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试图从文化学和教育学的视角,通过新疆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对公民道德的认同测量、分析,真实地反映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态度和价值观念,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如何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2.
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中包含有一个繁杂的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的禁忌系统,其中馕禁忌是“食”禁忌中历史最悠久、与日常生活关系紧密的部分之一。文章从心理学和民俗学的角度,对传统维吾尔族人从制作馕、食用馕到以馕为介质的行为礼仪中的馕禁忌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压力特点,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使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新疆837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调查,得出有意义所结论,以期为新疆高校维吾尔放大学的心理压力问题的继续深入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万晓卉  李文龙 《海外英语》2011,(9):71-72,74
该文以二十名维吾尔族学生英语书面作业为语料,借鉴错误分析理论,对词汇层面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类,发现词汇错误主要体现在选词、搭配、词性误用及拼写方面,进而笔者分析了造成词汇错误的原因。针对以上原因笔者从词汇教学、教材和师资方面对提高维吾尔族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水平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维吾尔语语音的历史发展及其内部规律角度分析借词对维吾尔语音节形式的影响,提出了对部分潜入音节形式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当前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入手,分析他们存在的学习态度问题,及其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从心理学的角度将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缺失的心理路程分为行为上的挫折、情感中的苦感、意志状态的消沉、信念的动摇、理想的破灭与问题丛生五个阶段进行情感变化的逐层分析,再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角度出发,对当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文化创造力的提高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创造力已经成为全社会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从以下三个角度阐述大学生文化创造力的培养路径:第一,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应该自觉培养多元化的和开放的思维方式;第二,从教育体制角度,应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营造创造性特质的学校教育文化;第三,从教育环境的角度,不断进行创新的教育环境的探索,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维吾尔族历史研究的状况,同时简要论述了新时期维吾尔族历史研究中的分期、内容范围、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具体地说,提出新时期的维吾尔族历史研究可以分为打基础的阶段、发展阶段、系统化阶段等三个阶段;内容范围可分为维吾尔族的汗国、土地、古代民族、考古、地理、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历史人物的研究等十个内容。研究的根本问题是维吾尔族历史上生活过的地方、其种源和种族成分、文化特性等。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将维吾尔族的历史与其他操突厥语民族的历史结合起来研究,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研究,扩大地区范围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对预科教学过程中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探讨的必要性、大学生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之对策三个方面入手,指出新疆的大学教育中对少数民族心理应给予重视,为求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对预科教学过程中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探讨的必要性、大学生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之对策三个方面入手,指出新疆的大学教育中对少数民族心理应给予重视,为求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当前大学生诚信问题一直困扰着社会,产生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本文从一名大学辅导员的角度出发,探讨问题所在,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2012年3月29日,腾讯微信注册用户突破1亿,微信已正式成为网络社交的新宠儿,给原本就竞争激烈的移动互联市场带来了一股新风。它所带来的社交方式无疑成为了多数大学生追捧的一种现代化社交生活。本文从传播学视角考察当代维吾尔族大学生所使用的微信客户端对他们的人际交往、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并就如何趋利避害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自杀问题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自杀,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很大影响,本文从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心理动力学角度分析自杀产生的原因,并从全员干预角度论述大学生自杀问题的干预策略,使所有支持者都要学会识别、评价并对其干预,将他们转到合适的机构或介绍给合适的专业人员,以恢复到危机前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改变,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已日益突出,成为高校必须正视的问题。保护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利益,要从社会角度出发,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从学校角度出发,开设救助大学生弱势群体“绿色通道”;从其个体出发,保持其健康心态。  相似文献   

16.
介词“在”在汉语中属高频词且其用法灵活,致使维吾尔族学生在使用时,偏误颇多,实践中可从遗漏、误加及由“在”组成的介词结构错序等方面分析其偏误类型,并从语言迁移角度、认知角度、环境角度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从而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并适时采用“偏误预治”策略,减少偏误发生。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问题行为分析与矫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探讨了大学生问题行为的定义、特点与分类。在从教育学和心理学两个角度提出矫正问题行为的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探讨了矫正大学生问题行为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的良好心理适应关乎他们的生活质量、学业成绩、就业能力等。面对庞大的高职生群体,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成因分析问题根源,从家庭、学院、社会等多元角度共同努力解决大学生活中出现的适应不良。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文章从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具体表现出发,分析出现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原因,从国家、社会和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对策:从国家的角度讲,应调整教育模式,完善就业政策;从社会的角度讲,要建立强大有效的支持系统;从大学生自身来看,要转变择业观念,全面提升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对传统维吾尔人生、死、婚庆、节庆、日常生活以及与禁忌有关的馕习俗进行了详细梳理。从心理学和民俗学的角度深入探讨了维吾尔人与馕有关的饮食习俗,这种习俗除了对神灵的崇敬之外,更多的是体现了维吾尔人群体具有现实利益的生理需要、心理活动、社会交往以及其中所蕴藏的独特的审美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