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赋是一种描写音乐、舞蹈等内容的文学作品.汉晋音乐赋在描写音乐、舞蹈等内容的同时,也担负着政治教化与娱乐两大社会功用.汉晋音乐赋的政治教化功用常与"移风易俗"的伦理说教联系在一起,并试图通过音乐、舞蹈等内容的描写,来净化人心,从而有助于立身、立国.同时,汉晋音乐赋也注重追求音乐的娱乐功用,描写乐舞给人赏心悦目之感.在汉晋阶段,音乐赋的这两种功用常常交织在一起.到了六朝,音乐赋的娱乐功用渐渐取代了政教功用而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2.
学堂赋是指以中国古代学校为描写对象并表现教育思想的赋。中国古代政教一体、"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私学发展及儒家思想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影响到中国古代学堂赋的存在类别和发展趋势,决定了学堂赋的德育情结和道学情怀。  相似文献   

3.
学堂赋是指以中国古代学校为描写对象并表现教育思想的赋.中国古代政教一体、“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私学发展及儒家思想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影响到中国古代学堂赋的存在类别和发展趋势,决定了学堂赋的德育情结和道学情怀.  相似文献   

4.
赋赞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独特的叙述话语,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重要的文体标志,也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小说艺术形式。已有的白话小说赋赞研究主要集中在赋赞与小说史研究、赋赞的叙述学研究、赋赞的图像性研究等三个方面,研究较为薄弱,但也预示了白话小说赋赞研究的方向和前景,研究者应加强对白话小说赋赞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一、中国古代舞蹈史的教学现状对于中国古代舞蹈史的研究,是一批热爱此方向的学者们所进行的研究性、发现性工作。而对于中国古代舞蹈史在大学中的教学来说,接受者更多的是来自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他们所要接受的中国古代舞蹈史的教育,是本科教育中的必修课,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必修课"的名号而来。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说文解字》一书中有关古代舞蹈的收字作了较详细的考察和归纳 ,认为从中反映了中国古代舞蹈较复杂的内容 :古代社会的劳动生活、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以及古代先民狩猎生活。尤其值得重视的是 ,羽饰在古代舞仪中的重要位置 ,它折射出原始舞蹈的起源和内容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舞,是当代这一个舞种的命名,是由欧阳予倩先生在1950年首次提出的,后得到舞蹈界人士的认同。当代中国古典舞与中国古代舞蹈有着血缘关系,但它并不是中国古代舞蹈的同义词,而是对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汉代是中国舞蹈繁荣的时代。汉代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传世的舞蹈文献和文物都很丰富。两汉诗赋中也有不少篇章写到舞蹈,甚至还有专门描写舞蹈的著作,如东汉傅毅的《舞赋》、《淮南子》等。本文对汉代乐舞的历史背景作简要概述、对《舞赋》和《淮南子》的乐舞美学思想所反映的汉代舞蹈形式的多样性进行分析,重点从舞之形式、情之表达以及技之高超角度来阐述,总结汉代乐舞美学思想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清代是古代赋学的集大成期,无论是辞赋创作还是赋论都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赋学的繁荣除了统治者的辞赋创作与提倡外,科举试赋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特别是乾嘉时期,针对律赋创作的疲苶倾向,赋论家提出"以古文为时文"的创作要求,既是辞赋文体自身的救赎,也是应合科举试赋的统治阶级意向的表现,对后期辞赋创作及古代赋学理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赋论强调"丽则"的观念也可以说是统治政策在文体风格方面的必然反映。  相似文献   

10.
汉魏六朝是我国古代赋体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该阶段出现了我国最早的赋论。这些赋论是我国古代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内容多针对于赋的渊源、创作、文体特点及地位等方面的概括与评价,具有早期的文章辨体意识与论赋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1.
回顾中国古代杂技和舞蹈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舞台或剧场对于他们而言是奢求。当杂技和舞蹈称之为艺术供人欣赏的巅峰之时也还没有舞台的概念,论文目的是要勾勒出杂技与舞蹈演出场地的发展脉络,从而分析中国古代杂技与舞蹈的发展与演出场所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史料对于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目前中国古代舞蹈史视域下的舞蹈史料是等同于乐舞史料的。本文以《宋史·乐志》为例,通过对其乐志中关于纯粹舞蹈之记述的详细考察,以期窥探舞蹈史料在二十五史中的存在方式,为纯粹的中国古代舞蹈史研究打开局面。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舞蹈艺术,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是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珍品。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和很高的欣赏价值。从我国舞蹈艺术渊源来看,它与其他古老民族的舞蹈生成过程一样,一直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从舞蹈发展的基本趋向看,它经历了从自娱性向表演性转化的过程;从舞蹈建构的总体面貌看,它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古代舞蹈、民族民间舞蹈、戏曲舞蹈三种体系,充分显示出中华民族传统舞蹈艺术绚丽多姿的特色和风格。  相似文献   

14.
舞蹈是身体有节奏的动作,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在舞蹈艺术中,舞蹈与音乐之间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又相辅相成。在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舞蹈和音乐一直紧密相联。在古代,音乐与舞蹈就结合在一起,我国古代将音乐称为"乐舞"。在舜统治时期,代表性乐舞叫做《韶》,又称《箫韶》,孔子曾赞其"尽善矣,又尽善也"。秦、汉、两晋、南北  相似文献   

15.
纵观中国古代舞蹈发展历程,舞蹈,从最初被赋予政治功能具有教化作用的大周,到普遍兴盛快速发展的汉代,再到乐舞文化空前繁荣,人人善舞,以舞为荣的盛唐,一路蓬勃发展的乐舞在宋代出现了转折。如果说,唐代是中国古代舞蹈的鼎盛期,那么,宋代就是中国古代舞蹈的转折点。从整体上看,民间俗乐舞蹈空前兴盛、宫廷雅乐舞蹈趋于衰落这样的"雅俗之争"形成了宋代乐舞"盛衰兼具"的时代特征。舞蹈与戏曲的融合为后来的戏曲表演艺术做了积极的贡献,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丰富了舞蹈表现形式,增添了舞蹈动作元素,使得民间俗乐舞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霞 《家教世界》2012,(12):37-38
所谓古典舞,我认为主要是指历史上为贵族服务的宫廷舞蹈;被宗教利用成为一种祭祀形式的宗教舞蹈;或者曾经走上商业舞台,是在专业化、职业化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古代舞蹈形式。这些虽然是古代民间舞蹈的加工、发展,但与自娱性有节令、地域和物质条件限制的民间舞蹈有所不同,具有吸收、融汇  相似文献   

17.
查贝 《现代企业教育》2009,(24):218-219
矿冶文化元素的内涵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我想将会是一个长期的研究过程。本文中将古代金属乐器归属到矿冶文化元素中,是依据矿冶产物来划分的。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乐和舞是不分家的,体现了在当时社会中音乐和舞蹈是紧密相连的。那么作为表现音乐的乐器和舞蹈之间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古代乐舞中金属乐器(矿冶元素之一)与舞蹈的关系,试图去探索和发现矿冶文化元素与舞蹈艺术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验证矿冶文化元素的舞蹈艺术中的渗透是有据可依的。为今后矿冶文化的发展与深化,做点具有实效性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
岩画是古人类绘刻在岩石上的图画,其中的乌兰察布草原岩画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遗留下的世界文化遗产,以图画的艺术形式描绘了古代诸民族的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内容,它是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历程的生动图解。乌兰察布草原舞蹈岩画,根据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不同的舞蹈形式去表现当时人们艺术创作的风格和特征,每一种类型的舞蹈都透视出深刻的文化内涵,并以象征符号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9.
浅析体育与舞蹈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古代、现代两个时期阐述了体育和舞蹈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 ,其发展却是相辅相成、互相借鉴、互相吸收的。是舞蹈使体育的发展更加完善 ,是体育丰富了舞蹈的创造内容  相似文献   

20.
狩猎赋是汉赋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其中虽多有夸张纹饰之语,但很多描写都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合理想象。我们可以通过对子虚赋、上林赋中狩猎动词的分析来推究古代狩猎活动中所常用的工具与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