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从我党新闻事业发展历程、新闻事业现实任务、新闻媒体的功能看,利用新闻宣传开展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之一,利用新闻宣传从事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当前新闻媒体要在加强理论准备、建立健全舆情收集网络、强化媒体公信力等方面加强自身建设。将新闻宣传与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有效结合,要抓好重大新闻报道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处理好媒体意见表述层次和角度,处理好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关系,有效开发社会新闻资源,处理好引导与服务的关系,处理好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如何解决好经济报道中长期存在的外行看不懂,内行不爱看的问题?笔者认为除了在报道方法上加以改进外,在报道内容上更需下功夫。 一、反映生活,贴近群众。经济建设,其各个方面都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如果围绕着人或以人为突破口进行经济报道,就能使报道有声有色,读者就会喜闻乐见。例如山东一家报纸,要宣传一项国家重点工程  相似文献   

3.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关系到能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问题.事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的消费趋向,她亦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朝阳产业”和“无烟工业”。我们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旅游工作.“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去经营开发旅游业,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保护是前提,对历史文化遗产,自然保护区要贯彻保护第一的原则;要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从我党新闻事业发展历程、新闻事业现实任务、新闻媒体的功能看,利用新闻宣传开展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之一。作为一名新闻宣传者要抓好重大新闻报道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处理好媒体意见表述层次和角度,处理好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关系,将新闻宣传与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5.
新闻文摘     
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提出:经济报道重点放在两头推《编采业务》报道,人民R报总编辑范敬宜说,经济报道要能联系最大多数读者。他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应该抓住两头,一是中央这一头,即宣传、解释好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重大决策,最大程度地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中央每~个重大决策的内容、意义以及这些决策在贯彻中、在群众中具体化的过程、情况和问题,特别是这些决策与国计民生(尤其是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的关系;二是群众这一头,即要经常地抓住和回答群众在经济生活中最关注的、议论纷纷的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并帮助予以解决。抓住…  相似文献   

6.
张莉 《中国传媒科技》2012,(18):190-191
社会新闻与人民群众的生活休戚相关,把握好社会新闻的导向对人民群众的凝聚力与社会的稳定关系重大.要抓好正确的导向,报道要以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不以猎奇为手段来争取读者数量;善于将负面新闻转成正面宣传;并正确把握报道时机与时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关注民生,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也是现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理的要求。人民群众需要全面了解社会,需要传媒反他们的意见和呼声,需要知晓他们欲知而未知的事,需要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社会主义的众传播媒介就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些满足人群众需要的社会责任。社会发展到当今阶段,民生道如何与时俱进,成为学术界和传媒界的一个新的题,其中处理好民生报道的几种关系至关重要。关于市民生活报道和农民生活报道的关系。“民”报道,就是有关百姓生活的报道,或可以引伸为与姓生活和生计息息相关、反映民情…  相似文献   

8.
杨永嵩 《新闻传播》2009,(8):152-152
胡锦涛同志最近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经济报道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有所创新,有所发展.适应人民群众对经济报道的要求。新闻工作者提供更多经济报道精品,是当前文化生活的当务之急。经济报道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相似文献   

9.
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化发展的关系,对于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化生活的需求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做到经济和化发展同步,我认为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0.
自从1961年2月广州日报合并于羊城晚报以后,羊城晚报原有的办报方针不变,但是要比过去更全面地报道广州市工业生产以及人民的经济生活。因此,我们报纸的经济报道任务加重了。羊城晚报是在大城市发行的综合性的报纸,因此,它的宣传报道要坚持面向广大群众,直接地或间接地回答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经济生活问题。在这一年的实践中;为了使经济报道面向群众,我们的经济报道大体上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相似文献   

11.
既要有指导性,又要有可读性",这是一道摆在办报人面前需要研究解答的课题。地市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联系群众、鼓舞群众,这无疑要有很强的指导性。然而,报纸如果没有可读性,老百姓不愿看,又何谈用报纸去"教育人"、"鼓舞人"?地市党报必须做到既有指导性,又有可读性,才能既起喉舌作用,又为群众喜闻乐见。笔者认为,要解决好这一课题,关键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软与硬的关系多年来,新闻界有种说法,地市报之所以不大受群众欢迎,一是因为报道面窄,就生产谈生产,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12.
长云同志: 你在来信中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把经济报道写得更生动些,更活跃些,更显得有血有肉?”对此,我想谈谈自己的感受。要把经济报道写活。涉及的方面很多,包括在题材上要“抓活鱼”,内容上要敢于触及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矛盾,形式上要改进生产,会议的老一套报道程式等。在这里,我想先谈其中的一个方面,即处理好报道中“骨头”和“血肉”的关系,力求使经济报道丰满一些,引人入胜一些。有些通讯员的来稿主  相似文献   

13.
成就报道是党报新闻宣传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总结以往的经验,我们认为,为成就报道找个叙事人是处理好成就报道写事与写人的关系,改进写事的方法,让成就报道见事也见人的一个好办法;是克服成就报道老一套、炒冷饭、一般化的弊端,丰富报道内容,创新报道形式,增强报道效果的有效途径。以人叙事事中见人我们知道,改革和建设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人民群众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进行创造性劳动的结果。因此,成就报道不仅要写事物的变化,而且要善于透过事物的变化来展示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的变化。从见事到见人,不是报道侧重点的一个简  相似文献   

14.
读后絮语     
随着市场经济观念在人们心中生根,群众关心的不再仅是与自身生活最密切相关的油盐酱醋,那些影响市场走向的政策法规以及与群众生活有直接关系的市场变化、经济动态等,都已成为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下的记者,习惯于报道生产进度、产值和生产经验,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转变观念,及时报道和反映经济领  相似文献   

15.
博览     
经济体制改革宣传要注重社会效益国家体改委副主任高尚全在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宣传经验交流会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宣传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而且要特别注重社会效益,引导群众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高尚全说,在经济体制改革宣传中要注意处理好改革与建设的关系,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的关系,单项改革与综合改革配套的关系,经济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避免片面性。  相似文献   

16.
博览     
经济体制改革宣传要注重社会效益国家体改委副主任高尚全在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宣传经验交流会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宣传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而且要特别注重社会效益,引导群众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高尚全说,在经济体制改革宣传中要注意处理好改革与建设的关系,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的关系,单项改革与综合改革配套的关系,经济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避免片面性。  相似文献   

17.
经济报道要有“人情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经济生活已成为社会的主题,经济与百姓的关联度越来越大,市场经济对群众生活的影响不断增强,人们对经济报道的注意力不断提高,媒体间的竞争在经济新闻报道方面也显得愈发突出。经济报道欲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必须转变传统经济新闻报道理念,在题材选择上要广开思路、在报道方式上要大胆创新,特别是要重视经济活动中的“人”的因素,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经济报道要有“人情味”经济报道是“关于人们如何进行经济选择和经济决策的报道”,经济报道的主角是人。“以人为本”的报道方式,就是要在经济报道中关注…  相似文献   

18.
晚报的经济报道,不同于一般日报,它应突出可读性、生活化的特色,其硬新闻的软处理和软新闻水平的提高,是增加经济报道的可读性,贴近群众生活的有效方法。因此,从经济生活中抓住社会新闻,应是晚报经济记者应具备的一种思维定式。就经济报道的本身特点来说,点和面的结合是突出晚报经济报道特色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刊林漫步     
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四个问题首先,要树立稳定大局和鼓劲的办报指导思想. 第二、要抓住大家关心的问题。第三、报纸要多让群众说话,让群众自己教育自己。第四、要正确地实施舆论监督。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要注意处理好歌颂与暴露的关系。不论正面的报道,还是揭露性的反面的报道,都要明确一个目的:应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摘自《报纸工作》1990年7月14日尹鸿飞文)  相似文献   

20.
我们通川日报是四川省达县地区的小报,在改革经济报道中突出了“人”的精神风貌,把经济宣传和精神文明的宣传结合了起来。报纸要宣传好经济建设,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大力改革经济报道,力求做到见人见物见思想。今年6月份以来,我们逐步克服了在经济报道中就事论事的现象,突出宣传创造先进典型的人民群众,和带领人民群众大搞四化建设的党组织。地区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