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下台湾,正如一位艺人戏称的那样:“新闻比综艺节目还精彩”出于选战需要,陈永扁的抛出了他的“两岸和平稳定互动架构协议”,竟然提出参照中东军事家和朝鲜半岛模式,由两岸依循“一个原则,四大议题”进行正式谈判,作为回应,连战也提出了分为五个步骤发展两岸关系“和平路线图”。  相似文献   

2.
《浙江档案》2005,(5):42-42
蒋介石次子蒋纬国1995年写给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次子冯洪志的亲笔信日前在重庆首次露面。  相似文献   

3.
陈水扁在既不愿接受“一中”。又不敢面对战争的情况下。选择了“第三条路”:所谓“和平独立”之路。这一条路的目标能否达成姑且不论。但其过程却是以对台湾人民的认同做根本的改变。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埋下巨大的变数  相似文献   

4.
陈水扁第一次来北京是1991年7月23日,住在当时最豪华的王府饭店。对他的来访当时是有争议的。因为陈水扁在1989年11月的“立委”选举时,公开刊登竞选广告:“台湾独立万万岁”。后来经研究,认为他既然愿意来大陆沟通,毕竟是好事,还是接受了。由此也可见祖国大陆的度量。陈水扁提出了一些要求,因为事涉敏感,无法满足,还是时任国台办副主任的唐树备见了他。只陈水扁一个,没带任何人。陈水扁着重了解“动武”问题。他问什么情况下不会打?说是在大陆的台商很担心。他表明两岸要“政府的谈判”,反对国共谈判。交谈基本上是一问一答,陈水扁反应很快…  相似文献   

5.
“搞”新闻     
陆高峰 《声屏世界》2010,(10):68-68
近来常看电视新闻.不知怎么联想起这个“搞”字。按说新闻是很严肃的,事关国计民生.可是看了某些新闻,着实觉得是“搞”出来的.而不是用严谨的态度制作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龙先生的观点总能在华人社会激起涟漪。我们或许可能不同意她在某篇文章中的某个结论,但我们理应了解她的思维方式、推理逻辑和价值观,更理解她作为中国文人的一片苦心。一个开明、开放的社会应该能倾听各种声音,正所谓兼听则明。沟通是理解的前提。人们也许一时还难以相互理解,但这不应成为妨碍彼此沟通的藩篱 编者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上,张静江不仅费尽心力地为蒋介石筹措庞大的军费开支,而且还慷慨大方地资助其日常生活所需;在军事上,他不遗余力地举荐蒋介石担任粤军总司令部作战科主任和黄埔军校校长,为其日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在政治上,他更是费尽心机地提携,通过翻手云覆手雨的手段,使蒋介石在短短的时间内成为集国民党、北伐军、国民政府大权于一身的国民党第一号领袖人物。  相似文献   

8.
9.
蒋介石一生善于搞特务活动,同时,他控制手下特工的办法也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办法就是对特工授予大权,但不给高位,以防他们在政治上坐大。戴笠任军统头目10多年,始终是副局长,只给了一个少将军衔,还是拖到1945年3月才公布。尽管如此,两人又合作得相当默契。一方面戴笠要报蒋介石的知遇之恩,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个有心计的人,深知以自己的资历、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蒋介石一生极其重视过生日,而且每年的生日花样翻新,劳民伤财。1956年10月31日,是蒋介石70岁生日。他别出心裁,搞了一个“婉拒祝寿贡献建议”的花招,并令“总统府”秘书长张群以“总统府”的名义下发到各机关团体。  相似文献   

11.
1948年11月2日晚上.陈布雷前往南京黄埔路总统官邸。他本是这儿的常客,这一回,却有点非同寻常,他不是去开会.也不是应总统的召见,而是去探望病人蒋介石。“龙体”欠安,以陈布雷的身份和他对领袖之忠诚,不能不有所表示.这也是个单独面谈的难得机会。有些话是不宜在公众的会议上说的。  相似文献   

12.
都说济南军区某炮兵旅宣传科干事胡宝玉是个有能耐的人,能在哪里?他会推拿按摩搞针炙理疗,治好了不少战友的训练伤;他识乐谱、懂乐理,曾登台演出;他拿起画笔能作画、篮球比赛能当裁判……其实他最拿手的,是搞新闻报道.而且会摄影、会写稿。  相似文献   

13.
云飞 《中国新闻周刊》2004,(18):20-20,22
从“国家统一法”到5·17声明,中国政府发出明确信号:将 不惜一切代价,粉碎“台独”图谋  相似文献   

14.
父亲带着副官赶到东里堡迎接祖母时.看到祖母脸色阴沉,还以为是受惊所致.遂深情地喊了一声“娘”.并欲上前搀扶.可谁知道却引起老太太一顿数落:“你们干的这是啥事?亏你还五短长枪.打了几十年的仗!一不做.二不休.你们既然得罪了他蒋介石.就不该随便放他.你比张学良大十几岁呢.就这么糊涂?!”老太太把拐棍在地上敲得直响.“你们这是放虎归山.是造孽啊!蒋介石今后能不报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搞新闻工作千头万绪,我认为,归结起来无非两件事,一是作,一是做人,作重要,做人更重要。”这是陈贤德在2002年8月获得第五届韬奋新闻奖后所说的一席话。而他正是在这两点上,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作——写华采篇章;做人——称时代豪杰。  相似文献   

16.
《北京档案》2004,(5):37-37
美国政府于2003年12月11日公布的解密档案显示: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向中国最高领导人保证,他不会支持台湾独立。  相似文献   

17.
陈水扁宣布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意在挽回颓势。但在推动“法理台独”的道路上,他将重负压力,举步维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台湾"立委"选举,虽然"泛蓝"席位能维持过半,但"台独"势力今后仍会不断在"红线"附近游走,并试图突破底线,这种时时刻刻存在的危险,与大陆发展所需要的长时期和平之间的矛盾,加上美国遏"独"的半心半意,将构成台海局势持续紧张的结构性因素  相似文献   

19.
苗印 《档案时空》2003,(9):16-17
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正式签订了停战协定,停止国内一切军事冲突。这一协定的签订,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或迟滞了蒋介石一心打内战的时间。但被内战之火烧晕了头脑的蒋介石,哪是一纸协定抵制得了的。他虽碍于文件的明文规定,暂时还不敢明目张胆的大规模发动内战,只能是偷偷摸摸地  相似文献   

20.
今年3月,叶县遵化乡财政所退休干部金同善,近日被该乡党委返聘专职搞新闻报道,乐得老汉合不拢嘴。今年61岁的金同善,自1958年发表第一篇新闻报道开始,他就与新闻结下了不解之缘,30多年来,他在市以上单位发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