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修辞学和翻译研究,尤其是翻译理论研究,历来有着紧密的联系,翻译活动的实质是跨文化的修辞活动。然而纵观国内外研究,对修辞学和翻译理论之间关系的探讨始终鲜有人着墨。文章将摘选西方修辞学发展历程中的四个重要阶段,尝试以修辞学为视角,考察其对翻译理论的影响。依据每个阶段修辞学发展的背景以及主要修辞学家的修辞思想在该时期翻译理论上的映射,进而厘清修辞学和翻译理论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修辞学界引进了不少西方新理论,如符号学理论、修辞学理论、社会语言学理论等;也借鉴了不少邻近学科的新方法,如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方法以及阐释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方法等等.这无疑为中国修辞学的发展繁荣起到了助推和导引的作用,是值得赞许的.  相似文献   

3.
曹强 《现代语文》2010,(6):18-20
修辞是人们使用符号,尤其是语言,在他人身上诱发合作的行为。修辞学研究既包括语言行为,也涉及非语言行为。本文从修辞学的内涵及性质、修辞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建构现代中国修辞哲学的意义等三个层面讨论了现代中国修辞哲学的学科体系。同时指出,现代中国修辞哲学体系的确立,可以使汉语修辞学研究摆脱在技巧之"术"和理论之"学"间摇摆的暧昧处境,有助于拓宽传统修辞学研究的领域,丰富现代汉语修辞学理论。  相似文献   

4.
在蒋文野(1985)、周远富(1998)、廖序东(1999)、刘昌海(2001)等学者的研究背景下,在参阅文献的基础上,归纳出《马氏文通》在修辞学领域的研究成果。马氏在微观修辞学领域主要涉及了字的运用、语音节奏的协调、句式的选用;在理论修辞学领域涉及了辞格研究;在应用修辞学领域涉及了语体风格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把中国修辞学现状的产生原因归结为修辞的实用性和即时性,前者决定了修辞学研究的分散性和隐没性,后者遮蔽了修辞学研究的规律性与客观性.在此认识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修辞学建构的分层理论,并揭示了修辞学研究的特有方法和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6.
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修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赫金(M.M.Bakhtin)学术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对话理论,其主旨在于强调一种积极的、崇尚个性、注重平等参与的人文精神,对话思想贯穿于他的语言学和符号学思想。虽然巴赫金不是修辞学家,但他有关修辞学的陈述都倡导将修辞学解释为对话,从而确认了话语的各种形式。巴赫金的对话概念极大地发展和丰富了修辞学传统,由此而形成的对话修辞学将巴赫金作品中和现代文化理论中所形成的新的概念应用于修辞学传统,给传统修辞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巴赫金的对话修辞学是一种检测我们与他人的观点以及检测我们自身的手段,尤其是对我们个体的和文化的差异的一种检测。从修辞学的视角来探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有助于对其理论能进一步加以审视和理解。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西方修辞学、言语交际学、新修辞学、对比修辞学为发展脉络,探讨了西方修辞学的语言学科性质、跨学科发展趋势。新修辞学派继承和发扬西方古典修辞学理论并充分发挥其社会认知体裁观的最大优势,结合哲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把语言的修辞现象作为社会行为加以综合描述和阐述,并逐步成为现代修辞学发展的主流,同时为对比修辞学理论的构架和产生提供了可靠的背景条件。  相似文献   

8.
本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对语教学三个前提问题的认识,即语教学的任务,汉语教学的特点,中学生学习母语的规律;二是语教学与修辞学辅车相依的关系,提出了语教学需要修辞学,修辞学也需要语教学的观点。章认为,在语学问世之前,语教学可以借助修辞学理论作为培养学生语能力的指导理论,语学要问世,修辞学理论也将是它的核心部分,同时语教学是修辞学的用武之地,是检验修辞学理论的试金石,也是修辞学发展的动力,二有机地结合,不仅可引导语教学走出低谷,也将给修辞学的发展带来生机。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西方修辞学、言语交际学、新修辞学、对比修辞学为发展脉络,探讨了西方修辞学的语言学科性质、跨学科发展趋势。新修辞学派继承和发扬西方古典修辞学理论并充分发挥其社会认知体裁观的最大优势,结合哲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把语言的修辞现象作为社会行为加以综合描述和阐述,并逐步成为现代修辞学发展的主流,同时为对比修辞学理论的构架和产生提供了可靠的背景条件。  相似文献   

10.
修辞学浅述     
本文浅述了修辞学的相关研究,分析了修辞学的研究范围和有代表性的三种西方修辞理论,阐述了修辞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应用研究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在修辞学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自从新修辞学引进中国,国内学者对这一新理论进行积极探索与研究,包括理论研究和用修辞理论分析实际问题。本文主要对国内学者在理论方面的研究作一个综述,包括对新修辞学总体特点和发展趋势的描写和预测;某修辞学家理论的介绍及评述以及哲学对新修辞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修辞学产生的原因是基于对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反思和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文化语言学热潮.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修辞学会、江苏修辞学会、<修辞学习>等重视文化与修辞关系的研究.对中国文化修辞学研究之展望是:进一步探索中国文化修辞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从更深更广的文化层面观察汉语修辞现象,进一步继承古代修辞学的优良传统,探讨文化修辞学的方法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3.
本回顾了中国现代修辞学的情况,对21世纪的中国修辞学作了思考,并提出几点看法:一是要继承中国古代修辞学的优良传统;二是提倡建立中国化修辞学;三是加大修辞学理论研究的力度;四是提倡不同流派、不同观点的学术争论。  相似文献   

14.
修辞学的当代复兴,与人们对语言、知识以及二者关系的重新思考分不开。现代修辞学重视从双向交流和整体文化建构角度,从哲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方向上综合描述和阐释修辞现象,强调修辞的普遍性,复义性,交流性和认知性。后现代修辞理论则强调修辞作为“无中心”的“播撒”,是无法组合成有序结构的自相矛盾的表意手段,认为修辞作为能指的互设,具有“形式游戏”和“自我解构”的“转义”功能。现代修辞学与后现代修辞理论呈现出来的不同理论特色,表明了当今时代人类文化在走向全球化的同时,更强调多元化、多层化和非中心化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5.
对21世纪中国修辞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中国现代修辞学的情况,对21世纪的中国修辞学作了思考,并提出几点看法:一是要继承中国古代修辞学的优良传统;二是提倡建立中国文化修辞学;三是加大修辞学理论研究的力度;四是提倡不同流派、不同观点的学术争论。  相似文献   

16.
《理论修辞学——宏观视野下的大修辞》从整体结构到基本思想都表现出当下中国修辞学由“狭义”走向“广义”的转型意识。首先,它的基本框架给我们建构了一种新的修辞学理论系统,体现出修辞观的改变。其次,这一理论体系中的主要概念——修辞主体、修辞角色、修辞身份等,有别于以前的提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修辞观念在发生转变。书中“修辞现象的本质”的理论阐述集中而直接地表现出修辞学创新思想,总体上体现出当前中国修辞学由“狭义”向“广义”的转型趋势。  相似文献   

17.
当代语言学、修辞学大家王希杰先生的“三一”修辞学理论,反愉部修辞学的问题建立在以下三组概念之上:四个世界、零度和偏离、显性和潜性。这个理论体系抽象出了当代修辞学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提高了 修辞学的科学品位和社会功能,因此,可望为21世纪的修辞学研究带来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学界对修辞学对象和范围的探讨由来已久,本文主要梳理了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两大分野说"、"语言要素说"、"同义结构说"、"全过程说",来表达笔者对修辞学研究对象和范围的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理论修辞学是关于修辞研究的反思,提出修辞学的基本问题。本文仅从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修订本)所获得的启发,对语言与世界的关系、语言的修辞特性、修辞学的元理论等方面继续提出问题来思考。世界的存在是难以言喻的,修辞起源于语言表达的难度,从语言与世界的距离看,修辞的基本原则应是精确表意,其次才考虑言语交际过程中的表达效果。诗性或修辞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从德国浪漫主义到尼采、海德格尔以及认知语言学,都认为反讽、隐喻等并非语言的附加成分,不只是语言中的修辞手段,而是语言的基本面貌。《汉语修辞学》对相关修辞学元理论问题的思考,已显著提升了修辞学的科学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20.
王希杰先生将潜显理论运用到修辞学的研究当中,提出显性修辞学与潜性修辞学及预测修辞学。他使修辞学研究具有了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使修辞现象摆脱了神秘色彩,使修辞学成为真正的科学。当然,潜显理论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