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  相似文献   

2.
汾湖石记     
汾湖石者,盖得之于汾湖也。其时水落而岸高,流涸而厓出,有人曰:“湖之湄有石焉,累累然而多。遂命舟致笔,其大小圆缺,袤尺不一,其色则苍然,其状则崟然,皆可爱也。询之居旁之人,亦不知谁之所遗矣。  相似文献   

3.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消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每当我读到刘勰的这段话,总要频频点头,赞不绝口,因为这正是我心头长期意会到,却又言传不出的话。 纵则千载,横则万里,珠玉似的声音,风云般的气色,均可同时出现在作者的心头笔端,这正是作家依靠想象虚构,对某些内容加以集中和升华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里这样写道: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论述的是文学创作中艺术想象的重要性。其实,读者在进行文本阅读时,联想与想象力也是不可缺少的。无论是感受作品的艺术之美,还是领悟作家的写作意...  相似文献   

5.
训练学生的思维技能,将直接服务于培养人的创造力,这是语文教学要完成的两大任务之一。《文心雕龙·神思》这样形容"神思":"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  相似文献   

6.
[原文] 房生直温与予二弟游,皆好学.予病其确也,思所以休息之者.得木局①,隆其中而规焉,其下方以直;置棋二十有四,贵者半,贱者半,贵曰“上”,贱曰“下”,咸自第一至十二,下者二乃敌一,用朱墨以别焉.房于是取二毫如其第书之.既而抵戏②者二人,则视其贱者而贱之,贵者而贵之.其使之击触也,必先贱者,不得已而使贵者,则皆慄焉惛焉③,亦鲜克以中.其获也,得朱焉则若有余,得墨焉则若不足.  相似文献   

7.
杂说一     
彭翊 《中文自修》2006,(2):55-55
猴,山溪之兽也。猎者得之,断其尾,掣以锁,戴以面具,教之百戏;喜怒悲欢,无不中节;往来通衢,藉以糊口。于是梨园傀儡而外,复多作伪之境焉。  相似文献   

8.
康德认为“:想象力是一股强大的创造力量,它能够从实际自然所提供的材料中创造出第二自然。”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里这样描写想象时的状态:“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呐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想象的积极参与,可  相似文献   

9.
正刘勰《文心雕龙》里有一段精彩的描述:"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是怎样的一种思维活动让我们在"寂然"之中跨越遥远的时空,可以神交古今中外的人物,神游这茫茫宇宙中任何一处地方?这就是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想象,则是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的形象。想象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指没有预定目的、  相似文献   

10.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彊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署不能使之疾,袄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袄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  相似文献   

11.
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刘勰说:"文之思也,其神远兮.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思通万里.  相似文献   

12.
在作文构思的初始阶段,为打开思路,就要张开联想和想像的翅膀,“精鹜八极,心游万仞”。于古今中外,白天上人间自由驰骋。正如刘勰《文心雕龙》所言:“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干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写作时,用上想像和联想,方能“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和感人艺术形象,才能有更多的感情要表达,进而寻求最好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3.
【引言】 有些名字跨越历史长河而彪炳史册.有些身影历经时间淘洗而愈显风流。作为后来者,我们想走近这些非凡的人物.想看清他们丰富的表情.想听懂他们尘封的心曲.于是我们从历史文本的阅读中去探寻他们的“心灵底片”。阅读本身就是跨越时空的心智过程.联想和想象更让我们的阅读过程插上飞升的双翼.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描述“神思”所说的那样:“……寂然凝虑,思接干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汾湖石记     
叶小鸾 《中文自修》2006,(12):50-50
汾湖石者,盖得之于汾湖也。其时水落而岸高,流涸而崖出。有人曰“湖之湄有石焉,累累然而多。”遂命舟致之。  相似文献   

15.
训练学生的思维技能.将直接服务于培养人的创造力。这是语文教学要完成的两大任务之一。《文心雕龙.神思》这样形容“神思”:“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可见。人的联想、想象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同时,又指出:“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相似文献   

16.
非非堂记     
权衡之平物,动则轻重差,其于静也,锱铢不失。水之鉴物,动则不能有睹,其于静也,毫发呵辨。在乎人,耳司听、目司视,动则乱于聪明,其于静也,闻见必审。处身者不为外物眩晃而动,则其心静,心静则智识明,是是非非,  相似文献   

17.
想像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想像的过程用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语言说,就是“寂然凝虑,思接干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的功夫。语言描述的形象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想像和联想来实现,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没有想像与联想,也就没有语感。  相似文献   

18.
陈义准 《现代语文》2004,(12):36-36
外国一位著名诗人说过“诗人的天赋正是找到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并把它们的这种联系揭示出来.”而找到“这种联系”的有力工具便是联想。联想,用刘勰在《文心雕龙》的话说是“故寂然凝虑.恩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即由此事物联想到彼事物的过程,按形式可分相似联想、因果联想、相关联想、对比联想等几种联想一  相似文献   

19.
伐树记     
署之东园,久茀不治。修至始辟之,粪瘠溉枯,为蔬圃十数畦,又植花果桐竹凡百本。春阳既浮,萌者将动。园之守启曰:“园有樗焉,其根壮而叶大。根壮则梗地脉,耗阳气,而新植者不得滋;叶大则阴翳蒙碍,而新植者不得畅以茂。又其材拳曲臃肿,疏轻而不坚,不足养,是宜伐。”因尽薪之。明日,圃之守又曰:“圃之南有杏焉,凡其根庇之广可六七尺,其下之地最壤腴,以杏故,特不得蔬,  相似文献   

20.
想象推动如潮如涌的澎湃诗情。 西晋陆机在《文赋》中谈到艺术想象时写道:“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形象地描述了艺术想象的过程、状态和作用。著名古典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