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人北岛曾经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他在大学里教散文写作,让大家写写童年,发现几乎没有人会写细节,这非常可怕。意识形态化、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正在从人们生活中删除细节。一个概念出来,大家纷纷去跟风。话语中也是一样,有些人,说话只会炫耀和抱怨,却听不到任何清新动人的细节,这个情况是越来越明显了。所以,有些话越说越累人,越说越不想开口,有些人见了不如不见。但是,有些话,过去了这么多年,我一直记得。  相似文献   

2.
沫沫 《学习之友》2013,(11):29-30
几年前,一位友人曾对我说:我去过七次凤凰古城,将来老了,我还愿意穿一件红衣裳坐在沱江边,喝一杯自己亲手煮的奶茶。她说到了冬天,凤凰古城的人很少,她在吊脚楼上吃火锅,漫天的雪纷纷扬扬,红灯笼,热气。雾气……这些细节我一直都记得——对生活的热爱是通过细节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正>诗人北岛曾经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他在大学里教散文写作,让大家写童年,发现几乎没有人会写细节,这非常可怕。意识形态化、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正在从人们生活中删除细节。一个概念出来,大家纷纷去跟风。话语也是一样,有些人,说话只会炫耀和抱怨,却听不到任何清新动人的细节,这个情况是越来越明显了。所以,话越说越累人,越说越不想开口,  相似文献   

4.
写文章贵在细节。作家李准曾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 有艺术品,真实的细节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高一记叙 文教学中,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学生写细节的意识不浓、不会写 细节,即使写了,也写不好。以一次写人作文为例,我把班上的 五类关于作文细节的样卷抽取片段。  相似文献   

5.
向明康 《初中生》2012,(Z5):24-27
正不注重或不善于细节描写,是初中生作文中的通病。作家李准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成功的细节描写,能使文章血肉丰满,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病文呈现]笑着面对生活尹胜在生活的道路上,我曾遭受过一次沉重打击,差点让我倒  相似文献   

6.
沫沫 《大中专文苑》2014,(12):25-25
诗人北岛曾经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他在大学里教散文写作,让大家写写童年,发现几乎没有人会写细节,这非常可怕。意识形态化、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正在从人们生活中删除细节。一个概念出来,大家纷纷去跟风。话语中也是一样,有些人,说话只会炫耀和抱怨,却听不到任何清新动人的细节,这个情况是越来越明显了。  相似文献   

7.
韩蓁 《今日中学生》2006,(20):81-82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细腻逼真的细节描写,就没有文学.有个文学前辈曾这样对我说:"写小说,塑造人物一定要注意细节.细节就好像是零件,没有零件,机器就造不出来."回想我学习写作的那一摞摞失败的稿件,的确是这样啊.  相似文献   

8.
写人叙事的文章,离不开一定的细节描写,倘若没有细节描写,文章就显得粗疏,就会让人感到缺少生活的真实感和艺术情趣。俄国作家、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美在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而不是在抽象的思想。”细节,就  相似文献   

9.
无悔的草稿     
记得小时候练书法,一开始我都是用废纸来写.学了很长时间,却一直没有大的长进.父亲的一位书法家朋友对我父亲说:"如果你让孩子用最好的纸来写,他可能会写得更好."父亲便叫我按照书法家朋友所说的去做,果然,我的字进步很快.……  相似文献   

10.
王玉红 《山东教育》2012,(Z4):57-58
写话,一直是教师和学生最头痛的问题。无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在班上,只有极少部分同学表现出对写话感兴趣,能做到具体、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真情实感。仍有大部分同学存在应付现象。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本身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存在差异,二是学生阅读量太小。我认为还有重要的第三方面,学生对写话心存顾忌。我们一直要求学生"我手写我心""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可教师的威严仍令他们不敢跨越雷池吐露心声。记得一次一位家长对我说,孩子问日记写什么,妈妈提示说可以写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可孩子却说:"我才不写呢,让老师知道我看电视会批评我的。"家长的话令我无语。一方面,我并没有严令禁止学生不许看电视另一方面我也曾遇到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直想写一点关于我和<化学教学>的文章.因为,我从参加工作来我一直读着<化学教学>. 与之相识,是在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有一天,一位同事抱着一摞杂志走进办公室,微微一笑.她说的话我已经记不清了,只模模糊糊地记得她说,这本杂志非常不错.  相似文献   

12.
我曾记得一位有多年作文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这样说过:"没有写不好作文的学生,只有指导不得法的老师."我觉得这话不无道理.小学生作文字数少.速度慢,文面不整洁,水平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优化作文教学,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尝试.  相似文献   

13.
<正>西方有个很有震撼力的俗语叫:"魔鬼藏在细节里。"大意可以理解为:细节才是真正决定事物成败的关键。作家池莉在论述文学创作时,曾说过类似的观点:"我偏爱生活的细节。我觉得人类发展了这么多年,大的故事怎么也逃不出兴衰存亡、生老病死,只有细节是崭新的,不同的时空,不同的人群,拥有绝对不同的细节。"我们夸一个人文章写得好,常常会说"他的文字很有质感"。那么这个质感究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严文华 《大学生》2013,(7):71-71
正一直没意识到自己的身上沾染了"都市习气",直到回家探亲时家乡人告诉我。家乡是祖国边陲小镇,我在这里曾生活十几年,好歹也算当地人,但这里的人火眼金睛,居然辨认出我不是一直在那里生活的人。因为,我没有他们所拥有的智慧。一次,我去买小家电。付了钱,营业员说等一下,要去仓库提货。我说先去买布艺品,回头再取。营业员说可以,然后我请她注明还没取  相似文献   

15.
一、联系生活,开发课程资源教材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多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出发,联系生活实际,开发可供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推理、验证、交流等教学活动的教学内容。曾记得,当我上完《落花生》这篇课文的第二天,我无意中发现同学们纷纷从家里带来了许多花生,上课时有的学生还偷偷地低着小脑袋在抽屉里剥花生吃……我当时并没有批评他们,也没有没收他们带来的花生,而是在黑板上写了三个大字——“花生宴”,然后提高嗓门笑着说:“孩子们,开宴啦!”话音刚落,同学们就津津有味地吃起花生来了。“这是我妈教我…  相似文献   

16.
在我的人生路上,给我影响最大的是我的父亲钟世潘。他常说:“一个人能够为人类创造点东西,那就没有白活。”父亲的教诲一直铭刻在我的心中。我的中学时代是在华南师大附中度过的。我的一位中学老师曾对我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人不应该单纯生活在现实中,还应该生活在理想中。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会将身边的事看得很大,耿耿于怀;如果有了理想,身边即使有不愉快的事,与自己的抱负相比也会变得很小。老师的话很朴实,却蕴含着很深的人生哲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常常拿这些话来激励自己。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吧,1955年我考入了北京医学院。读书期…  相似文献   

17.
正01.左手美诗,右手美思,方成美文。02.有人问我:文学创作是什么?我答:文学创作就是——在残缺的世界之外再造一个完美的世界,并让自己幸福地住进去。03.题目是文章的头脸,值得你拿出写一篇文章一半的力量去用心拟写。04.欣赏的门槛往往比挑剔的门槛要高。05.西谚说:魔鬼住在细节里。我说:缪斯住在细节里——没有细节就没有文学。06.有"文字洁癖"的人,方能被文字长久宠爱。  相似文献   

18.
<正>【技法阐释】在一篇以写人叙事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中,最吸引人的是其故事情节,而最感动人的是其中的细节,正所谓"细微之处见精神"。所谓细节描写,就是对文章中的人物、景物、场面、情节的细枝末节等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俄国著名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细节是隐藏于文字里间的魔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李准也曾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  相似文献   

19.
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某一特征作细致、具体的描绘,以达到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描写方法。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曾说:我可以告诉你一个秘决,这也是我多年没有告诉别人的经验——多写细节……细节是生动的,象春天的树干上生出的绿叶和花朵。有了它,文章就有了生气。高考作文研究专家高  相似文献   

20.
记得一次作文课,我要学生写《暑假生活片断》的作文,同学们都反映没什么可写。其实,四十多天的暑假生活,可写的东西肯定是很多的,只是“不识庐山真面目”罢了!又有一次我要学生写农村生活见闻,他们说遇见的都是鸡毛蒜皮一类的小事,没有什么可写。于是便启发学生认识、理解、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