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武当》2011,(12):3
泰州市海灯武学研究会于2011年1O月22日在泰州市丁山农庄举行成立一周年庆典。大会特邀海灯法师大弟子寂诚法师,中国武林泰斗蔡龙云先生,中国武林泰斗郝心莲生先,江苏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宋江万煦先生等到会指导。大会对泰州海灯武学研究会成立一年来的工作作了总结性回顾,  相似文献   

2.
《武当》2013,(8):9
入录:中国太极拳大百科当代武林名家大典中华武术三十年大型画册"武当百杰"中国武术七段蔡春明男,汉族,1963年1月出生,江苏省泰州市人,就职于泰州市公安局海陵分局。现任江苏省武协副秘书长,北京孙禄堂武学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著名武术家黄万祥、刘树春入室弟子,泰州市武术协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泰州市孙氏武学研究会会长,泰州市海灯武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相似文献   

3.
刘伟 《武当》2013,(6):9
5月7日,江苏省靖江市赵幼斌杨氏功夫研究会在江苏省靖江市举行了揭牌成立仪式。靖江市民政、体育、金融等部门相关领导,杨氏太极拳第五代嫡传名家赵幼斌与其子赵亮,江苏省武协副秘书长、泰州孙氏武学研究会会长蔡春明,泰州市精武会会长徐志明,以及前来祝贺的各武术团体代表,近两百人参加了成立仪式。在通过了各项章程和决议后,靖江市民政局局长陈靖曙和赵幼斌先生为研究会揭牌,标志着该研究会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4.
若愚 《武当》2011,(7):3
5月28日,泰州市孙氏武学研究会在江苏省泰州市隆重成立,来自北京、天津、河南、江苏等地的近200名孙门弟子和武术名家吴彬、郝心莲等,齐聚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泰州,共同见证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这是一代武学宗师孙禄堂武学文化和武学精神在泰州的传承、弘扬和光大,是泰州武术界蓬勃发展的又一盛事。研究会的宗旨是发扬孙氏武学,弘扬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5.
柯超  若愚 《武当》2013,(5):I0008-I0008
望都春潮涌动,盛会笑迎宾朋。4月3日至4日,中国望都孙氏武学交流暨孙禄堂先生逝世八十剧年纪念活动在河北省望都县成功举办。此次活动足继2011年成功举办首届孙氏武学交流大会后,望都县再次举办的大型孙氏武学交流盛会。本次活动由望都县委、县政府、保定市体育局丰办,包括中国望都太极书画展、纪念邓小平“瓜极拳好”题词三十五周年文艺演出、孙禄堂先生逝世八十周年纪念大会和中国望都太极文化高端论坛四个板块。  相似文献   

6.
8月18日,山西晋中地区布学宽研究会隆重成立。 布学宽先生是山西华北一带颇有名气的拳家之一,在他几十年的武学生涯中,以德高、艺精、长寿闻名于世。布学宽先生生前是中国武术协会委员,他在继承发扬车氏拳法的基础上,对各种拳艺广为涉猎,自成一体,独树一帜,形成了以“身灵劲整,柔化见  相似文献   

7.
武宣 《武当》2013,(9):7-9
1983年7月,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筹备组邀请金子弢先生在武当山举办太乙五行拳培训班。10月,《武当》杂志总一期(试刊号)出版。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成立,《武当》为其会刊。《武当》杂志办刊宗旨是,挖掘整理武当武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时任主编黄学民。1985年6月,《武当》正式向全国公开发行,成为国内第一家武术流派期刊。一直奉行"披露道家玄机,奉献内家真谛"的社会责任。1987年1月,《武当》由不定期改为季刊,由自办发行  相似文献   

8.
黄剑君 《武当》2012,(10):7
2012"占春杯"首届全国八极武学论坛、八极拳技艺交流大会于8月13日至15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船厂工人俱乐部隆重举行。吴钟八极拳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卢永文主持大会。此次大会由吴钟八极拳研究会主办,河北省秦皇岛市八极拳研究会、河北省廊坊市八极拳研究会承办。大会为期3天,主要包括八极拳武学论坛和技艺交流两大部分,来自香港和国内河北、山东、北京、天津、黑龙江、吉林、广  相似文献   

9.
陕西地方传统拳比赛(以下简称为比赛)是由陕西地方传统拳种研究会(以下简称为研究会)主办的赛事。研究会是陕西省武术协会下设的群众性武术学术组织。研究会于1995年4月22日成立,首任会长由马振邦先生担任,研究会于1998年8月3日举行了换届选举,第二任会长由邵智勇先生担任。研究会发展至今已经历了10个年头,共举办了六届比赛,共有  相似文献   

10.
李斌 《中华武术》2004,(12):29-29
一代武术大师孙禄堂创立孙氏武学,影响深远,其子女孙存周、孙剑云及其后人、门人多年来都为推广孙氏武学做出了很大贡献。为继承和弘扬孙禄堂先生所创立的孙氏武学,在其孙女孙叔容的倡导下,历时一载筹措,于2004年10月:23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孙禄堂武学文化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1.
漯河市八卦掌研究会于1999年12月对日宣告成立。新华 漯河市八卦掌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50多年前,由河北老拳师赵凤歧先生首传八卦掌;1984年又由老拳师、市武协副主席、八卦掌四世传人王玉松先生、袁大毛先生(李子鸣先生的弟子)将梁式八卦掌传入漯河;1994年应市武协邀请,八卦零四世门人、北京武术理论文史研究会会长王桐先生在漯河举办首届八卦掌培训班,推动了漯河八卦掌蓬勃发展。石材公司总经理王新奎先生组织筹办了首届八卦掌研究会,并任会长,聘卢克家先生任名誉会长,特聘北京八卦掌四世门人王桐先生任…  相似文献   

12.
童旭东 《武当》2010,(12):30-31
三、孙禄堂先生武学贡献 孙禄堂在历代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自身数十年卓绝的研修与实践,揭示了武学的最终究竟,以及构建了如何达到武学的最终究竟之梯,完成了中华道艺武学体系的构建,使中华武学的文化成就达到巅峰。  相似文献   

13.
当代著名武术家、太极泰斗、北京陈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冯志强先生,融太极传统理论,集毕生武学实践,在传统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融入混元功法独创了心意混元太极拳,继承并发展了,太极理论,将太极拳运动推向了一个崭新阶段。  相似文献   

14.
蓝也 《武当》2024,(1):47-48
<正>刚下武当,又上龙虎。继首届易筋洗髓返还功全国骨干培训班在武当山下的丹江口成功举办后,第二期易筋洗髓返还功全国骨干培训班,又于9月17至22日,在道都龙虎山圆满结结束。这次培训班由北京鸣生亮武学研究会主办,鸣生亮武学研究会北京分会龙虎山道医文化研究院协办。著名武术家,梁式八卦掌、吴式太极拳名家,八十二岁高龄的张全亮老师亲自授课。来自全国各地的28名传统武术功法爱好者参加了这次培训班。  相似文献   

15.
《中华武术》2005,(8):41-41
2005年9月3日是太极拳名家、北京市武协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名誉会长王培生先生逝世一周年。一代武术大家王培生先师,终生致力于武学研究凡七十年,一生继承弘扬中华武术,执着地研究武术攻防技艺,钻研太极拳推手理论,武术著述丰富,武术技艺精湛,为中国武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我的母亲孙叔容先生(1918-2005年),是我国当代代表性武术名家,孙氏武学中兴之师。孙叔容先生是我国近代武术大师孙禄堂的嫡长孙,幼承庭训,8岁跟爷爷开始习武,终生不辍,38岁起随父亲孙存周在北海公园公益授拳,之后在全国各地授拳无数。孙叔容先生不仅在全国各地授拳,亦在孙氏武学研究方面做了杰出的贡献。1992年出版了《孙禄堂武学著作大全简注》,2000年此书在中国香港再版。先后在《汴梁武术》《少林武术》《少林与太极》《武魂》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被誉为当之无愧的孙氏武学中兴之师。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七六年春,海灯法师由范应莲、范应慧兄妹俩陪同,从蜀抵沪.居住在长阳路蒋金良医师寓所.十一年前,海灯法师虽蜚声海内,驰名武林,但终不及现在妇孺皆知,名噪天下.那时,正值文革浩劫,佛祖释迦牟尼被赶回印度老家.九州信徒大多偶像转换,向伟大统帅顶礼膜拜了.海灯法师属于佛教信徒中的"铁杆",归纳于"四旧"一类.加之当时的寺庙被迫关门,山门终年禁锢.烟火有时也盛,但那不是信徒们虔诚的供奉,而是"闯将"们向"四旧"的革命.栖身之处不得清静,住持长老便成了云游行僧.海灯法师来沪,由于  相似文献   

18.
中国武学典籍是中国武术文化的载体,已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模式和价值内蕴,蕴藏着具有永恒生命力的文化精神.中国武学典籍"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文化气度和"崇德尚义、修身为本"的文化规训,扎根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坚韧的生命力.从"文化积累和武学传统的认同"和"话语价值与武学精髓的传播"两个维度来看,中国武学典籍有着独到的文化功用,为中国武学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张少华 《收藏》2015,(7):122-124
在去年初秋于上海举办的第四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期间,台湾清玩雅集创会人蔡一鸣先生接受了本刊等多家媒体的采访,他以自身经历,将收藏家"自私"与"病态"的表现娓娓道来。2012年10月在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的清玩雅集成立20周年庆收藏展,其藏品之精美与珍罕至今还令参观过的人们为之震撼。这些无私拿出个人珍藏参展,并贡献出自己秘藏珍宝的图片,使之结集成展览图录公开发行,让私家  相似文献   

20.
《武当》2011,(1):2
刘铁成,东北吉林人,道号"广清",武当太乙铁松别派第十四代传人,传统内家武学与修真灵性文化的传承者。曾任武当拳法研究会顾问,大连市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