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课程集群嵌入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切合行业应用的课程群,整合高校和企业的教育情景和教学资源,创立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缩小高校与企业的空间距离、文化距离和知识距离,达到符合产业振兴、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人才需求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
高职重点专业群的耦合式产学研合作教育体系,是重点专业群和优势产业集群在知识、技能、资源等各方面全面融合的复杂过程。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产学研各方形成合力,不仅是高职院校自身改革和发展壮大的契机,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的突破口。针对本地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可以整合“旅游管理“”电子商务“”酒店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打造“旅游管理及在线运营服务”重点专业群,围绕与本地旅游产业集群的知识、技能、资源等三方面“耦合”,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产学研合作办学对高等学校的宏观意义和微观意义。认为:产学研合作办学有利于高校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等改革,有利于高校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和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高校科研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7):126-129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中国工程实践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而高校产学研合作是实施该计划改革的核心和重点。文章在分析中国工程实践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经验,应用"三重螺旋"模式,结合作者所在学院的具体情况,对"卓越计划"产学研工程实践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产学研教育在国内高校中已经开展多年了,高校和企业合作互补,对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转化应用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指出目前地方高校在产学研教育中,高校教材必需突破原有模式,因而提出当前改革理科教材编写模式的设想。产学研三方面人才合作编写教材,注重现代科学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实际能力培养,面向社会需求取舍与重建教材内容,使高校理科教材适应产学研教育的发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区域产学研结合的问题探究与应对——以宁波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客观上分析了宁波区域内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由于体制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因素,造成高校、企业、政府三方在结合上存在的问题.通过有针对地学习借鉴国内外有益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就宁波区域内产学研结合进行探究,对建立有效产学研模式提出构想与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7.
产学研合作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和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对欠发达地区高校产学研合作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当前欠发达地区高校产学研合作存在的认识和理念的偏颇、体制机制上的弊端、专业设置的障碍、合作模式的局限和科技人才的匮乏等5方面问题;提出了转变观念,提高对产学研合作的认识;构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管理机制;创新科学技术服务模式;多渠道筹措资金,提升产学研合作实力等5方面对策,以资同类院校产学研问题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寻求稳定、合适的社会合作伙伴一直是实施合作教育最困难的环节,尤其是欠发达区域的地方性高校。因此,高校要从自身出发,探索和总结有利于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模式、体制、机制等。文章总结出了"高校科技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学院系"的高校内部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并从动力机制、运作机制、保障机制、调控机制和评价机制等五方面对其有效运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在实践中形成的企业科技特派员、产学研创新联盟、产学研区域示范基地等省部产学研合作机制,在为高校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打造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具的教师队伍、完善教师评价机制、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办学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动态三螺旋中大学—产业—政府三方的良性互动,能够推动高校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分析亚太主要国家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印度等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特点,发现其值得借鉴的经验;在剖析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选择的建议,即"政府组织推动、国家示范带动、高校(科研院所)主导主动、企业重视联动"。  相似文献   

11.
地方性院校实施校企联合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性院校走与当地大中型企业联合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道路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服务,寻求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就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容、模式及措施等进行理论探讨,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具体实施和顺利开展能起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面向企业职业化人才培养的需求,必然走产学研合作之路。高职"系司所"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作为"工学交替"类型模式的一种,以系(二级学院)、公司、研究所(院)作为模式运营载体,理顺各参与载体的职责。该模式的探索实践解决了三个核心问题,形成了成体系的教育教学方案。运用该模式后的人才培养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成效,获得了三点经验启示,并指出了该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3.
地方高校作为区域创新的核心主体之一,其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深化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完善的基本途径。但因参与主体欠缺、主体定位单一、合作内容偏差的影响,地方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仍以"四技开发"等初级、松散型模式为主,对区域创新作用有限。因此要从培育良好的创新环境、完善主体要素着手、以"四技合作"为基础,以产业战略联盟为主要载体,建立紧密的网式产学研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基本概念,研究了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合作建立集教学、生产、科研、人才培养为一体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本模式,提出了新形势下搭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的新举措。国内许多高校实践效果表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一种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需要重视体制机制创新,特别是市场配置机制、政策激励机制和合作运行机制的创新。在市场配置机制方面,要正确协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企业经济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关系,坚持互惠性、互补性、主动性和协同性原则。在政策激励机制方面,要注意营造高校内部和校企外部的创业创新环境,同时制定校内的激励政策和政府的激励政策。在合作运行机制建设方面,要充分把握世界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的趋势,认真理解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深度合作"和"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的思想,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和运行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大连大学学报》2018,(2):136-140
以产学研协同培养"外语+"人才的模式是一条特色鲜明、有无限可能的人才培养战略,本文以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日语专业为例,从战略协同、知识协同、组织协同三个方面对产学研协同培养"外语+"人才进行了理论应用和实践探索。通过对此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力求为"外语+"产学研合作提供决策参考和实施模型,从而推动地方产学研合作教育进入合作开发、共建实体阶段。  相似文献   

17.
产学研结合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社会化和产学研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顺利实现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智力和人才保证的操作指南.通过对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系和区内外两家合作企业3年的实践研究,从5个方面对案例进行了分析,对模式构建理论进行了验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要模式、实现路径和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适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技术服务型、项目研发型、基地依托型和自主创业型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并建议在激活政府和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积极性、激励教师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和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上下功夫,以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  相似文献   

19.
应用型高校要努力着眼于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通过跨学科平台建设多维的学科专业群,较好地实现与区域产业集群的对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鉴于此,在厘清学科专业群的概念及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学科专业群建设的对策,以期切实增强学科专业群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产学研合作体现了知识经济的本质,表现出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产学研合作是提高国家知识创新体系整体绩效的重要条件。根据产学研合作的演变过程,积极探索由"入研"合作教育模式转变为"入企"合作教育模式,再到"协同"合作教育模式,对于提升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