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特稿是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深度报道的出现诞生于美国。随着特稿影响力的日益增大,1978年,美国专门设立了一个普利策特稿奖。特稿写作奖在西方新闻界被视为实力派记者的标志。特稿将文学的叙事手法运用到新闻写作中,从而将事件的矛盾冲突和人物的情感巧妙地展现出来,从而增加新闻的可读性,达到打动读者、引起社会关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1979年,<巴尔的摩太阳晚报>记者乔恩·富兰克林发表了一篇读起来像短篇小说的医学报道<凯利太太的妖怪>(Mrs.Kelly's Monster),意外地得到普利策奖评委会的赏识,以它为首届获奖文章.普利策奖评委会从当年开始增设"特稿写作"奖项(Pulitzer Prize Feature Stories),一种新型的新闻文体由此得到了承认.  相似文献   

3.
世界闻名的普利策新闻奖从1917年的3项发展到今天的14项,其中有3项是有关深度报道的奖项,即1979年设立的特稿写作奖和1985年开始设立的解释性报道奖与调查性报道奖。荣获这些奖项的深度报道越来越受到媒体的重视和受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典型人物报道是媒体报道的基本样式,而改进人物报道的脸谱化、同质化弊端,则是业务创新的焦点话题.通过细节发掘和呈现使人物报道故事化、特稿化,已成为实现人物报道微创新的有效路径. 按照普利策奖委员会的定义,特稿的特征是“文学性”、“创造性①”细节正是特稿实现故事化叙述、呈现优美文本的基石.细节是报道的指纹②,在典型人物报道中,记者尤其要通过独家细节的发掘,使报道更有辨识度.  相似文献   

5.
马莉莉 《新闻实践》2002,(10):61-63
2001年春季,《俄勒冈人》获得两项普利策奖。记者汤姆·霍尔曼的一篇人物特写获奖,这篇特稿报道了一个患严重面部畸形肿块的14岁男孩萨姆·莱特纳。此外,该报对美国移民局的报道还获得了普利策奖中最引人注目的公共服务奖,评奖委员认为这是“对美国移民局长期存在的问题详细而  相似文献   

6.
每年4月的前半个月中都有一天为美国和世界新闻界所瞩目。今年4月10日,近一个世纪前由普利策赞助创办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再度成为被关注的焦点———第84届普利策奖评选结果在这里如期诞生。该年度的普利策奖中的14项新闻奖被10家报纸、一家周刊和美联社分别摘取。《华盛顿邮报》独中三元,成为本届普利策奖最耀眼的明星。《华尔街日报》得奖两项,“战绩”同去年持平。美联社今年首次拿下了“调查性报道奖”。自首届普利策奖评选以来共获得79个奖项、得奖总数在同行中遥遥领先的《纽约时报》此次评选中与奖项无缘(《华尔街日报》共获得过…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奖作品中,新闻事实多用细节表达,细节说话成为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的一大亮点。他们注重:小细节,大思想;细节运用,求真求准;和亲历性的现场描绘相结合。普利策特稿奖作品细节说话特色的形成受到了新新闻主义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刘君 《新闻采编》2005,(3):27-28
1979年,《巴尔的摩太阳晚报》的记者乔恩·富兰克林发表了一篇读起来像短篇小说的医学报道《凯利太太的妖怪》,意外地得到普利策奖评委会的赏识。以它为首届获奖文章,普利策奖评委会从当年开始增设“特稿写作”奖项,一种新型的新闻文体由此得到了承认。作为新闻的一种特殊的文体,特稿借文学手法,通过使用与小说相联系的叙述及修辞技巧报道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随着新闻报道的深化和多样化,“报纸杂志化,新闻特稿化”的趋势使传统的纸质媒体增加了以特稿、通讯特写等为主的专栏或专题报道,在摆脱了传统消息写作的平铺直叙,给读者以细腻的感受…  相似文献   

9.
今年4月,美国普利策奖把2011年国内新闻报道奖颁给了一个民间新闻网站ProPubUca。获奖的ProPublica是一家在线新闻网站,其凭借一组华尔街与金融危机的系列专题调查报道夺得该奖项。把新闻奖项授予一组“非印刷品”,这在普利策新闻奖历史上尚属首次。这一消息,再次给报业工作者以极大的触动。  相似文献   

10.
特稿之特     
在如何甄别一篇报道是否为特稿的时候,普利策奖的条件是"除了具有独家新闻、调查性报道和现场报道的共有的获奖特质外,特稿更加注重高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1.
今年4月,美国普利策奖把2011年国内新闻报道奖颁给了一个民间新闻网站ProPublica.获奖的ProPublica是一家在线新闻网站,其凭借一组华尔街与金融危机的系列专题调查报道夺得该奖项.把新闻奖项授予一组“非印刷品”,这在普利策新闻奖历史上尚属首次.这一消息,再次给报业工作者以极大的触动.毕竟,获得权威新闻奖——普利策奖的肯定,是新闻网站作为新媒体的一次重大胜利,宣告着独立新闻网站向主流层面又迈进了一大步.这对于那些整天担忧着“报纸何时走向消亡”的报业消亡论者而言,无疑又是一条重磅论据.  相似文献   

12.
2011年 4月18日,新闻组织ProPublica 第二次获得美国新闻业的至高荣誉"普利策奖".其记者在ProPublica.org上发表的系列调查性报道荣获"国内报道"奖项.事件的意义在于,成立于1917年的普利策奖,第一次颁给了未在印刷媒体上出现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3.
动态     
《青年记者》2012,(13):82
普利策奖"册封"采编新力量4月18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布2012年普利策奖获奖名单。今年的普利策奖获奖名单中出现了两家网络媒体:"赫芬顿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和"政客新闻网"(Politico)《,纽约时报》评论此现象"标志着新闻采编一股新力量的崛起"。此外,作为美国本土奖项,今年的普利策奖却罕见地颁给了一家外国媒体:法新社。  相似文献   

14.
一年一度的美国普利策奖于2000年4月10日(美国东部时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揭晓。普利策奖分为新闻奖和文化艺术奖,是美国新闻文化界最负声望的奖项。其中,普利策新闻奖共设13个奖项,涵盖了新闻的各个领域,业内人士都以能获此奖而感到荣耀。  相似文献   

15.
第80届普利策新闻奖扫描丁子编译1996年度美国第80届普利策的新闻奖几乎被美国几家大报社和通讯社席卷-空,14个奖项的具体分布如上图所示。《纽约时报》在此次评奖中共获三项,至此,它所获普利策奖的奖项总数已达73个,名列第一。位居第二的是美联社,奖项...  相似文献   

16.
作为当今世界新闻场域中颇受瞩目的职业荣誉体系,普利策奖被誉为“新闻业的奥斯卡奖”.①目前其新闻奖项有14个门类,包括两个摄影奖项——专题摄影奖和突发新闻摄影奖.与“荷赛”等新闻摄影奖不同,普利策奖参评作品必须发表于当年的美国媒体.因此,尽管普利策摄影奖在世界范围享有极高声誉,却常被诟病为带有强势的“美国视角”.有学者对1942年至2002年的普利策奖获奖影像做过内容分析,得到的结论是:正面报道比例低,且多数拍摄于美国本土,国际新闻影像有近七成反映战争军事题材.该学者对普利策奖提出质疑,认为它是出于某种“美国兴趣”,即美国特有的社会文化属性和价值取向评选影像.②一般而言,国际新闻的影响因素包括该国的GDP、人口数、贸易相关性等,在对《纽约时报》等媒体的研究中却并发现,除GDP和人口数外,影响美国媒体报道一则国际新闻的另一重要变量为该国是否是美国的军事部署地,其相关度在9·11事件后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7.
20 0 1年 4月 1 6日 ,代表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的第 85届普利策新闻奖在它的诞生地———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评出。本年度的1 4项普利策奖分别被 9家报纸、 1家报业辛迪加和美联社夺得。单项奖金增加到 75 0 0美元。在上届普利策奖评选中空手而回的《纽约时报》此次一举获得全国报道奖和独家报道奖两个奖项。而在去年独中三元的《华盛顿邮报》在本届评奖中却一无所获。这样 ,在自首届普利策新闻奖开奖以来各参选媒介获奖总数的排行榜上 ,《纽约时报》以 81个奖项的绝对优势高居榜首 ;其后依次是美联社 ( 46个 )、《华盛顿邮报》 ( 3 1个 )…  相似文献   

18.
2004年普利策新闻奖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木 《新闻与写作》2004,(5):44-45,47
今年4月5日,第88届普利策奖揭晓,引起了新闻界的关注。普利策奖是根据美国报业大王约瑟夫·普利策的名字而来的一项奖项。普利策生前立下遗嘱,将财产捐赠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用以建立一所新闻学院,并设立普利策奖,奖励美国新闻界、文学界和戏剧、音乐界的卓越人士。该奖项从1917年开始每年颁发一次,至今  相似文献   

19.
4月17日,一年一度被视为美国新闻界最高奖项的普利策奖又一次在哥伦比亚大学揭晓,这是该奖项第90次揭晓.<达拉斯晨报>(Dallas Morning News)的一组以"拍摄卡特里娜号飓风袭击新奥尔良后所带给人们的痛苦和混乱状况"(普利策奖评委语)为内容的、题为<卡特里娜飓风>的照片获得"突发新闻摄影奖".其中一幅<纸质拖鞋>是一张颇富情趣性的摄影作品(见图一).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1995年以来的普利策公共服务奖获奖作品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该奖项的价值取向、报道取向和评奖取向等,总结了美国主流媒体公共服务观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