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以其对文人日常生活细致生动的描写,成为宋诗中文人诗的名篇。但在诸本文学史称赏这首诗的闲情雅致之时。却忽略了其背后隐藏着陆游在特定时间与空间下形成的调怅“无聊”情绪,这首诗是英雄失路的另一种表达。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人素有饮酒赋诗的传统,对陆游来说,酒是他生命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要素,酒诗更是他情感生活的一面镜子。从诗题来看陆游蜀中的诗歌,以酒为名,以醉为题的诗就有大约五六十首。从陆游的这些酒诗中可以体会到一种酣畅的气势,一种高昂的激情。  相似文献   

3.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教材选录的陆游《游山西村》,是一首于闲适中见忧情的佳作。然而,一般认为,这首诗是作者表达对农村生活的留连向往与热爱之情的闲情诗。笔者不揣浅陋,结合陆游的人生经历及  相似文献   

4.
陆游一生主要居住于家乡绍兴的镜湖。在他留存的近万首诗歌中,创作于家乡的作品占到三分之二。可以说,镜湖风物是陆游诗歌的主要歌咏对象,这一点在他的晚年创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陆游在镜湖地区的长期乡居生活和"镜湖诗"的创作是密不可分的。正由于如此,"镜湖诗"才最能体现出质朴、细腻、生动、温馨的陆诗本质。  相似文献   

5.
现存的陆游诗集《剑南诗稿》九千三百余首诗中有很多与读书有关的诗,其中不少是陆游在读了他人诗作之后而写,从中可以看到陆游读书过程中的反思与学习,这些诗歌批评是陆游诗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示子遹》是陆游晚年向其幼子介绍自身学诗经验的诗,本文将以此诗为线索,论述陆游在其读诗诗中所体现的诗歌批评。  相似文献   

6.
九死不悔报国心──陆游《示儿》诗赏析靳育德《示儿》诗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绝笔诗,全诗二十八字,却字字千钧,份量十分沉重。在陆游现存的9300多首诗中,有人称此诗为“压卷之作”,评价是十分中肯的。在当前党中央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下,此诗不愧为...  相似文献   

7.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存诗近万首,其中大部分为抒写感时忧国的爱国诗。陆游的诗文集在其晚年已开始着手编辑,并由其长子子虡、幼子子遹继刊刻传播,因此南宋时期已经有学者对其诗歌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针对诗歌艺术特点及诗人地位,如:姜特立称赞陆游诗歌"淡中有味枯中膏,有时奇险不可迫"(1)(《应致远谒放翁》);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说:"诗为中兴之冠"(2)。此后,一直到清代都是主要围绕这两个方面研究陆游诗歌。陆游的六言诗共有37首,下面就从内容和艺术特色两方面来论述。  相似文献   

8.
现存的陆游诗集《剑南诗稿》九千三百余首诗中有很多与读书有关的诗,其中不少是陆游在读了他人诗作之后而写,从中可以看到陆游读书过程中的反思与学习,这些诗歌批评是陆游诗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示子通》是陆游晚年向其幼子介绍自身学诗经验的诗,本文将以此诗为线索,论述陆游在其读诗诗中所体现的诗歌批评。  相似文献   

9.
陆游的《关山月》是一首体现陆游爱国思想的佳作,通过对该诗的赏析,进一步研究分析陆游的“至死不变以身报国”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0.
《示儿》是南末杰小的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陆游一生主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中国。可是,南宋小朝廷屈辱投降,苟安江南,陆游的理想始终没有实现。尽管他屡遭秦桧等人的排挤、打击,一片丹心,报国无时,但未因此而灰心。即使是在生命垂危的弥留之际,他仍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这首绝笔诗,倾注了诗人强烈的爱国  相似文献   

11.
陆游是我国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诸体兼擅的大文学家之一,他不仅是个大诗人和著名词人,而且还是极其重要的散文大家。陆游文学创作思想内容丰富,艺术风格多样,无论是其爱国主义精神,还是创作艺术,都对后世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陆游一生信奉道教,对陆游而言,道教信仰并非出于对现实的逃避,与其爱国思想并不矛盾。陆游诗歌创作与道教有着密切联系,追慕神仙长生与渴望恢复故土并存于其诗歌当中,这在诸多以“华山”为意象的诗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鲁迅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其素来以杂文和小说著称。但是在鲁迅的文学生涯里,其诗歌的艺术成就也十分的突出,尤其是鲁迅的古体诗,有着极高的艺术魅力与思想底蕴。本文将要对鲁迅的古体诗歌进行探讨,分析其古体诗歌独有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是贯穿了陆游一生的主导思想,其形成有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多方面的原因.当时春秋经学的兴盛为仁人志士的爱国思想和行动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支持,为陆游爱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从陆游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学渊源和自身认可等多角度都可以看出春秋学与陆游有着密切联系,《春秋》学的影响在陆游的诗文中亦有鲜明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陆游是学术成就很高的学型诗人,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是在书斋里度过的。陆游的诗歌虽以爱国主义主题称,但是其学形象也在其诗中得到了很充分的表现,诸如他对书的痴迷、治学之刻苦、读书之范围、读书之目的等,都写得生动细致,元气淋漓。诗歌中展现如此鲜活的学形象,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远游》以“重曰”为界分为原作和拟作两部分,原作为淮南王刘安的绝命辞;拟作实即《广骚》,为扬雄模拟《离骚》、《大人赋》而成的集句式的百衲体;刘歆将其附益在《远游》之下。两者分别对中国诗歌的游仙诗与玄言诗产生很大影响。司马相如《大人赋》借鉴了《远游》原作的首、次韵而自铸伟辞。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对陆游、杨万里诗歌研究分为建国前、建国后30年、新时期三个阶段。陆诗的思想性和杨诗的艺术性在不同阶段均得到了较充分的论述,但这些论述到后来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陈陈相因。今后的陆、杨诗歌研究如何出新值得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8.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创作了近万首诗歌,他生性爱花,特别是梅花,在蜀的几年中创作了三十多首“咏梅诗”,这些诗融进了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感,展现了一种民族的伟大而永存的精神美,具有普遍的典型意义;为此,从四方面对陆游蜀中的咏梅诗做一粗浅的探析。  相似文献   

19.
武夷山指的是以今天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为核心的武夷山脉及其周边地区,而不是确指十——十九世纪的崇安县或现在的武夷山市。“武夷作家群”是出生于武夷山脉周边州、府、县和曾经宦游、隐居或迁居于武夷山周边地区的作家,以及以武夷山为题材作品的非武夷籍作家群体的统称。陆游和辛弃疾都曾提举武夷山冲佑观,都留下了若干首与武夷山相关的优秀作品。两位著名作家的加盟,壮大了武夷作家群的阵营,提高了武夷作家群的知名度,加重了武夷文学的分量,扩大了武夷作家群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