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典故三则     
牝牡骊黄 【原典】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  相似文献   

2.
<正>九方皋相马《列子》中记载着这么一则故事:有一天,秦穆公对伯乐说:"您的家族有能相马的人吗?"伯乐回答:"在下的后辈都是下等的才能啊,他们可没有能力告诉你哪匹是天下最好的马。在和我曾经一起挑担捡柴的人之中,有一个叫九方皋的,这个人在相马方面出神入化。您召见他吧。"秦穆公召见了九方皋,让他出去找马。过了三个月,九方皋回来复命:"马  相似文献   

3.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相似文献   

4.
故事中的哲理九方皋相马的启示《淮南子》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春秋中期,秦穆公因旧乐年迈,要来他找人接班相马。伯乐说:“良马可以从形貌筋骨上观察出来。天下绝伦的马是难以从形貌上看清的,这样的马行走如飞,不见踪迹。我的儿子才能都很低,可以告诉他们识别良马的...  相似文献   

5.
九方皋相马     
<正>伯乐是相马大师,伯乐之后呢,是九方皋。《列子》中讲了一个故事:伯乐年老体衰之后,秦公叫伯乐选一个接班人,伯乐推荐了九方皋。九方皋是一个砍柴的樵夫,秦公见后,很不高兴,碍于伯乐,也就不说什么,他心里想,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秦公便派九方皋去寻找千里马。三个月以后,九方皋回来了:"找到了好马。"秦公很高兴,连问是什么好马啊,九方皋回答说:"是  相似文献   

6.
节选文段晋平公~①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节选自刘向《说苑·建本》)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②盲臣:师旷是盲人,故自称"盲臣"。  相似文献   

7.
伯乐一生,为秦穆公相中了许多名马。可是,他年龄渐渐老了,再没有精力为国君四处奔走选马了。秦穆公问他:“伯乐先生,你的后辈有谁能传你的衣钵,继承你的事业吗?”伯乐叹息说:“臣的子孙,没有能学会相马术的,倒是臣有一位打柴挑菜的穷朋友,名叫九方皋,他善于相马,能耐在我之上,愿国君接见他。”穆公相信伯乐,便请九方皋来见,给他路费,要他去各地相马。过了一段时间,九方皋回来报告穆公,说:“臣已在沙匠地区  相似文献   

8.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城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见出于押,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相似文献   

9.
后羿射箭     
夏王使羿射于方尺之皮,径寸之的。乃命羿曰:"子射之,中,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邑之地。"羿容无定色,气战于胸中,乃援弓而射之,不中,更射之,又不中。夏王谓傅弥仁曰:"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傅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人能遗其喜惧,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选自前秦苻朗《苻子》)  相似文献   

10.
<正> 《论语·季氏》:"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文中"过"字作何解释呢?新版《辞源》给"过"提炼五个义  相似文献   

11.
有关伯乐相马的故事,许多人耳熟能详。但伯乐的可贵之处,不仅是精于相马,更是善于识人。相传,秦穆公见伯乐年事已高,请伯乐推荐继任者,伯乐并没有推荐熟读他的《相马经》的儿子,而是举荐了同他一块担柴挑菜的九方皋。果然,九方皋不负重托,找到了千里马,而伯乐之子则徒有其表,找来的却是一只癞蛤蟆。现实生活中,这类事情可谓屡见不  相似文献   

12.
古代汉语(师专)练习题<下>李索四、解释下列句中带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义。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4.冀之南,汉之阴,无脆断焉。5若此者绝尘弭,6.臣有所与共担薪菜者九方皋。7败矣,子...  相似文献   

13.
【原文】孟尝君舍人①有与君之夫人相爱者。或以问②孟尝君曰:“为君舍人而内与夫人相爱,亦甚不义矣,君其③杀之。”君曰:“睹貌而相悦者,人之情也,其错④之,勿言也。”居期年,君召爱夫人者而谓之曰:“子与文⑤游久矣,大官未可得,小官公又弗欲。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⑥,愿君以此从卫君游。”于卫甚重。齐、卫之交恶,卫君甚欲约天下之兵以攻齐。是人谓卫君曰:“孟尝君不知臣不肖⑦,以臣欺君。  相似文献   

14.
古文助读     
【原文】关尹子教射——《列子》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相似文献   

15.
执经求马     
伯求令其子执《马经》画样以求马,经年无有似者。归以告父,乃更令求之。出,见大虾蟆,谓父曰:得一马,略与相同,而不能具。伯乐曰:何也?对曰:其隆颅、跌目、脊郁缩,但蹄不如累趋尔。伯乐曰:此马好跳踯,不堪也。子笑乃止。(选自张(?)《朝野佥载》卷六)  相似文献   

16.
武王克殷     
武王①克殷②,召太公③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刈厥敌,使靡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④入,王曰:"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⑤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相似文献   

17.
庄子送葬     
郭俊臣 《阅读与鉴赏》2007,(9):67-67,71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①,使匠石斫之②。匠石运斤成风③,听④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⑤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⑥死久矣!’自夫子⑦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与鉴赏》2009,(12):27-27,54,55
伯乐令其子执《马经》画样以求马,经年无有似者。归以告父,乃更令求之。出见大虾蟆,谓父曰:“得一马,略与相同,而不能具。”伯乐曰:“何也?”对曰:“其隆颅跌目郁缩,但蹄不如累趋尔。”伯乐曰:“此马好跳踯,不堪也。”  相似文献   

19.
<正>《论语》学习的几个语段让学生产生了疑惑。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  相似文献   

20.
<正>一、经典启迪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读音bì,股,大腿)。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