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化字总表》在1986年10月10日重新发表时调整了五个字:叠、覆、像、囉(啰)不再作迭、复、象,罗的繁体字,而成为规范字;“瞭”原简化作“了”,这次的调整是:读liǎo(了解)时仍作“了”,读liào(瞭望)时,作“瞭”,不再作“了”。《简化字总表》收字2236,这次调整的仅占千分之二强。为什么要做这些调整呢?先说恢复“叠”字,不再以“迭”代“叠”。“叠”是一个常用字,表示具体的重叠,如叠罗汉、折叠椅、叠被子等。“迭”  相似文献   

2.
简化字.前面说过,凡是《简化字总表》收录的简化字都是规范汉字.例如"书"、"笔"、"万"都是规范汉字,"害"、"肇"、"萬"是前三个字的繁体,属于不规范汉字,不再使用(翻印出版古籍、文物古迹、书法艺术作品除外).从1956年国家公布《汉字简化方案》起,汉字简化工作一直在进行着,到1964年以《简化字总表》的形式,将几批简化字加以归纳整理,发表出来.1986年又将《简化字总表》重新发表,并在《说明》中说:原《简化字总表》中的个别字,作了调整."叠"、"覆"、"像"、"囉",不再作"迭"、"复"、"象"、"罗"的繁体字处理.因此,在第一表中删去了"迭[叠]"、"象[像]","复"字字头下删去繁体字[覆].在第二表"罗"字字头下删去繁体字[囉],"囉"依简化偏旁"罗"类推简化为"啰"."瞭"字读"liǎo"(了解)时,仍简作"了",读"liào"(瞭望)时作"瞭",不简作"了".在学习《简化字总表》时,应当注意这5个字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像”字简化为,“象”字,是1956年由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时,被列入《汉字简化第二表》的。1964年5月,中国文宁改革委员会编印《简化字总表》时,在“总表”的第一表中,“像”仍被简化为“象”。不过在“象”字下附一说明:“在象与像意义可能混淆时,像仍用像。”1986年10月10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关于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中,对原《简化字总表》中的个别字作了调整。删去了“象[像]”。这就告诉我们:自1986年10月起,“象”已不再是“像”的简化字了。但由于30多年的书写习惯和使用的影响,许多出版物还没有把  相似文献   

4.
1 不应忽视的“说明”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1986年10月10日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时,有一个简短的说明(简称《说明》)。这个说明印在大标题之下,位置不很明显,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在《简化字总表》重新发表后四年有余的今天,乱用简化字的问题仍然经常在很多报刊上出现。例如:《说明》中指出:“‘叠’、‘覆’‘像’‘啰’”不再作“‘迭’、‘复’、‘象’‘罗’的繁体字处理”,而有的报刊在该用“像”字的地方,仍然使用着“象”字。  相似文献   

5.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86年10月10日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并对原《简化字总表》中的个别字,作了调整。但一年来报纸上的使用情况表明,有些报纸并未注意到这个变化。“叠”不再作“迭”的繁体字处理,即该用“叠”的地方没有按简化字“迭”处理,如经常看到的“重迭”、“迭印”、“折迭”、“层次迭出”等用法。  相似文献   

6.
现在阅读一些报刊、公文以及新出版的书籍等,发现把“像”误作“象”的问题比较普遍。最近笔者抽阅了16家报纸,除《人民日报》一家能正确区分“像”与“象”的用法外,有15家报纸均未能把“像”与“象”的用法严格区分开来。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旧的习惯影响较深,对简化字的新变更缺乏了解所致。“像”简化为“象”,是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中《汉字简化第二表》列入的。在196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印的《简化字总表》第一表中,“像”仍简化为“象”,并加以说明:“在象与像意义可能混淆时,像仍用像。”1986年10月10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时,对个别字作了调整,删去了“象(像)”,即“象”不再作“像”的简化字。也就  相似文献   

7.
(一)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说明:“象”不再作“像”的简体字。这意味着,“象”与“像”是字义有区别的两个字。可是,现在出版物上“像”与“象”仍然混用。还有另一个音同义近字“相”也受牵连,以致象、像、相不分。 “象、像、相”应当区别开来,让  相似文献   

8.
汉字误读 错用辨析若谷象、像“象”、“像”二字,自从“像”简化为“象”后,就发生了使用上的混乱。1986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关于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中指出:“像”不再作“象”的繁体字处理。这就是说,“像”恢复原字原义,“象”不再...  相似文献   

9.
1986年10月10日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时,公布“像”不再作为“象”的繁体字,而成为规范字。为了更好地使用“象”“像”二字,首先必须抓住二字区分的关键,即“象”字不再用于动词(指现代汉语);其次,“象”“像”二字在分别作为名词语素构成名词时,仍有易混淆之处,故应予以研究。例如,是影象、图象、天象、旱象,还是影像、图播、天像、旱像?1989年版《辞海》第685页上对“像”字的义项中写道:“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学系统(透镜、镜、棱镜或它们的组合)后形成的与原物相似的图景。”据此,该书采用了影像、实  相似文献   

10.
新闻出版现行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简介■王铁昆(一)汉字方面1.《简化字总表》该表1964年根据《汉字简化方案》编制,收简化字2236个。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语委)重新发表,并对其中的个别字作了调整。调整后的《简化字...  相似文献   

11.
定形,就是确定现代汉字的规范字形。新中国建立之初,汉字字形十分混乱,经过简化和整理,建立了新的规范字形。1.简化汉字1956年1月31日国务院公布《汉字简化方案》,收515个简化字和54个简化偏旁。1964年编辑出版《简化字总表》收简化字2236字,1986年10月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收简化字2235字,这是现阶段国家推行简化字的总结。至此,简化字的推行取得很大的成绩。第一是减少了笔画数目;第  相似文献   

12.
3.因不知道用字的变化而误.1956年,恢复了"阪""挫"为规范字,不再作为淘汰的异体字.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的说明,指出叠、覆、像、曪不再作迭、复、象、罗的繁体字处理.又指出读瞭liao(了解)时,仍简作"了",读liao(瞭望),不简作"了".1988年发表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入的"翦、邱、於、澹、骼、彷、菰、溷、徼、薰.黏、按、愣、晖、凋"15个字确认为规范字,不再作为淘汰的异体字.可是,至今有的作者、编辑不了解这些字的调整变化,未能按照新的要求使用这些字.  相似文献   

13.
传媒小语     
34.“迭”与“叠”.按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的调整,“叠”不再作为“迭”的繁体字处理,“重叠”“叠床架屋”“峰峦叠翠”的“叠”不能写作“迭”.“高潮迭起”的“迭”不要写作“叠”。  相似文献   

14.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86年10月10日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并对原《简化字总表》中的个别字,作了调整。但一年来报纸上的使用情况表明,有些报纸并未注意到这个变化。“叠”不再作“迭”的繁体字处理,即该用“叠”的地方没有按简化字“迭”处理,如经常看到的“重迭”、“迭印”、“折迭”、“层次迭出”等用法。“覆”不再作“复”的繁体字处理。但该用“覆”的地方,仍有用“复”的,如复盖率、重蹈复辙、翻天复地、翻来复去等。“像”不再作“象”的繁体字处理。但“画象”、“塑象”、“摄象机”、“录象带”等用法,特别是用“好象”和作“比如”解时用“象”的情形,并不鲜见。“囉”不再作“罗”的繁体字处理,“囉”依简化偏旁“罗”类推简化为“啰”。但仍可见将“啰嗦”写为“罗嗦”,把作为感叹词的“啰”写为“罗”。  相似文献   

15.
编辑和作者都要学会使用规范汉字,也要学会鉴别不规范汉字.什么是规范汉字?什么是不规范汉字?这是我们必须弄清楚的.先说规范汉字.《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指出:“所称的规范汉字,主要是指1986年10月根据国务院批示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所收录的简化字;1988年3月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收录的汉字.”《简化字总表》分作三个表,共收录2235个简化字,其中第一表收录不作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350个,第二表收录可作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132个和简化偏旁14个,第三表收录应用第二表所列简化字和简化偏旁得出来的简化字1753个.这两千多个简化字,都是由国家主管部门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过严格审定后确定下来的.  相似文献   

16.
“像”简化为“象”曾经有过30年的历史。但在语言实践中碰到不少麻烦,如“画象”就有歧义,可理解为偏正结构“画的像”,也可理解为动宾结构“画大象”。为了彻底纠正“像”、“象”的混用现象,1986年10月10日国家语委《关于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中指出:“‘像’不再作‘象’的繁体字处理”。可是,三年多来,报刊上该用“像”而误用“象”的情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从近年出版的报刊、图书中发现,一些汉字使用时不统一,造成了混乱。为此,笔者特向语文出版社有关同志请教,现将他们的回信摘要整理如下,供诸位同行参考。1、1986年10月10日,国家语委在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中指出:“叠”、“覆”、“像”、”呷”不再作为“  相似文献   

18.
五、复——覆——伏 复fù ①再,又:死灰复燃。②恢复:收复失地。③报复:复仇。④还,返:循环往复。⑤回答:复信。⑥重复:复制。⑦繁多的:复杂。 复”是“復”和“複”的简化字,上边①~⑤是“復”的意思,⑥⑦是“複”的意思。1986年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中说明:“‘复’字头下删去繁体字[覆]”,所以,“复”不是。“覆”的简化字。 覆fù ①遮盖:覆盖。②翻倒:覆舟。③同“复”(復)。  相似文献   

19.
“阎”是一个通用字 ,是由繁体字“阎”简化而来的 ,已收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第三表中 ,并注明“阎”是“阎”的简化字。各类汉语字典里也都列有“阎”的字头 ,说明它是我们应当使用的规范字。“闫”字是已经被废止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 (草案 )》中的一个字 ,所以《简化字总表》、《通用字表》及常用字典中均未收入。“闫”字的出现大概同“闫”字有关 ,因为“闫”与“阎”同音 ,只是形体上有些不同 ,是通用的 ,在 1990年出版的《汉语大字典》中就列有“闫”的字头 ,并注明同“阎”。在文字改革中 ,“闫”与“…  相似文献   

20.
小知识     
注意“借”与“藉”的用法在《简化字总表》中,“藉”是“借”的繁体字,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藉”又是一个通用字。所以,字典中都分别列有“借”与“藉”的字头。用“借”构成的词是很多的,如借款、借光、借故、借端等,在这些词中不会有谁把“借”写作“藉”。可是对借口、凭借二词,却往往错成“藉口”、“凭藉”。在《简化字总表》的注释中对此专门作了说明:“藉口、凭藉的藉简化为借,慰藉、狼藉等的藉仍用藉。”慰藉是安慰的意思,狼藉(藉同籍,均读ji)是杂乱的意思,蕴藉是含蓄不露的意思;枕藉是(很多人)交错地倒或躺在一起的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