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情感是每个人所特有的内心体悟。情感是人们对客体事物在心理与态度上产生的反映。良好的情感,不仅使人们健康生活、和谐交际、调适心情,而且促进人格力量的形成,使人有尊严地生活。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认为要凭借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感知体语,激励学生表情达意.达到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移情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较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童双仲 《广西教育》2005,(1A):56-56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心理与态度上产生的反映。良好的情感,不仅促使人们健康生活、和谐交际、调适心情,更能促进人格力量的形成,使人有尊严地生活。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认为要凭借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感知体悟,激励学生表情达意,达到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移情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较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情感是人们对客体事物在心理与态度上产生的反映。现代社会中 ,良好的情感 ,不仅能促使人们健康生活、和谐交际、调适心情 ,更能促进人格力量的形成 ,使人有尊严地生活。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但在现实的教学中 ,“惟教惟书”的现象比比皆是 ,只把学生作为容器来灌输 ,对学生的发展缺乏全面的认识与重视。笔者尝试凭借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引领学生感知体悟 ,激励学生表情达意 ,达到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移情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一、发掘情感源流———“蓄情”有效阅读的关键在于能不能激发起学…  相似文献   

4.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心理反应,它是一种非智力性因素。有了良好的情感,不仅能促使人们健康地生活,调适好心情,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更能促进人格力量的形成,使人有尊严地生活。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手段。学生有了对学习的热烈情感,就会主动地探求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课程目标之一,更可见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正如苏霍姆斯基所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情感是人们对客体事物在心理与态度上产生的反映。现代社会中,良好的情感,不仅能促使人们健康生活、和谐交际、调适心情,更能促进人格力量的形成,使人有尊严地生活。笔者认为要凭借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感知体悟,激励学生表情达意,达到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移情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才能较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人们对客体事物在心理与态度上产生的反应。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认为要凭借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感知体悟,激励学生表情达意,达到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移情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较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情感是这门艺术的核心。情感是人们对客体事物在心理与态度上产生的反映。在当今社会,良好的情感,不仅促使人们健康生活、和谐交际、调适心情,更能促进人格魅力的形成,使人有尊严地生活。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8.
情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具体表现为人们的喜怒哀乐等情绪体验。良好的情感促使人们健康生活、和谐交际,促进人格力量的形成。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优良的情感品质,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心理与态度上产生的反映。良好的情感不仅促使学生健康生活、和谐交际、调适心情,更能促进人格力量的形成。语言教学便是引领学生感知体悟,鼓励学生表情达意、丰富学生情感、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情感是人们对客体事物在心理与态度上产生的反映。良好的情感 ,不仅促使人们健康生活、和谐交际、调适心情 ,更能促进人格力量的形成 ,使人有尊严地生活。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凭借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引领学生感知体悟 ,激励学生表情达意 ,以达到丰富情感 ,培养移情能力 ,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的教育目的。课堂教学活动由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构成三维动画。教师与学生在共同的教学活动中 ,必然结成一定的人际关系。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 :“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课…  相似文献   

11.
思想品德课教学,应把素质教育摆在头等重要地位,切实把握和实施素质教育:在教学中进行心理品质培养,使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形成;课堂教学要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坚定的政治信念,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要在学习和生活中以情感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通过生活体验达到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12.
情感是人们对客体事物在心理与态度上产生的反应。良好的情感,不仅能促使人们健康生活、和谐交际、调适心情,更能促进人格力量的形成,使人有尊严地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明  相似文献   

13.
<正>情感,是人们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这种情感能促使人们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强大的内驱力,促使人们满腔热情地投入某种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取得活动成果。倘若在教学中我们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以情入境,以境促学,必将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在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浪潮中,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由"厌学"到"乐学"显得尤为重要。情感是在人的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因而情感具有可塑性。教师在  相似文献   

14.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数学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教育的要求。为了能够在初中数学更好地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感、情感态度,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本文将探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渗透情感教育,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历史教育的目标要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三维目标。因此,发展学生情感态度是新课改下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教育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它的成功与否与学生良好品德、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密切关系,也是素质教育能否落到实处的最终着眼点。  相似文献   

16.
<正>情感在学生的成长进程里是极其重要的,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习惯。所以,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进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情感渗透,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有滋有味"。语文老师应该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情感要素对学生加以渗透,使学生受到情感要素的影响,不断地形成并发展自身的情感体验,实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目标,适应目前素质教育的发展。一、联系现实,情感渗透有"真味"教师应该把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真实感悟移  相似文献   

17.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要求,历史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三维目标。因此,发展学生情感态度是新课改下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教育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它的成功与否与学生良好品德、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密切关系,也是素质教育能否落到实处的最终着眼点。  相似文献   

18.
生活是课程的本源,走进生活的教育才是富有情感、富有生机的教育。利用学生的生活情感因素,对促使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学校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素质教育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注重以学生为本。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人们对以学生为本的德育观念的理解偏失,导致德育目标不能很好地实现。中学德育是形成学生德育认识、培养德育情感、践行德育行为的重要时期,加强中学德育教育并积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新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的低效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漠视学生情感是其主要原因。文章从了解学生的品德及情感基础、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确立可亲的德育目标、让德育活动深入人心、重视学生的道德体验等方面阐述了重视学生情感与提高德育实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