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敦煌学与故宫学进行比较与思考,重点从敦煌学与故宫学的研究对象、内涵之比较、学术历程回顾、前景展望及设想等四个方面来进行探讨。敦煌学与故宫学皆是高度综合性的学问,以大型建筑群作为承载空间,研究对象中均有数量巨大的艺术品、文物及独树一帜的文献。二者的研究历程都肇始于20世纪初国宝文物、文献的流散以及外国学者的抢先研究,激发了中国有识之士奋起直追的意愿;经过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努力,建立起中国学界自己的研究队伍,并最终成立了专门研究和保护敦煌石窟与故宫的学术机构,遂将敦煌学与故宫学的研究一直引领至今。展望敦煌学与故宫学前景,故宫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敦煌是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故而应当从中国文化整体的视角来研究和发展敦煌学与故宫学。此外,还应加强基础研究与综合研究,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与公众普及。  相似文献   

2.
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驱逐逊帝溥仪出宫,之后成立的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清宫物品,分清公产、私产,为故宫成为博物院奠定了基础。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的成立是中国博物馆事业走上正轨的开端。故宫博物院的发展历程充满坎坷和波折,故宫文物南迁创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奇迹。郑欣淼著《天府永藏———两岸故宫博物院文物藏品概述》对故宫文物的聚合、流散和回归作了清晰的叙述,理清了两座故宫博物院皇家旧藏的来龙去脉与现状,全面论述了两岸故宫博物院文物来源、构成、流播、现状、分类、数量及相关史实。"故宫学"直接面对故宫的文物、古建筑、档案、文献等,是一门把故宫当做一个文化整体的综合研究。故宫的价值从故宫学的视野来重新审视,会有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故宫文物南迁为故宫博物院发展史上一段重要历史,其意义与影响极为深远.本文以档案资料、史实事件为基础,将其置于当时历史背景之中,深入探讨其所具有的独特的历史与现实意义.首先,将其置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背景,故宫文物南迁是人类保护文化遗产的壮举,其历时之久、迁徙地域之广、任务之艰巨均为世界罕见.其次,将其置于中国抗日战争之背景,故宫南迁文物得以完整保存是中国抗日战争在文化领域的一大胜利,其艰辛的播迁历程也使故宫文物与国家命运、民族精神紧密联系.第三,将其置于中国文化教育西迁的历程,故宫文物与其他文化机构共同开展的文物清点、典籍校抄、公开展览等工作,对西南诸省的文化事业产生了重大影响.第四,将其置于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背景,故宫先贤奋力守护故宫文物、积极举办文物展览、严格制定规章制度等项工作,不仅保证了故宫文物在战时的安全典藏,而且培育了视国宝为生命的典守精神.故宫文物南迁也形成一个故宫两个博物院的局面.两个博物院重走当年文物南迁路线,温故知新,继承和弘扬这份珍贵的精神遗产,更感到历史赋予的重任.  相似文献   

4.
文献作为一个时代精神文明的物质表现形态是文物收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官方和民间的重视而传承下来,使我们今天能够依据这些珍贵的版本来解读历史上的一个个迷团并引以骄傲和自豪。本文将近现代文献版本的文物价值与古籍版本的文物价值现状进行比较,论述了重视和保护近现代文献版本的文物价值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如何重视和保护近现代文献版本的文物价值的建议。保护我们丰富的文化留存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近现代版本的文物价值必须引起重视,不要因为我们没有认识到或认识到而没有做到造成文化在我们手中毁掉。  相似文献   

5.
"科举学"古今含义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举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问.说其古老,是因为"科举学"或"科举之学"的用法出现很早,科举时代有千百万读书人曾热中备考科举的学问,且自从科举制产生一段时间以后便有人开始进行科举制度及科举史研究,其研究历史长达千余年;说其年轻,是指以往并未有意识地将科举作为一个专门领域来研究,至1992年正式提出将"科举学"作为一门专学,或者说作为一个专门领域来研究之后,才更注意以整体的观点,以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视角、新的高度对科举进行科学的研究,赋予了"科举学"一词以新的内涵和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古代典籍是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有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古籍修复是在国家加强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兴起的应用型特色专业.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事业的热爱精神,加深学生对文献价值的认识,本文认为,高校应加强从业人员的文化内涵,把古籍整理和古籍修复结合起来,更好地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创新型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7.
宋代陶模作为民俗玩具体系的专项收藏,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形式决定了它的文物研究价值。作为历史上用于文化交流的艺术符号系统,它的艺术形态、传播和娱乐方式,至今仍为世人所青睐。随着文化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民间文化艺术的再认识,宋代陶模的文化、艺术与经济价值将有望不断追高。  相似文献   

8.
高校开设法国文学课的目的和初衷在于提高学生的法语语言能力,并通过法国文学作品的学习来提高学生对于法国文化的认识,从而能够从文化这一更深的层次来理解法语语言的规律和内涵。大数据理念是指将海量的数据进行整合,然后通过分析之后对使用者提出针对性的指导和个性化的服务。显然大数据理念对于提高法国文学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大数据理念的内涵、外延以及大数据理念之于法国文学课教学的价值入手,通过对当前高校法国文学课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大数据理念的法国文学课优化策略,需注重学生文学偏好以及法语基础资料的收集,丰富教学手段并提高法国文学课教学的全面性。  相似文献   

9.
傩是多元文化的承载体,研究其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对尊重人类文化多样性,维护人类文化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福建泰宁大源傩舞素有福建"民间舞蹈活化石"之称,大源傩舞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保留农耕文化特质、具有原生性文化意味以及蕴含多元宗教文化色彩。其文化内涵凸显大源傩舞作为地方性民间舞蹈的独特价值与艺术魅力,应更好地进行传承、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文物价值是文物保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但到目前为止,在文物保护领域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中,仍没有对文物价值的认识达成共识。文章运用价值现象学方法,以敦煌莫高窟为例对文物价值进行分析,认为文物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工具价值和象征价值,其中象征价值是文物最根本的价值。象征价值的存在使文物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崇高性,它是文物由于象征了历史而获得的价值。同时,象征价值也是连接文物审美价值和工具价值的关系纽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