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欣 《海南教育》2009,(3):76-76
小学作文教学.常期以来受考试制度的影响.重结果、轻过程,重主导、轻主体,重文本指导、轻生活积累。有些教师甚至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背作文.孩子们的习作兴趣被消耗殆尽.习作的需要更无从谈起.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以全新的教育理念,给小学习作教学准确定性,为习作教学的改革铺平了道路。下面笔者就如何贯彻新课标精神.创新作文教学谈一谈自己的几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2.
小学作文教学.常期以来受考试制度的影响.重结果、轻过程,重主导、轻主体,重文本指导、轻生活积累。有些教师甚至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背作文.孩子们的习作兴趣被消耗殆尽.习作的需要更无从谈起.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以全新的教育理念,给小学习作教学准确定性,为习作教学的改革铺平了道路。下面笔者就如何贯彻新课标精神.创新作文教学谈一谈自己的几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课内轻课内外结合,重共性轻个性”的现象。学生习作过程中缺乏兴趣和自信心,缺乏自主性,依赖性强,说假话、空话、套话,没有真情实感的现象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4.
张桥娣 《广西教育》2014,(41):32-33
正在习作教学中,指导学生修改习作与指导写作同等重要。但传统的习作教学往往重"写"轻"改",或是教师包办代替学生改习作。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习作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权呢?"习作教学应当把教师的修改转变为学生的主动修改,让学生在反复修改的实践中提升习作能力。一、示范评改《论语》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学生修改习作前,教师必须进行修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中学生习作审题能力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审题能力缺失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在教学中教师们一是,重语言的感悟,轻课题的解读;二是,重内容的指导,轻自主地理解;三是,重开放的训练,轻细致地推敲。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寻求到了相应的对策:一是,阅读教学中关注课题,培养审题的习惯;二是,习作教学中注重指导,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课改轰轰烈烈的今天,不难发现,习作教学依然是语文教学的短板.学生提到写作就害怕,很多小学语文毕业试卷的作文呈现的是千人一面,“假、大、空、套”成了小学生习作走不出的泥潭.为什么上了这么多语文课,读了那么课外书,学生的习作却未见提高?那就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不清晰,重内容分析理解而忽视文章的表达形式的奥妙,重阅读教学轻习作教学探究.要突破习作教学的瓶颈,首先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让写作成为学生张扬个性、激发生命活力、抒发真我感情的需要,让习作清晰记录孩子们成长的足迹.  相似文献   

7.
如今语文教学重课堂阅读分析,重基础知识学习积累,忽略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让学生背诵习作,轻课堂练笔,产生了阅读与练笔相脱节,即课堂教学成了阅读归阅读,写作归写作两种分化的局面.学生练笔少,苦于习作,为习作叫苦连天,愁肠百结,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8.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然而,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重作前指导,轻作后评改,就是在作文评价中,也是重成绩评定,轻讲评修改。习作评改的缺失或不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积极习作心理的形成和小学作文教学的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在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重指导轻练笔,重形式轻内容,重课内轻课内外结合,重共性轻个性”的现象。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缺乏兴趣和自信心,缺乏自主性,依赖性强,说假话、空话、套话,没有真情实感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些现象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为此,笔者…  相似文献   

10.
现实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语文教师往往重方法而轻能力,注重形式忽略内容,并且过于强调共性,完全忽略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课堂教学更是拘泥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同一内容与要求指导学生作文的构成,造成大部分学生整个写作过程中"假、大、空",完全没有学生真实情感的体现,甚至部分学生害怕习作。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如何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让其不再畏惧写作,成为广大教师共同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修订版小语教学“大纲”指出 :“习作指导要有利于开阔思路 ,放开手脚。”这就一语道破了习作指导要还给学生一片芳草地 ,让学生在这片芳草地快乐、自由地描绘多彩的童心世界。据此 ,在习作指导中 ,我进行了以下的探索。一、触发学生的生活体验 ,引发习作动机过去的习作指导以考试为中心 ,重形式、轻内容 ,使学生的习作成为“无米之炊” ,造成学生习作的种种心理障碍。事实证明 ,要使学生开阔思路 ,放开手脚 ,无拘无束地写出见闻和感受 ,激起习作的表达欲望至关重要。叶圣陶先生指出 :“胸中不先有意思情感 ,单有一个题目 ,而要动手写文章。…  相似文献   

12.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有兴趣才有作文的动力,有兴趣才有作文的潜力。但是传统的中学作文教学重写作技巧、轻写作内容,重理论讲解、轻实践引导,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感知,学生的兴趣未能激活。因而我们读到的学生作文往往是“只有文字,没有思想;只有呻吟,没有情感;只有虚假,没有真诚”。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篇篇静态的习作上,而是要致力于捕捉和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让学生有表达的欲望,从而抒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相似文献   

13.
三重构图是指意义构图、方法构图和信息构图.意义构图是指学生在图中绘制出自己写文章的目的,为习作选材确定范围.方法构图是让学生了解各类习作的一般性规律,掌握具体的习作方法,学会自主构图、据图作文.信息构图是以简洁、明了的关键词、图组、符号等表现头脑中出现的写作内容,从而直观地呈现习作的表层信息.这三个方面在绘制时螺旋交叉、互相联系,重视学生写作思维过程的展现、习作目标的整合、习作策略的掌握,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达成习作任务,促进习作教学的"轻负高效".  相似文献   

14.
在农村学校的习作教学中,教师普遍存在着“二重二轻”的问题:一是“重教法轻学法”。教师突出技法指导,忽视学生的技能形成,造成学生写作能力不强;二是“重写作轻口述”。课堂上学生无话可说,有话说不出,说出来了也只是只言片语,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更说不出一段通顺话。怎样解决习作教学面临的这些问题,走出农村习作教学低效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赵胜花  赵盛东 《教师》2022,(9):36-38
深度习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文章审视了当前小学习作教学中出现的重阅读轻写作、重理论轻实践等现象,提出三点策略: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做到读写分明,突出重点;用好例文,精准施教;多维互动,深度习作;多元评价,以评...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存在着重作文指导、轻作文修改的教学状态,教师只重作文的结果而轻作文修改成文的过程,学生写完作文后处于一种等待批改结果的被动状态,扼杀了学生的对习作再一次开发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重视作文修改,特别关注学生习作的动态过程,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自改互改中掌握作文技巧,提高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倡导学生习作个性化。让学生抒写自己的心灵,展示自身的魅力。按理学生对作文应该感兴趣,可实际情况是有些教师在作文训练时重应试技巧,轻素质提高。在作文的批改中重“打分”轻批改、评讲。结果使学生对作文无兴趣,甚至害怕作文。也使作文教学陷入了“两难”境地,学生认为难写。教师认为难教。  相似文献   

18.
小学传统的习作教学重指导轻评改,一直无法摆脱“作文难”的现状。按照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与教学整合的要求,在学生作文起步阶段,就运用网络互动平台辅助习作评改,既重指导更重评改,把写作文更要改作文的意识从习作一开始就植根于学生的头脑,逐步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冯宝火 《考试周刊》2011,(73):15-15
评价应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注重过程.注重能力,注重激励。然而,在新课程考试与评价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仍然存在着命题功能单一化,命题形式模式化。命题内容重记忆轻感悟、重知识轻能力、重应试轻应用、重机械训练轻综合运用等倾向。不少老师热衷于在考前大搞“题海战术”.不厌其烦地让学生抄抄写写,死记硬背,严重影响了课程教学目标的落实。这就要求我们对考试的命题做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作文教学"重技法,轻积累;重模式,轻创新;重范文,轻实践",导致很多学生愁作文、厌作文,学习多年仍不会写作文。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使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应当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自觉积累习作素材。日常教学中,要通过激发兴趣、广积素材、指导构思、由说到写、互动批改等措施,真正让学生放手写作,逐步由"怵写"变成"乐写",让写作天地真正成为儿童的乐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