,喜欢操作物体,好探索,尝试接近新事物。所以母子依恋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养成自信,勇敢,好奇的良好性格,并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编按]  相似文献   

19.
毫无疑问,母亲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着无比重要的角色。她们也显而易见是抚养孩子的英雄。然而,父亲又扮演着什么角色呢?和有着光辉形象的母亲比起来,父亲又有多重要呢?我的观点是:父亲和母亲一样重要。没错,就是这样。当然我指的并不是照顾,也不是牺牲,而是对孩子的成长和其情感的丰富而言。父亲是我们生活的坚实基础,是我们疲倦时回归的港湾,是我们迈向社会第一步的力量所在。父亲可能温柔,粗犷,脆弱或是坚强,但这些可能是我们会明白的最简单的爱。对女儿来说,父亲是她们第一个崇拜的人,第一个当他们注视我们时眼里会无限惊奇的人,是第一个…  相似文献   

20.
流动儿童父母的教养方式及其对干预的启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公办学校中的流动儿童父母和城市儿童父母的教养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流动儿童比城市儿童更少地感受到父亲的情感温暖,但更多地感受到父亲的惩罚、严厉;同时,流动儿童感受的来自母亲的情感温暖少于城市儿童,但却比城市儿童感受到母亲更多的拒绝和否认。这一研究结果对干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