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四大文学样式——小说、散文、戏剧、诗歌中,朗读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在教学时,都要求学生用心去读,用情去读,才能把握住各种文学样式的精髓,抓住文章的灵魂.例如小说的朗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物身份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从而把握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去探索小说的深刻主题.典型的朗读教学片断是小说《荷花淀》.  相似文献   

2.
“悬念”,是影视中处理情节结构的一种重要技巧.好的“悬念”,能集中观众的注意力,引导观众关心故事情节的发展,关心剧中人物的命运和结局.即使剧中人物命运结局仍然悬而未决,即使情节的发展戛然而止,“悬念”也能推动人的思维力,去补充,去想象,去思考,会议论,去争辩,从而增加观众的观赏兴趣,达到较好的欣赏效果.在影视作品中设置悬而未决的矛盾,往往受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不同样式的制约,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其作用却大抵相同.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要引导学生领悟课文的内容,从而感受语言的优美.众所周知,不同的文章,能给读者带来不同的体验;相同的文章,不同的人去阅读,体验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去读同一篇文章,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地点,所获得的体验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从“去+VP”和“VP+去”中“去”的虚化过程的研究出发,根据其语义要素划分出“去+VP”和“VP+去”在虚化过程中不同阶段及其类别,归纳出其句法表现形式.并通过“去+VP”和“VP+去”的相互转换和“去”的删减来说明语义对句法形式产生的影响.不同虚化阶段的“去”有不同的语法意义,在什么情况下“去+VP”和“VP+去”可以互换,在什么情况下二者中的“去”可以删去,这都是由“去”的语法意义所决定的,二者的相互转换并不是随意的.  相似文献   

5.
听课往往是年轻教师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第一步.但是作为一名新教师,听什么怎样听呢?笔者认为:只要以谦虚的精神、欣赏的眼光、研究的心态和分享的神情,去听、去品、去悟,坚持经常去品悟不同类型、不同科目、不同阶段和不同教师的课,及时向授课教师讨取授课感悟,聆听评课教师的意见,并将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让其他教师评议,就必然使自己的授课水平产生大的飞跃.那到底应"听"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自然界有时会出现奇特而有趣的现象,从不同视角去观察同一风光景物,可能会呈现迥然不同、意境全新的景观.人类社会生活也有类似情况,从不同视角去观察同一历史进程或同一社会生活现象,就可能使人们产生新的观觉,甚至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思想政治工作亦同此理,从不同视角去审视学生的心态活动,就可能使我们会有新的发现.特别  相似文献   

7.
自然、合理的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解题训练.在教学中,教师应从思维的"源头"开始,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把成功和失败的思维充分暴露出来,从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长期的、有目的的教学活动中去渗透、揭示、归纳,并使学生能在后续的学习与解题的实践中去运用、去领悟,才能最终转化为他们自己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同一东西在不同场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其性质是不同的.就像菜刀在厨房里是厨具,拿去威胁他人则是凶器.股市中也是如此,同一种招式在不同的环境中出现,其性质意义也是完全不同的.技术分析使用者必须认识并理解这一点.股票市场背后是人在交易,所有招式都是人在使用.同一招式的使用者在不同时间去使用该招式,目的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使用者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运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同,一场关于"0"的教学,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重视学生的生成与构建,留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去想象、去学习.  相似文献   

10.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班主任是引导学生走向积极、健康人生道路的引路人.然而,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却并非同一版本,由于出身、家境、性格的截然不同,也就塑造了各个不同的人.在学生群体中,难免会有一些家境特殊、性格古怪、处事偏激、为人反常的学生.对待这类学生,教师更该用自己宽广的胸怀去接纳他们、了解他们,对于不同的学生施于不同的温情,用自己特殊的关爱去滋润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1.
尉霄 《华章》2011,(18)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以目标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教师可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达成课程学习目标,在这个广阔的空间内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去耕耘、去创造,以便我们的课堂更贴近学生的需要.本文根据个人多年体育教学实践体会,就初中体育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所谓异向思维,就是一种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和探索新的远景、途径,假设、寻求多样性答案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向不同的方向展开思维,通过全方位比较印证,可以使学生更清晰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一、否定思维所谓否定思维,就是先否定已有的结论,从另一个角度去比较印证而得出另外结论的思维过程.斯宾塞曾讲过:“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断.”否定思维正是引导学生积极探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责任的召唤     
什么是责任? 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 责任有丰富的内涵,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形式来区分,可以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去认识.  相似文献   

14.
教师激励的策略建立在对教师的人性假设基础之上,不同的人性假设,会有不同的激励策略. "所能获得的奖赏使人们去做", "正在得到的奖赏使人们去做", "美好的东西使人们去做"是三种典型的教师激励的人性假设.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人心换人心,黄土变成金”.这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哲理.作为一个有着二十年教学经历的教师,我深深地领悟到:在对班级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也必须要在学生面前袒露出自己的真诚之心,并且要让自己的学生能够真正地去感受到这份真诚.教师真诚的言行会引起学生愉快、感激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当然,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去对待,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该如何去袒露出自己的真诚,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抓住“三个不同特征”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赵俭 《河北教育》2005,(1):23-24
一、创设自主探究的环境,引导学生发现. 发现是创新的重要途径,自主探究是引导学生发现的最佳方法.自主探究就是让学生在实验中,不是去验证现成知识的结论,而是充当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教学中,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相信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引导他们去研究和发现大自然的奥秘.引导学生发现,就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按自己的认识方式,去研究、去发现.如:学生在学习<磁铁的性质>一课时,先让学生回忆在一年级时学了"磁铁的什么性质?"接着告诉学生磁铁还有其他性质,让他们利用实验桌上的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和装有磁铁的小车等材料去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17.
"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发问是动脑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的流露.这种求知欲的心里倾向有力地推动着学生不断的带着疑问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还要注重创造机会,让学生发问,鼓励学生用于探索、敢于发现不同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思维,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题多证训练,就是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路,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运算过程去分析、解答同一道数学题的练习活动.  相似文献   

19.
大学治理中的“去行政化”问题引起学者的持续关注,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大学“去行政化”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文章在综述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大学组织属性、大学权力关系和大学管理制度变迁等三个维度,分析大学“去行政化”问题,提出“去行政化”治理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0.
姜乐 《出国与就业》2011,(20):153-154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不同国家的语言往往是表达不同思维方式的工具.思维是语言的基础和前提.思维差异的存在直接导致了不同民族语言差异的形成.汉英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汉英语言会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人学习英语往往喜欢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表达英语,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英语,其学习英语的效果往往不如人意.因此,想要在英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