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气体分子动理论和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给出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计算公式.由这两个公式从微观层面解释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本质,进而可以帮助解释和分析一些宏观物理现象.从微观角度而言,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持续不断地撞击容器器壁而形成的单位面积上的压力;温度则是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宏观量度,也可用来描述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能.  相似文献   

2.
罗春焱 《物理教师》2011,(8):44+46-44,46
气体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从微观角度看,气体的压强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温度)及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分子密度)有关.温度越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越大,分子撞击器壁的平均速度就越大,气体分子越密集,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就越多,气体的压强就越大.  相似文献   

3.
气体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从微观角度看,气体的压强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温度)及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分子密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撞击器壁的平均速度就越大,气体分子越密集,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就越多,气体的压强就越大.  相似文献   

4.
压强、温度和内能在气体分手运动论一章中,是描述理想气体性质的三个最基本的概念,也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一、压强1.压强的微观实质从定性意义上讲,压强是大量分子对器壁不断碰撞的结果;从定量意义上讲,压强是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施于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冲量 P=(dl)/(dt ds),也可表述成 P=(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每个分子一次碰撞施于器壁的冲量)。  相似文献   

5.
讨论一种新的理想气体内部压强形成的微观机理,基于这种微观机理能在气体内部而不是在器壁处导出众所周知的理想气体压强公式。现有教材中从器壁处建立的压强公式是本文提出的微观机理的极限结果。  相似文献   

6.
林达彬 《物理教师》2009,30(3):35-35
密闭容器内气体的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的,在理解上往往会错误地认为气体分子数密度越大,则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次数就越多,事实上这两者有明显的区别,也有紧密的联系,先粗略推导一下气体压强的微观表达式:如图1,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密闭的立方体容器内的分子数密度为n(单位体积内有n个气体分子),  相似文献   

7.
1.从微观的角度理解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 (B)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量.  相似文献   

8.
物理问答     
1.问:我有一些疑问向你们请教,如下: 在讲理想气体方程时,我们计算时总把题中所给气体当作“理想气体”,因为书上解释“气体由于重力产生的压强很小,所以直接考虑由于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产生压强,压强大小决定于分子数和分子的平均动能”,而且书上还讲在  相似文献   

9.
一、考查对气体压强微观解释的理解气体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影响气体压强的两个因素:(1)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从宏观上看是气体的温度.(2)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即分子的密集程度),从宏观上看是气体的体积。  相似文献   

10.
物理问答?     
问题19.气体压强越大,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就越大吗? (河南王辉)答:如果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分子对器壁撞击力越大”考虑,可能认为命题正确.其实,撞击力应取决于动量变化率,但压强  相似文献   

11.
<正>求解理想气体状态变化问题需要先厘清三个状态参量:(1)理想气体的温度T——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它决定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2)理想气体的体积V——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远大于分子本身的大小;(3)理想气体的压强p——大量气体分子作用于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力,它由分子的平均动能、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所决定。另外,需要牢记一定量某种气体在某一状态时的P、V、T三参量的关系PV=nRT或  相似文献   

12.
一、正确解决气体状态与内能变化类问题首先要清楚以下五个问题: (一)对密闭气体压强微观解释的理解: 教材中对气体压强的解释为: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气体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从微观角度来看,气体压强的大小跟两个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自从2002年《高中物理教学大纲》调整,把热学部分的“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删掉后,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就成了该部分的重点内容.从宏观来讲,气体的压强由气体的体积和温度共同决定,这点比较好理解;从微观来讲,在气体压强一定的情况下,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究竟与气体的体积和温度有什么关系就成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4.
气体的压强是宏观量,是描述气体平衡态参量之一。理想气体的压强P,一般是通过计算被视作弹性质点的大量分子碰撞器壁时在单位时间内作用于单位面积器壁上的冲量而求得,其表达式为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知道,气体对容器壁产生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频繁碰撞器壁,使器壁受到一个平均持续的冲力而产生的,由此衍生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对单位面积器壁的碰撞次数,跟气体的压强、温度有什么关系?这样的问题在高考题的选择题中进行了考查,得分率相当低.究其原因,是此问题已经稍微超出中学物理的教学要求,其理论依据要用到大学普通物理中的相关知识.由于高中物理教材配套的练习中有类似  相似文献   

16.
利用力学原理和麦克斯韦速度分布率,从分子运动理论出发,讨论了惯性系中理想气体的压强,证明了理想气体压强只决定于无规则热运动的分子对器壁的碰撞,而与系统整体的惯性运动无关.  相似文献   

17.
在“气体的性质”这一章,有不少计算气体压强大小以及与气体压强相关的一类习题.气体压强是描述气体的状态参量之一,大量无规则热运动的分子对器壁频繁、持续地碰撞是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压强大小是由气体分子的密度和平均动能决定的.但是根据气体压强大小的决定因素仅能定性地  相似文献   

18.
1提出问题一般初中教科书中对大气压强成因的解释是“大气受到重力,由于气体又会流动,所以会对浸没在大气中的物体产生压力,这个压力产生的压强就叫大气压强”。但是一般高中课本对气体压强的解释是:“容器中的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时不断碰撞器壁,对器壁施加压力,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就是气体的压强”。于是有一部分爱思考的高中学生马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初中教材说大气压强是由重力产生的,而高中教材却说气体压强是由分子碰撞造成的,气体压强包含大气压强,按理说大气压强也应由分子碰撞产生,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解释?2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教材中,讲解有关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时,用"雨点打伞"来类比"气体分子碰撞容器壁",如图1所示.教材指出: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的碰撞引起的,这就好像密集的雨点打在伞上一样,雨点虽然是一滴一滴地打在伞上,但大量密集雨点的撞击,使伞受到持续的作用力.教材中配了演示实验,用"竹筒倒豆粒,豆粒下落击打台秤托盘"来模拟气体压强产生机理,如图2所示.同时定性分析了影响气体压强的两个微观因素:即在相同高度下改变单位时间内竹筒倒落豆粒的颗数,可知单位时间内落到托盘的颗数越多,台秤示数越大;在保证单位时间内竹筒倒落豆粒颗数一定的前提下,改变竹筒高度,调节豆粒撞击托盘时的动能,可知高度越高,动能越大,台秤示数越大.故可得出影响气体压强的两个微观因素为: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密集程度.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气体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气体的压强,它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在热运动中频繁地碰撞器壁而产生的,它的大小决定于气体的密度和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也就是说,压强在宏观上是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而微观上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的频繁碰撞所致.压强既是气体的状态参量,也是重要的力学参量.气体的压强既跟温度有关,也跟其体积有关.对于压强的确定,一方面可选择与气体相关联的固体,如活塞、汽缸、玻璃管等为研究对象,同时也可以取液体,如水银柱、水柱等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压强的求解.一、运用平衡条件求解气体压强问题如果气体被液体或其他物体所封闭,且处于平衡状态.可以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来求解.必须注意的是,该方法只适用于热学系统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封闭气体压强的计算.【例1】气缸截面积为S,质量为m的梯形活塞上面是水平的,下面倾角为θ,如右图所示.当活塞上放质量为M的重物而处于静止.设外部大气压为p0,若活塞与缸壁之间无摩擦,求气缸中气体的压强.解析气体与活塞和气缸直接接触,但从汽缸的受力情况不便于计算气体的压强.故取活塞和重物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它们首先受重力(M+m)g作用,活塞还受到大气竖直向下的压力p0S,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