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元教学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语文教改的大潮中,单元教学是很引人注目的。198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推出以教学单元编排课文的体例后,单元教学更为盛行。单元教学对语文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弊病进行了有力的反拨,促进了语文教改的发展。但是,单元教学衍化成一种教学模式以后,自身的弊端也不断显露出来,对语文教学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单元教学之弊在何处,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本  相似文献   

2.
本单元三篇讲读课,一篇自读课,各课的学习重点各有侧重。但无论怎样,写小说,重在写好人物;读小说,自然就要体会作者怎样刻画人物。单元教学要求指出了两点:“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描写人物的方法”。但环境是为写人服务的,人物离开了环境,也就没有了立足之地,没有了性格形成的阶级根源和社会根源。因此,我认为两个问题实际上可归纳为一个问题作为本单元的教学突破口,即“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3.
有个年轻人,脾气很暴躁,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火,对自己的暴躁个性,他也感到苦恼。禅师说道:"要改掉暴躁脾气,和抓老鼠一样,必须先找到自己生气的根源。"看到一个又一个初为人师者由轻声细语变为声嘶力竭,我在寻找问题的根源。回顾自己从教20年的经历,我找到了问题的根源:爱学生是一种能力。很多教  相似文献   

4.
在历史上,历代剥削阶级及其政治代表大都是宣扬“天命论”的。他们宣扬的目的是什么呢?当然无疑是为了维护和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但是否都如长期所宣传的那样,是出于欺骗的动机呢?我却不敢苟同。我们知道,唯心主义天命论的产生,主要有两个根源,一是阶级根源,一是认识根源。阶级根源说明了他们相信天命论的本能;认识根源说明了他们相信天命论的必然。因为在生  相似文献   

5.
提示: 《我》是一个传统的题目,不知有多少学生与这个题目接过招。有的同学可能觉得小学里就写过这个题目,再写,会缺乏新意。这个顾虑好像不是多余的。因为一提到“我”,总离不开写我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长处缺陷、情感心理等等。  相似文献   

6.
一单元整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 1.思想政治教育: 了解旧社会劳苦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所受的剥削、压迫和迫害,认识其悲惨遭遇的社会根源,激发学生憎恨旧社会、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感情;了解民主革命时期复杂而剧烈的阶级斗争情况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学习革命前辈(如老杨、保尔)的优秀品质和革命精神,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了解我国  相似文献   

7.
教说明文单元,我采用了单元教学法中精读和略读相结合、讲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精读与略读这一单元,应教课文有《泥石流》、《大豆》、《蛇岛》,《景泰蓝的制作》等。我选《泥石流》作为精读课文,其余三篇作为略读课文。通过《泥石流》的教学,最重要的是掌握说明文的共性特征。我的教学步骤如下: 一、什么是说明?说明是对事物进行客观的解说。二、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三、说明文的特点: 说明性(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知识性(传  相似文献   

8.
<正>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走近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编排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四篇课文。编者意在通过这几篇课文带领学生走近中国古典名著,初步学会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产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集中安排古典名著的学习,除《草船借箭》是根据原著相关内容改写外,其余几篇均是原著节选,其中有些语句对五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9.
10.
以“自然灾害”单元为例,从建构单元知识结构、制订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单元项目任务及预设学习评价四个方面设计能够有效落实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单元教学,使学生在以解决项目任务为中心的学习中充分地观察和体验地理事象,探究真实情境中所产生的地理问题及其根源,组建全面的知识结构,提高地理能力,形成正确的地理思想观念,最终实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单元教学"自新课程改革开始,距今已有十多年的实践,但有"课时"无"单元"的教学困境使得英语教学总是处在不同"课型"分类和转换的过程中,这与语言学习的整体性相背离。因此,英语教学研究者和实践者有必要从理论上分析"课时化教学"背后的问题及根源,确立"单元知识结构"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梳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取的确立"单元知识结构"的实践路径,并试图为英语教学走出"课时化"和"课型化"困境寻找到可行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各种教科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定性为“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呢?战争的性质不是因谁放第一枪,谁是胜利而定,而是根据战争的根源,作战者的目的,采用手段和战争造成的结果等方面的因素来加以判断的。战争根源:来自帝国主...  相似文献   

13.
在历史上,历代剥削阶级及其政治代表大都是宣扬“天命论”的。他们宣扬的目的是什么呢?当然无疑是为了维护和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但是否都如长期所宣传的那样,是出于欺骗的动机呢?我却不敢苟同。我们知道,唯心主义天命论的产生,主要有两个根源,一是阶级根源,一是认识根源。阶级根源说明了他们相信天命论的本能;认识根源说明了他们相信天命论的必然。因为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时代,人们无法解释多种自然现象和灾害,只能解释为是上天的摆布。关于这一点,恩格斯曾经作过深刻的揭示,他说:“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归根到底决定着人们头脑中发生的思想过程。”而所谓“欺骗”,按《现代汉语词典》诠释,“用虚假的言语或  相似文献   

14.
提示: 写好记叙文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合理地交代记叙的要素。记叙的要素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合理”呢?首先,位置要合理。记叙要素的交代要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在恰当的位置。比如,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不一定要千篇一律地按顺序安排,倒  相似文献   

15.
考试作为评价教学信息反馈的一种手段 ,如果每学期只进行期末一次考试 ,其调节教学的功能将十分有限。因此 ,要使教学活动更合理 ,真正达到提高素质之目的 ,合理设计考试内容及形式显得尤为重要。我在一个单元教学结束后 ,设计了这样的考试形式。1 出题。首先告诉学生这次考试是自己出考题。我把学生分为实力较均等的四个大组(每组由两个负责人组织) ,以“组”为单位 ,让每一组给其他三组出题 ,并强调每组同学都要共同参与。其次 ,题的类型分为四大类 :必答题、指答题、抢答题及作文题。每组每次检测只负责出一个类型 ,以后轮流。由于组…  相似文献   

16.
确定单元复习课的复习重点教完“时光老人的礼物”“幸福是什么”“一幅僮锦”后,我检查了教学效果,发现儿童学习中存在几个主要问题:1. 一般儿童读“时光老人的礼物”,只图读得快,读得熟,忽视读的表情性;2. 不少儿童还没有从作品的语言来领会形象,从形象来领会作品的基本思想;3. “一幅僮锦”一课篇幅较长,情节曲折,儿童对课文的主要情节还掌握得不牢固。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目的要一求,点数数,②引导观,了解观察顺序。难点{裸时’参观学校,数教室间数等,并观察第一面的图画。认识1和2了解学校,前后、大.1兴趣。培养数数能力,建立上下、左右、、、长短、高撼等棍念,培养观察①察2的写法。认识3、4,得数是马~4的加法。认识55以内的加、减法。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学习写作议论文,可以从“一事一议”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目睹许多事情,这些事情会引发我们这样那样的看法,我们常常对此进行交流;从报纸上、电视里,我们能看到更多的事件,这些事件会引起我们这样那样的思考,我们常常为此进行争论。针对一件事情,说出自己的看法、意见,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事一议”。写作“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就是将这种形式书面化,并使之进一步完整、严密。  相似文献   

19.
对"真实"的渴望是人的本性,但它又是一种艰难的实践求索.这种艰难首先来自于人的生物学根源."上帝"在造人时,把"善"和"恶"作为结构元素去构造人们的心灵,让人们永远无法剔除,伴你终身.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在生物法则中,本没有善与恶之分."假"是人性恶基因的表达,但有时多多少少含有一点生存智慧.这种艰难其次来自于人的社会学根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