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名教师,教书时是经师,育人时是人师。如果经师和人师集于一身,那么一个教师就可以成为名师。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经师好做,人师难当。人师必须懂得并真正落实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徐特立老先生曾经说过:"教师分为两种,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经师是专教学生学知识的,人师是教学生做人的。"真正的优秀教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人民教育家徐特立则将教师概括为"人师与经师的合一"。作为长期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来说,不仅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只有坚持"人师"与"经师"的结合,才能达到"教书"与"育人"的  相似文献   

4.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就当下中学教育而言,经师与人师是同样难求的,所以你做教师后切记要多读书,将经师与人师之重并于同列……”导师临近毕业时的叮嘱时常提醒着我。而今,我也时常询问自己,是否“有违师命”,是否于教育教学心安、无愧。逝者如斯,细数从教以来之言行,尚积极、勤勉。  相似文献   

5.
学海一勺     
人师·经师东汉时候,有个叫袁宏明的学者说:“经师易遇,人师难求。”这句话后来常常用来勉励教师要作人师,不要做经师。什么是人师?人师是指德行、才识卓越,可作学生表率的人。《荀子·儒效》:“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韩诗外传》:  相似文献   

6.
正经师与人师。教师应该是"经师"与"人师"的"合金"。"经师"博览群书,能够给学生以丰富的学养;"人师"能够透过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精神的丰盈和人格的健全。"经师"与"人师"是融合不是简单地拼凑,这样的教师能够善于捕捉教育的契机,给学生以启迪、智慧和力量,不断挖掘潜能,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理想与现实。教师工作尽管极为平凡,但是它承载着家庭  相似文献   

7.
中国师德教育古今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伟大的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过:"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经师是教学问的,人师是教行为的。我们的教学是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的。每个教科学知识的人,他就是一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但就我国教育界的现状,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教育教学中暴露出来的许多问题来看,要求教师要真正做到"经师"  相似文献   

8.
“经师易得,人师难觅。”魏书生教书育人的艺术是人师的艺术而不是经师的艺术。“经师”和“人师”的区别,简单地说:人师既教书,又育人;经师只教书,不育人。在中国,人师有着深厚的传统,一部教育史主要是由他们写下的;孔子是人师,颜之推是人师,蔡元培是人师,陶行知是人师,叶圣陶也  相似文献   

9.
漫谈教师要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高玉海,李向阳教书和育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天职。每个教师都应该做到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才能成为合格的教育人才。教育家徐特立同志认为教师的职责应是“人师”和“经师”的统一。他说,教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经师(因为过去教...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古以来对教师的称谓就有“经师”与“人师”之别,盖有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之说,“经师”乃知识之师、专业之师,“人师”乃德性之师、教化之师,“经师”乃为师之必要条件,而“人师”乃为师之充要条件,“经师”由艺臻道后才能成为“人师”。立德树人的实施主体为教师,只有从“经师”走向“人师”,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然“人师”的养成面临现代社会分工更加精细化、功利主义追求现实利益、理性主义忽视美善德性等挑战。“人师”之质,在于胜理行义,将教书与育人真正融为一体,在于经明行修,不仅通晓理论而且德行端正,言教与身教真正合一,在于德行道艺,不但自己明道还要有传道善教的艺术,由此才能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应当怎样做教师?一、既当“经师”,又当“人师”社会主义国家的教师,应该像徐特立先生所说的那样既当“经师”,又当“人师”,徐老说:“人师就是教行为,就是怎样做人的问题,经师是教学问的……我们的教学是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的,每个教学科知识的人,他应是一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世上既没有无教育的教学,也没有无教学的教育。教师义不容辞的道德义务就是塑造学生的心灵。一位教师能否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道德义务,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教书与育人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教书…  相似文献   

12.
一、德与识的统一,人师与经师的合一师德建设必然要求德与识的统一,即人民教育家徐特立所概括的“人师与经师的合一”。人师,即为人之师,教人为人之道。就“人师”而言,师德建设应着重于以下两点:1以诚为首,坦诚为人是做教师的基石。教师惟有诚实,才能心正,心正方能人正...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其中“育人”是核心,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正如我国杰出的教育家徐特立所说:“教师应该既是‘经师’,又是‘人师’。‘经师’是教学问的,而‘人师’就是教行为,是教学生怎样做人的——教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二者的合一。”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极其丰富的,也是多变的,而且学生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把心灵的窗口向老师敞开,所以要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天职是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古以来,为人师表就有两个人格内涵:一是“经师”(教知识),二是“人师”(教做人)。古人有“经师易遇,人师难求”之叹,是在强调教书容易育人难。所以,为人师者当正心...  相似文献   

15.
知书还须识礼教书更要育人华东冶金学院韩贤强经师、人师是我国传统文化赋予教师的两种人格。老一辈教育家徐特立说:经师(中国过去教经书的称经师),是教学问的;人师,教行为,即教怎样做人。怎么会有两种“师”?学问与人品、治学与做人,是两个问题,而不是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的道德传统中,教师具有"经师"和"人师"两种身份。一般来说,"经师"("业师")的责任是传授各种专业知识,"人师"不但要传授专业知识,而且要能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在今天,对于从事思想道德教育和伦理学教育的教师来说,必须"身体力行"自己所讲授的内容,努力做到知识与品德兼备、学问与人格俱全,把"业师"与"人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徐特立同志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朱德同志赞誉他是“当今一圣人。”徐老积几十年办教育的实践经验,对如何做一个好教师的问题有不少精湛的见解。他曾指出:“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人师就是教行为,就是怎样做人的问题。经师是教学问的,…我们的教学是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的,每个教科学知识的人,他就是一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把徐老有关师德的论述概括起来,他对教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师生关系是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人际关系,在教学与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直接关系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我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族别不同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的师生关系,具有复杂性与特殊性。笔者认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徐特立说:"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教知识),一种是人师(教行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是经师与人师合一的为人师表,要求教师有较高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首先是老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就是传授为人之道,就是育人,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授业解惑”,就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就是教书。古人称“授业解惑”者为“经师”,称“传道”者为“人师”,我们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应该同时具备“经师”和“人师”两种品格。班主任老师既应当好“经师”,尤应当好“人师”,还要学会在当好“经师”的教学活动中当好“人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学生提出的严格要求,班主任自己首先要带头履行,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自己首先要带头做到、做好,处处给学生树立榜样。  相似文献   

20.
王小平 《班主任》2004,(11):39-39
常言道:"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经师,教人以知识;人师,教人以灵魂. 现在,学校里的老师几乎都只是"经师",鲜有"人师". 一个真正的班主任,不应该像一个单科老师那样只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帮助他获得成才、成长、成功的真谛,也就是使你的学生既要得到经师之教,更要得到人师之育. 作为班主任,教给学生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