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猫 郑振铎 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三妹是最喜欢猫的,她常在课后回家时,逗着猫玩。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  相似文献   

2.
我在语文教法实践中采取了“用句式说话”的教学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用句式说话 ,开拓教学思路现行的语文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着肢解课文、死记硬背、一讲到底、零打碎敲等种种弊端。采用句式说话 ,能开拓教学思路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整体理解课文 ,整体研读、赏析课文 ,从而达到“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的目的。例如教郑振铎《猫》一文时 ,我设置了 3次用句式说话。第一个句式是“读     ,我看到了一只      猫 !”学生纷纷发言 ,如“读‘它便扑过来抢 ,又扑过去抢’ ,我看到一只活泼有趣的猫” ;“读‘有时蝴蝶…  相似文献   

3.
“你这死猫,滚!”女主人咒骂着将贵族猫——一只曾经受过他们百般宠爱的猫无情地遗弃了。月华如水,这只孤独的猫无奈又无助地漫步在大街上。曾经,主人花了4000元将它从一个遥远的国度买回来,它天天享受着主人给予它的异常华丽的环境……可是,再好的待遇也只是过去——就在刚才,它与小主人正像往日一样嬉戏玩耍时,无意间咬伤了小主人的一根手指,小主人疼得号啕大哭。然后,它被女主人无情地遗弃了。  相似文献   

4.
猫和蟑螂     
猫每天都忠于职守,谨防老鼠偷吃和糟蹋主人的东西,可是主人的饭菜还是有被动过的痕迹,猫既觉得奇怪又感到气愤。这天夜深人静的时候,猫发觉碗架上有动静,仔细一瞧,原来是一只蟑螂。猫大叫一声,闪电般扑了过去,可蟑螂早已钻入旁边的炕缝里去了。躲在炕缝里的蟑螂尖声尖气地叫着:“猫猫猫,别看你捉鼠本领高,哈哈哈,你抓我可没招儿!”猫气得大叫:“喵喵喵,抓不到你我就不叫猫!哇哇哇,你等着瞧!”蟑螂冷笑着说:“别看你大我小,可你跑得快没有我逃得快!”猫气得胡子竖了起来,立马打开了主人的电脑,很快调出了蟑螂的有关资…  相似文献   

5.
三妹、张妈、李妈,是郑振铎《猫》中三个“次要人物”。她们在第三只猫的悲剧中是无情的引路人、沉默的目击者和淡漠的旁观者,她们与第三只猫的关系隐含着人要关注爱、学会爱、表达爱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猫趣     
捉兔猫我国南京军区某部兽医所的窦所长买了一只会捉野兔的猫。这只猫体重 4.5公斤,每年 5、 8、 9三个月均偷偷地去田野捕捉野兔, 1988年至今已捉了 21只野兔,最大一只野兔重 3公斤。每当捉回野兔,先在门口发出一种叫声,待主人出来才“双手”交出野兔。这一现象引起研究者兴趣,但至今尚无研究结果。   吐蚕猫南美洲有一种会吐蚕丝的猫。这种猫口中有两对吐丝孔,孔里储存着一种特殊的粘液,吐出后与空气一接触即变成丝。“蚕猫”每年吐两次,在吐丝前两周,它就不吃不喝,当丝孔里积满粘液后,便开始吐丝。吐丝期间,它脾气暴躁…  相似文献   

7.
在执教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过程中,我力求篇篇新颖,篇篇亮点,如《荔枝蜜》———“变”的穷魅力;《猫》———自我发现;斑羚飞渡》———对老斑羚的真情说;《心中的鹰》———给课文再标题;《鹤群翔空》———演飞画。下面说说“《猫》———自我发”的教学流程,这课的教学流程为三个板块:一、自问自答。要求学生根据文内容设计出新颖的问题(力有所发现)并写出答案。教师发全班每个学生都有两三个问题,部分问题有较为准确的答案。问题一:为什么“我”觉得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问题二:文中第二只猫被人带后,它是否会想念自己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我在指导学生写《猫》这篇习作时,先组织学生口述。当说到猫捉老鼠时,有的说“老鼠刚出洞,猫一下子窜过去把老鼠捉住了”,有的说“猫冲上去……”,有的说“猫猛地一扑……”,还有的说“猫象箭一样地扑过去,把老鼠捉住了”。我把这许多说法列成表格写在黑板上,对重点词语“窜过去”、“冲上去”,“猛地一扑”,“象箭一样”等用红色粉笔写出来,引导学生比较这几种说法有什么相同的意思?有什么不同的意思?哪些说法好?哪些说法不好?通过讨论比较,学生知道了这几种说法都有动作快的意思,不同的是,“窜”还表示“逃走、乱跑”,“冲”还表示“勇敢”,“猛”还表示“力量大、气势壮、行动  相似文献   

9.
猫宰相下台     
提示:一只老鼠献鱼,另一只躲在树上拍照,这是为什么?想一想在这场较量中,谁会是胜利者,是怎么胜利的?“报告鼠王,今天又有十个子民被猫宰(zǎi)相吃了!”“什么?又是它!”鼠王咬牙切齿地说,“一定得想想办法。”“对了,鼠王,我们……如此这般。”历来足智多谋的聪聪鼠凑(còu)近鼠王耳边献计说。“好!好!就这样办。”过了几天,聪聪鼠和呆呆鼠便带着一条鱼和照相机,赶住猫宰相家。猫宰相正悠(yōu)闲(xián)地在树下乘(chén)凉呢。呆呆鼠赶忙带着相机窜(cuàn)到树上,向聪聪鼠做了个手势———OK。聪聪鼠轻手轻脚地来到猫宰相跟前,“扑通”…  相似文献   

10.
有一户富人,家里有很多老鼠,主人为此买了一只猫。这只猫有个奇怪的名字,叫贝特西。贝特西非常能干,短短几天老鼠就剩下一只了。剩下的这只老鼠叫杰克,它在鼠群里是最狡猾的一只。这不,杰克又在想鬼主意了。杰克拿出颜料和纸,在上面左涂涂右画画,不一会儿就把一只威风的猫画出来了。杰克拿着画来到贝特西面前,对它说:“贝特西大哥哥,你好。我不想当坏蛋了,我想和你交个朋友好吗?这是我为你画的。”说完,就把画给了贝特西。贝特西见杰克很诚恳,便答应与它做朋友。当贝特西的主人看到之后就把贝特西赶了出去,从此杰克和贝特西便相依为命了。小…  相似文献   

11.
钓猫     
……邻居邓阿姨的儿子找我帮忙,原来他家的小猫钻到车底下,怎么叫也不出来。唉,有什么办法呢?一抬头,看到厨房里有半条咸鱼。我灵机一动,对了,今天我就来个“钓猫”吧!到了汽车旁 边,我把鱼钩好,对准小猫抛过去,“叭”,鱼打到小猫身上,它吓得往后一躲,好像很害怕似的。我耐心地等待,终于,小猫禁不住鱼香的诱惑,慢慢走了过来。我又轻轻地拽着鱼弦,鱼从猫嘴边滑过猫恼了,又扑过来。我再收鱼弦……贪吃的小猫终于被我引了出来!钓猫@梁国文$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桑市小学六(6)班!学生  相似文献   

12.
《英语沙龙》2014,(12):64-64
继网络红猫“愤怒猫”、“暴躁猫”之后,又有一只猫咪因为永恒的惊讶表情晋升网络“红”猫之列,获封“惊讶猫”称号。这只11岁的猫咪叫“斑爷”(Banye),是一只英国短毛猫。自从它的主人在图片分享网站上传了它的一系列“玉照”后,“斑爷”赢得了一众追随者。  相似文献   

13.
我是猫     
我是猫—— 一只深深依恋主人的猫。 我深爱我的主人,她也深爱着我,她是一位多么慈祥的老人啊! 三年前,我还是一只流浪在这繁华大都市街头的流浪猫——我生下来不久就被遗弃了。 我不同于健康的猫儿们——我只剩三条腿。我出生不到两个月的时候,被当时的小主人打断了腿,大主人把我扔到了一个陌生的街头。 这是—条老街,寂静得很…… 被遗弃的第二天夜里,大雨倾盆…… 我饥寒交迫,望着对面的老房子。我看到了一点微小的光亮——一只小蜡烛,那光亮使我联想到犹如风中残烛般的生命,我真想有个人能用双手把那光亮严严实实地遮住,守护它。我久久…  相似文献   

14.
在讲“商不变的性质”时,我给小朋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过去有一只聪明的小猴子,它的主人拿桃子喂它,并跟它商量供应的数量。主人问它:“一顿给你三个行吗?”(老师随手板书“3”“1”两个数)小猴子摇摇头。主人再问:“两顿给你六个行吗?”(板书“6”“2”),小猴子又摇摇头,主人又问:“那三顿给你九个够了吧?!”(板书“9”“3”),小猴子还是摇摇头。小朋友想一想,主人答应三顿给他九个桃子,小猴子为什么还不满意呢?儿童经过思考找出原因;虽然桃子数扩大了二倍、三倍,但顿数也跟着扩大了二倍、三倍,而每顿吃的桃子数还是没变(每顿三个)。这时老师在板书“3、  相似文献   

15.
人类有节日,如刚刚过去的中秋节,这不奇怪。怪的是动物也有节日。狗节加拿大的北极湾城等地,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日被定为狗节。每到这天,每家每户的爱犬都被主人打扮得非常漂亮,全天享受丰盛的节日佳肴。有时还举行“狗运动会”来庆祝狗节。猫节比利时的易泊镇,每年5月第二个星期日举行猫节庆祝活动。人们穿上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来到广场。广场上有一座高塔,从塔顶抛下一只彩色布花猫。猫肚子里有100比利时法郎。谁能接到这只布花猫,就会交好运。这个镇以前曾发生过鼠疫,老百姓十分憎恨老鼠,便普遍养起了猫,并规定了猫…  相似文献   

16.
一猫九命     
我收养了一只弃猫,取“叫花子”之意将它命名为花子。这名字注定它得不到主人的宠爱,不可能养尊处优,注定它只能是猫族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猫。我们一家三人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忙得自顾不暇,哪有闲情逸致将它捧为掌上明珠?  相似文献   

17.
《猫》(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5课)教学片段——出示:"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生读句子,谈体会,师板书:贪玩任凭……也……)师:好,我们现在就是只贪玩的猫!下班回家的老舍亲切地呼唤:小猫咪,快回来,快回来吧!(面向生)这只小猫眯,会回来吗?  相似文献   

18.
《猫》是统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的一篇小说,在《猫》中,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第三只猫与前两只猫、猫与鸟、猫与人、人与人的对比以及人的思想、情感前后变化的对比。以“对比”为支点,可以撬动《猫》的教学,以此引导学生深刻地体会对比手法在《猫》这篇文章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这一天,顿顿猫收到远方亲戚(qi)王老猫的一封信,才一打开,它就气得火冒三丈。原来,信上画着一只没有胡子的小猫(也就是顿顿猫的可怜表弟),其余的“猫语”翻译(fan yi)成“人语”是这样的:王老猫的儿子王小猫一不小心成了某个科学家的试验品,脸上所有的胡子都被科学家剪(jian)掉啦!结果,没有了胡子的王小猫就好像没有了眼睛,活生生变成了一个残疾(can ji)猫,走路东倒西歪,到了晚上就不敢出门……  相似文献   

20.
“啾啾啾……”一只小山鹑从田野里飞过来,它一窜,窜进草丛里躲了起来。吉吉走过去,一把把小山鹑捉住了。小山鹑啾啾啾地大叫起来,声音好大好大。这时,山鹑妈妈不知从哪儿飞了出来,它看见自己的小宝宝被捉住了,心里很着急,就咕咕咕地叫着扑了过去,“啪”地一下,它摔倒在地上,聋拉着翅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