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新闻从业者在购房和房贷问题上承受着巨大压力;在“工作时间过长”这个问题并不那么严重的情况下,网络新闻工作者仍普遍反映“没时间陪家人”这一问题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社会的进步和改革开放的深化,对电视新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从封闭型的单一报道迈向开放型的多层面报道;要求从单纯的信息性报道变为思辩式的科学性报道;要求从“最近”、“昨天”的报道成为“今天”、“刚刚”的报道。无论是内容、形式、时效,都对电视新闻从业者提出了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工作成效诸方面高素质要求。 素质的本义,“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人的心理来源于社会实践,素质也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发育和成熟起来的,某些素质上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的加快和深化。对电视新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从封闭型的单一报道迈向开放型的多层面报道;要求从单纯的信息性报道变为思辨式的科学性报道:要求从“最近”、“昨天”的报道成为“今天”、“刚刚”的报道。无论是内容、形式、时效。都对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4.
传统媒体使用就全国网络新闻从业者的传统媒体使用情况而言,63.7%的受访者阅读报纸,平均每天阅读报纸的时间为32.1分钟;48.7%的受访者收听广播,平均每天收听广播时间为34.1分钟;  相似文献   

5.
陆高峰 《传媒》2010,(7):37-40
传媒从业者从业生态不仅影响从业者生存与发展,影响传媒业的生存与发展,而且还会对舆论导向产生深远影响.广电产业是一个智力密集型产业,广电从业者作为广电业重要的人力资源,对广电业的政治和经济双重效益的发挥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总体上,网络新闻从业者已经将自己视为“新闻工作者”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认为社会和同行也已经普遍接受了这一看法。 传媒功能认知本次问卷请全国网络新闻从业者以十级量表(1=非常不重要,10=非常重要)衡量14项不同的传媒功能的重要性。结果发现:问卷中给出的所有传媒功能均值皆大于或等于6,换言之,  相似文献   

7.
曹鹏 《视听界》2006,(1):88-88
新闻传播业是一个发现与探索的行业,需要复合型人才,我认为新闻从业者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最主要的素质。第一就是好奇心,一种发自内心的不可抑制的好奇心。它不简单的是猎奇心,猎奇是对特殊事物的兴趣,而好奇是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一个好记者和一个差记者的区别就是有没有好奇心。好记者因为好奇便善于发现,能够从平常事件中看到不平常。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的水门事件,那两位记者如果不具备强烈的好奇心,水门事件能搞这么大吗?范长江能出名是因为对陕北红军的好奇,斯诺能出名是因为对中国红军、中国共产党的好奇。在一个大的新闻机构里,真…  相似文献   

8.
对互联网及新闻行业的热爱、对新闻记者职业使命和社会责任感的认同是网络新闻从业者选择网络新闻行业的主要原因。 从业经历首先,在从业时间方面,全国网络新闻从业者平均从业时间为61个月(约为五年一个月),其中从业时间最长的受访者从业时间总计达192个月(合16年),即1997年开始从事网络新闻工作。总体来看,绝大多数网络新闻从业者的从业时长在十年以内,  相似文献   

9.
10.
去年“11·3”湖南衡阳特大火灾事故发生时,几名记者为了抓取最有价值的新闻素材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冒险采访.身负重伤.充分表现了新闻工作者优良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职业精神,令人赞叹。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南宁新闻从业者为样本,从宣传价值、商业价值和专业主义三个方面探讨新闻从业者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对于期刊出版业的从业人员来说,教育程度是重要的考察指标.见表1:  相似文献   

13.
由于新闻界的特殊地位,外界的批评者和内部领导者坚持要求新闻界严于律己。随着现代媒体的发展,人们对于媒体的期望越来越高,媒体自身的社会责任也就越来越大。培养未来的新闻传播从业者,是新闻传播教育的主要目的。而一个合格的新闻传播从业者的基本素质,最重要的是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然后才是扎实的理论根基、广博的知识储备和必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而其中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新闻传播法与新闻传播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14.
法治精神是法治建设的核心。缺乏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有再多的法律条文,再好的法律文件都会归于零。
  中国传统社会是儒法兼治的社会。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律是建立在封建社会制度基础之上的,其法律主要是由刑法(刑律)构成,是建立在“民”没有权力和权利的前提下的,民事行为往往也是通过刑律进行调整的,有律无宪,有刑律无民法。在这种传统社会,更主要的是通过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礼”这种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约束的,如果我们认真研读被儒家奉为经典的“三礼”的《礼记》、《仪礼》、《周礼》,就不难发现“三礼”对人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衣冠服饰,从出生到埋葬,甚至死后,人的一切都有明确规定,把人的社会地位通过伦理道德的方式加以固化,一旦逾越,就要受到严厉惩罚。因此,数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的治理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辅以刑罚的一种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11月24日公布的一份权威数据显示,逾九成的媒体从业人员存在亚健康状况。医疗专家提醒媒体从业人员切莫忽视自身健康,注意定期进行全身健康检测。这项5年来跟踪全国媒体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的数据显示,媒体从业者中亚  相似文献   

16.
胡晓娟 《青年记者》2016,(31):23-24
职业认知是从业者对所从事职业相关功能、意义、规范的理解与认知,是职业意识成长和职业认同的基础.①形成职业认知的关键在于,从业者对于职业本质与功能的逐渐明晰以及自身在社会中角色与位置的准确定位,这也是职业同一性的形成过程.② 新闻人的职业认知,一是对职业角色的认知,即对新闻业与新闻从业者应该是什么的职业意识自觉.二是职业道德层面的认知.然而,新闻行业的现实困境致使新闻从业者产生自我认同危机,出现了自我贬损的倾向.  相似文献   

17.
去年“11·3”湖南衡阳特大火灾事故发生时.几名记者为了抓取最有价值的新闻素材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冒险采访,身负重伤,充分表现了新闻工作者优良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职业精神,令人赞叹。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海量信息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这是一个传播多元的时代,传播技术的进步和普及赋予了芸芸众生向大众传播信息的能力。今天,饱受信息狂轰滥炸的社会公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新闻把关人。然而,令人担忧的是,今天的各种假新闻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活跃,屡禁不止,特别是经过网络传播的放大,网上网下互动,如不严加制止,长此以往,必将危及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邢弘昊 《青年记者》2007,(18):112-112
一个好编辑首先是一个好记者善写、能跑、观察力强,能够使编辑的眼界和思维开阔。善写、能跑是记者的基本功,但是编辑具备这些素质则有助于使编辑工作变得简单:对前期选题有充分的估计,对稿件质量有较好把握,对版面表现有个人理解,编辑风格自然就会从所编内容中体现出来,具有独到性。  相似文献   

20.
《新闻实践》2003,(9):40-42
本课题采用封闭性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浙江省杭州地区主要的新闻媒体抽取样本,派访员上门调查,由受访者无记名填写后,访员收回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采用SPSS10.0软件,主要采用频数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有关调查抽样的数据见下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