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菉竹山房》与《祝福》都是现代文学的优秀短篇小说。两文的主题都在阐发封建礼教对于女性的吞噬,两位作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第一人称的视角展开叙事,并且都采用了侧面描写的叙事方法。虽然两文有以上诸多的相似点,但是两文在诸方面的艺术演绎又有各自的特点,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审美风味。  相似文献   

2.
《废都》和《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两部非常重要的长篇小说,两者在情欲叙事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废都》的情欲叙事流于直白化,感官化,粗俗化;《白鹿原》的情欲叙事蕴蓄着浓厚的文化意味和道德评判,富于选择性和审美性。后者为情欲叙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以统编版教材《大卫·科波菲尔》《百年孤独》节选部分为析读文本,就新课程群文教学,思考比较阅读视野下教学如何设置多个文本共同的教学起点问题;指出狄更斯与马尔克斯不约而同地将叙事置于时空困境中,从而在逼仄空间叙事里有了“大视野”与“大震动”。两文时空叙事的路径为:《百年孤独》呈现了“乡土”守恒的元始时间与无可守恒的空间;《大卫·科波菲尔》则以“监狱”以核心符号,在末日空间中思考人如何于时间中获得永生。  相似文献   

4.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不仅"以酒言志",更"以酒运文",在叙事时间和叙事结构两个方面充分发挥了酒描写的叙事功能,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通过对《聊斋志异》酒描写的叙事功能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这部文言小说巨著,同时也可以启发我们进一步探讨影响小说叙事艺术的因素,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和小说创作的繁荣。  相似文献   

5.
《绝唱》和《口技》都是描写声音的,有许多相似之处,将两文作比较阅读,必有裨益。两文都运用了衬托手法。1.以道具的简陋衬托演技的高超如《绝唱》提到的“梨花简”,仅“两个铁片儿”,但到了白妞手中,“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没有高超的技艺,能有如此奇妙的演出效果吗?《口技》强调道具仅“一桌、一椅、一扇、一  相似文献   

6.
《西游记》和《奥德修纪》都采用纪行的写法叙述了主人公同妖魔斗争的故事.在叙事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也各具特点.从叙事视角、结构、手法、语言等方面对两部作品进行比较,探究二者在叙事形式上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可以折射出东西方社会和文化等差异对二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余华是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创作群体的中坚力量,他擅长以零度情感叙述事件,作品风格阴郁又充满死亡和宿命。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他在创造上进行了深度的调整,开始逐步从先锋叙事手法转向民间叙事。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两个重要文本——《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它们体现了余华颠覆自己以前的创作,并建立民间叙事立场的努力。本文即从这一点出发来解读两部小说。  相似文献   

8.
《奥德赛》与多重聚焦的现代叙事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德赛》虽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文学作品之一,但是现代文学所运用的叙述方式大都可以在《奥德赛》中找到雏形,多重聚焦的现代叙事模式就是一例。这种叙事模式在现代文本中有两种具体形式,其一为一个故事被不同立场的人讲述;其二为一个故事被不连续地片断性地讲述出来。这两种叙事形式都可以在《奥德赛》中找到其初始形态。  相似文献   

9.
《奥德赛》虽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文学作品之一,但是现代文学所运用的叙述方式大都可以在《奥德赛》中找到雏形,多重聚焦的现代叙事模式就是一例。这种叙事模式在现代文本中有两种具体形式,其一为一个故事被不同立场的人讲述;其二为一个故事被不连续地片断性地讲述出来。这两种叙事形式都可以在《奥德赛》中找到其初始形态。  相似文献   

10.
时代不同,经历不同的萧红与王安忆在《呼兰河传》与《上种红菱下种藕》中表现出极为相似的叙事策略,如叙事视角、叙事内容以及叙事结构上都有很多共同之处。两位女作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于"中国小城"——"呼兰河城"与"华舍小镇",其中也不免存在差异,体现了不同时期女性对平凡生活的不一样的感受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释了类型研究在20世纪中国小说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并对类型研究所具有的“出发点”、“中心环节”以及核心功能做了一些初步的阐释。在这一基础上,又探讨了类型研究对于建构中国现代小说诗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13.
"才子佳人"小说--林译小说--"鸳鸯蝴蝶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明清之际盛极一时的“才子佳人”小说开创了我国言情小说“大团圆”模式的创作传统,一直到清末民初“鸳鸯蝴蝶派”崛起,这种“大团圆”喜剧模式才被打破。“鸳鸯蝴蝶”模式之所以能将“才子佳人”模式取而代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时翻译的外国言情小说尤其是林译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小说环境是小说世界的艺术时空载体。探究发展中的小说环境,是进一步认识小说发展变化的一个基点和一个广角。因此,本文对小说环境的生成规律、艺术内涵、价值取向作了现时态下的探究。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小说是相对于现代主义小说、现实主义小说而言的 ,因此 ,我们只有在比较中才能认识和把握后现代主义小说。在现实主义那里 ,重要的是写什么 ;在现代主义那里 ,重要的是怎么写 ;而在后现代主义那里 ,重要的则是写本身。除此之外 ,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最重要特征就是不确定性、多元性、语言实验和语言游戏。后现代主义小说不仅标志着艺术形式脱胎换骨的改造和革新 ,而且也意味着创作方式的极大混乱与无政府状态。  相似文献   

16.
新派武侠小说与哥特小说,一个属于古老的东方民族,一个来自于遥远的西方世界,但在题材、人物塑造、环境描写等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7.
鬼子的小说《瓦城上空的麦田》不仅具有现代小说的明显特征,如对意象、象征、荒诞等现代主义表现手法诗意的、哲理的运用,而且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从而实现了本土经验对现代小说自然入里的渗透。从这个意义上讲,《瓦城上空的麦田》是现实主义小说现代化过程中一篇难得的佳作。  相似文献   

18.
日本小说观念的近代转型以坪内逍遥的文论著作《小说神髓》的发表为标志。他提出的写实主义小说观,成为明治文坛上振聋发聩的新声,在更新日本小说观念、确立文学的独立价值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显示出他作为先行者所具有的胆识和勇气,也为日本近代文学和文学观念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以小说抒情--评苏曼殊小说的抒情化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说抒情,借小说发泄内心压抑的情欲,是苏曼殊小说的总体倾向。在现实生活中,佛教的清规戒律、传统文化、特定时代氛围共同构成对苏曼殊个人情欲的压抑,并最终导致了他在小说中营造了一个个关于男女艳情的白日梦,以发泄内心压抑的情欲。这样的创作倾向带来了小说文体的变革,改变了小说作为政治斗争工具的状态,小说的抒情性明显增强,同时也带来了对小说叙事性的损害。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以来,各种体间的分野正变得越来越模糊。本试从小说的三个独有特点出发,分析小说与其它体的联系和区别,从而为鉴别和判定小说体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