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中国越来越强盛,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飞速发展,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世界各国的联系也越发紧密。在这种形势下,悄悄兴起了"汉语热",对外汉语从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突破。其实,对外汉语不仅是学习的一种语言,更是学习的一种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传播。本文从对外汉语对于中国文化传播的作用入手,分析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的几点策略,希望可以为广大对外汉语教师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孔子学院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符号和体现中国软实力的最亮品牌,却遭到了西方国家的干扰和围剿。文化对外传播需要采用"谦逊性的适应"策略,具体来说,可以从文化表征的过程的三个阶段入手:(确立)文化思想价值—(选择)叙事与编码—(应用)表征技术。作为中间层的"叙事和编码(N&C)",如果选择不同的叙事方式与视觉编码方式,所表达的意义空间层次不同,所表现的文化思想与表达的意识形态也就存在巨大差异。这是一个开放的意义空间,具有广阔的创意价值,也是文化传播与创新实现的关键所在。因此,基于孔子学院的跨文化传播,与其说是"适应性的传播策略",不如说是,吸收他国文化元素为我所用的"可持续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国际化的发展策略",实现着民族文化与世界各地文化融合的创新使命,从而能练就中国文化的强大包容能力,包容的过程便是中华文化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尤其是借助于数字视觉媒体技术可以推进文化业态创新。  相似文献   

3.
瓷器文化是中国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首次向读者披露了五百年前中原瓷器在西藏的流传和当时西藏僧侣们对其的鉴别方法,透过颇具宗教神秘色彩的记述,该文展示了十五世纪我国瓷器在青藏高原的文化内涵,为我国瓷文化补充了新的视野,此外作者根据藏族文献的记载,提出中国瓷器向海外传播的主要途径,并不是传统认为的丝绸之路,而是通过海路由南洋运往印度,再由此而散落到西亚,欧洲等地。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平面设计民族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现代平面设计这一课题,无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是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前景,都有着很深的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精神信仰和思想来源,现代平面设计又可以很好的传播、继承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从而更好的宣传中国文化.本文分别介绍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平面设计民族化的意义,讲述了两者如何在相互融合中带来中国新时代的文化辉煌,同时也阐明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深刻哲理.  相似文献   

5.
中国"硬实力"的崛起,日益要求"软实力"的强大。弘扬中国优秀文化,开展对外传播,已成为不可回避的时代主题。借鉴世界两大文化强国日美的成功经验,可以拓宽思路,更新理念,确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对外传播模式,为经济发展搭建文化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6.
<正>英语中的“China”可译为“中国”,也可译为“瓷器”,它可以说明瓷器与制瓷工艺之于中国的深刻意义,而承载这份意义非景德镇陶瓷莫属。据现有史料考证,景德镇瓷业起始于中晚唐。作为世界瓷都,景德镇拥有千年瓷文化,其文化之根从一方又一方窑厂中破土而出,附在一件又一件精美的瓷器上,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广告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广告的发展也带来文化的繁荣,使得广告与文化密不可分:一方面,广告是商业文化的一种,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不仅可以创新文化,而且可以推动文化的传播,带来世界各国民族文化的融合;另一方面,广告可以利用文化增强其传播效果,同时广告受文化制约,因此,在跨文化广告传播中要重视异域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8.
中国基督教文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其传播主要有三种途径:教会内部传播、报刊出版传播和网络空间传播。虽然这三种传播途径往往是共时存在,但仍然存在着一条线性的发展历程。考察这个发展历程,一方面可以解读基督教文化在新时期以来中国的传播,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窥探到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于基督教文化精神的观念变化。而中国基督教文学则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坚定了自身存在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曾列了出古代中国传播给西方并对其造成影响的诸多发明:独轮小车、石弓、风筝、直升机螺旋桨、深钻孔法、铸铁、平圆拱桥、铁索桥、航海制图法、火药、磁针罗盘、纸、活字印刷、瓷器……古往今来,中华文明对世界的贡献不胜枚举,这些"国粹"走出了中国,影响着世界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1.围棋围棋在我国古代被称为"弈",相传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吕汝茵 《文教资料》2008,(12):60-61
中外文化和文学交流方面的"翻译逆差"与中国文化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文化全球化时代要求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和优秀文学作品通过翻译的媒介尽快地走向世界.中华文化传播应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因为异化翻译可以"原汁原味"地展现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同时,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或文化较量的舞台上,异化翻译可以其特有的锋芒挑战西方文化霸权,为民族间平等对话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赵鸣歧 《上海教育》2010,(10):34-35
举办世博会可以充分地展现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当今世界鲜有一项活动能够像世博会这样如此广泛而紧密地凝聚国际社会。在全球化的今天,世博会是最大的多元文化交流平台。 通过举办201O年上海世博会可以让世界近距离地了解中国,并以此为契机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世界文明理念,提升中国文化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教育要符合时代的需求,新时代对中国英语教学也提出新的要求。英语教学要肩负起对外文化传播的使命,将中国文化"送出去",这不仅仅是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更是中国理解自身文化特质的一个必要途径。中国英语教学实现对外文化传播的时代使命,首先需要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观念,编写符合时代需求的教材,将英语教学与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特质的中国文化教学紧密结合,保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张力,培养一批精于中西文化、品德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瓷器在拉美殖民地时期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创造之一,被西方视为中国的一种艺术特创,与丝绸一样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象征.在历史上,瓷器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毫不夸张地说,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中国瓷器的出现,中国与拉丁美洲虽然远隔万水千山,但仍不能阻止中国瓷器文化的传播.本文试就中国瓷器在殖民地时期拉美的传播情况及其对拉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作一论述,以探讨中国瓷器在中国和拉美文化交流史上所应占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探究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和途径,从而改变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培养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英语人才,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作为世界上持续良好发展的新经济体之一,在获得巨大发展成果的当下,仍需面临在国际舞台上重塑大国形象、传播中华文明、解决"失语""弱语"问题等重大挑战。"文化自信"的重要命题为我国打造特色对外话语体系,构建我国国际话语权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要依托文化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影响力,助推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并通过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话语体系反哺文化,将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理论、制度借助话语载体有效传播到世界,增强世界人民对我国执政规律和发展方向的认可度和理解力。  相似文献   

16.
天歌 《小学生时代》2012,(10):30-32
瓷器对于中国,就像姓名对于人类。在英语中,"中国"是"China","瓷器"也叫"china"。可见,在西欧语系中,"瓷器"与"中国"有着多么紧密的联系。很久以来,在欧洲人的意识里,瓷器就是中国的象征,中国就是瓷器的故乡。这种温婉清澈的器物,是中华民族的一项重大发明与艺术创造,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坚韧与精妙,为世界文明增添了一抹温润的色调。中国的瓷器品类很多,声名远播的就有青瓷、白瓷、青白瓷、青花瓷、黑瓷、彩饰瓷,等等。在这些或清冷沉吟或温润自矜或纷繁明艳的瓷器中,青瓷以其历史悠久、特色鲜明、艺术独特而独树一帜,在中国瓷器中最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7.
文化代表着我们国家的身份和民族形象。它对政治与经济,能够产生更为持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文化的传播靠语言,英语作为世界语言自然担负起传播我国千年文明,实现我国世界化道路,提升综合国力,重塑国际形象的重任。英汉互译,可丰富我国的本土文化,也可使我国文化精髓传播至全世界,对中国软文化的重塑和增加吸引力影响深远。英译汉更多时候担负着吸收外国文明,认识世界与看清自身的作用;而汉译英则意味着,向世界展现我国民族内涵,传播华夏文明,它也是吸引更多世界友人主动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文化、信仰的内在动力。本文旨在通过指出互译面临的问题,分析互译中的不对等,提出思考,探讨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以丝瓷茶为重要物质文化符号的中华文化随其对外输出也承载了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的使命. 在新的形势下,结合文化国际传播的现状研究中国物质文化符号的传播史及文化符号的特点,将有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及魅力的展示.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3,(67):91-92
中国英语是英语语言与典型的中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变体,用于表达中国特有的思想文化及独特事物,是传播和发扬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在外语教学中增加中国英语的内容可以改变"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叶莉 《教书育人》2011,(24):71-73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中国五千年深厚而丰富的语言文化和传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世界各地掀起了"汉语热"。而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学好英语,并借助英语为媒介传播中国文化,是我们中国每个英语学习者一个重要目的和使命。但英语的普及和文化的涌入,使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