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3 毫秒
1.
美国的间谍卫星,多年以来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官方对其内幕更是讳莫如深。直到最近,美国中央情报局才公开了它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发展间谍卫星的一批资料和间谍卫星早期拍摄的数以千计的照片,从而第一次向世人公开了他们的高级机密。  相似文献   

2.
提到美国的间谍卫星,你一定觉得那绝对是最厉害的。其实不尽然。最近,美国公开了一批资料文件,从而第一次向世人公开了他们的高级机密。  相似文献   

3.
间谍卫星     
2007年2月24日,日本发射了一颗名叫“雷达2号”的间谍卫星。这枚间谍卫星和以前发射的“光学1号”、“光学2号”及“雷达1号”等三颗间谍卫星共同组成日本的间谍卫星网。由此,继美、俄、以、法之  相似文献   

4.
《教育文汇》2011,(3):7-7
记忆中,公开教学大概发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中叶。那时,上海中学有位优秀的生物教师顾巧英,上了一堂公开教学课,苏联专家参与听课,赞赏不已。  相似文献   

5.
美研制隐形间谍卫星美国正在研制一种隐形间谍侦察卫星。如果美国在太空拥有足够数量的这种卫星,就能对地球上任何地点进行侦察。美国国家侦察办公室主任霍尔说,这种用于小型卫星的隐形技术,属于美国政府的绝密高新技术。目前,美国在太空轨道上共有12颗间谍卫星,包...  相似文献   

6.
多般 《初中生》2007,(10):49-49
“叔叔,我有一分钱,请你帮我租一本《三国演义》!”这是一件让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孩子感到非常美好的事情。那个时代直到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小孩,都对小人书有着很特殊的感情。连环画买价50~60年代时只要八九分钱一本,租一本只要一分钱;70~80年代买价大概为一到五六角钱,租也只有五分到一角。每次拿上一本连环画,会翻来覆去地看上半天。那滋味,要多美有多美![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要刊速递     
《天津教育》2011,(6):2-2
青年偶像是谁?上世纪50年代,是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60年代,是雷锋、焦裕禄、王进喜;70年代,是陈景润;80年代,是张海迪。之后,“爱慕型偶像”几乎取代了“学习型偶像”。青年偶像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贤小璐 《音乐世界》2014,(4):118-119
为了纪念前辈歌手金光石诞辰50周年,以“在记忆中最灿烂的爱情故事”为主题的音乐剧《December》,融合了金光石的自创曲与数首当年他最爱自々歌曲所组成,其中更是包含了2首从未发表的歌曲。对于八九十年度过青春的很多人而言,金光石是值得怀念的名字,可是对于1990年代初仅只有五岁的俊秀来说,在初期并不能理解多少蕴含那个年代歌曲中的情愫。但他却通过公开彩排日那天的趣事,逐渐了解到了金光石前辈所带来的影响力“有一群阿姨来到休息室时,妆几乎全都哭花了。因未曾活在那个年代中,我错失了许多部分,而阿姨们却一一告诉我了。我这才感觉到,原来我所无法体验的感受,都彻底渗透到剧中的每个角落了。”  相似文献   

9.
8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以来,随着党对文艺政策的重新调整,文学创作实现了“人”的复归。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西方文化重新传入中国,文学批评亦不例外。当时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使中国文艺批评急于追赶“现代性”,一时呈现出众语喧哗的局面,从而使80年代文学批评具有了特殊的重大意义,然而,浮躁是这一时期文学批评的共同特征。进入90年代之后,文学批评成为个人话语言说的舞台,这表明了文学批评开始走向成熟。同时,这一时期的文艺暗伏着一股文化生态失衡的潜流。这一问题必须引起人们的警惕,从现实意义上来说,它是我们迈入21世纪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间谍卫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可以说全世界都在美国间谍卫星的监控之下。1960年8月18日,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军事成像间谍卫星。这种卫星目前已经发展至第六代,地面分辨率达0.1米,工作寿命为8年,卫星在光线不足或完全黑暗的情况下也能清晰地拍摄地面的目标。美国政府正在实施一项耗资高达250亿美元的绝密计划,以研制新一代间谍卫星,大力提升美国卫星侦察和搜集军事情报的能力。美国计划将制造12至24颗新型间谍卫星,准备在2005年开始部署。这项研制新型卫星的计划被命名为“未来图像建筑工程”,目的是通过卫星为美国空军从事间谍活动…  相似文献   

11.
老阚 《内蒙古教育》2007,(2X):40-41
现在社会发展快,差个两三岁,感觉就不像一代人了。比如我,算是70年代中期出生的人,和生于70年代末的同事比起来,感觉就有不小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再次全面回归现实主义。80年代缤纷繁杂的各路先锋派偃旗息鼓,纷纷向现实主义投诚靠拢。然受西方现代派影响,加之80年代各路先锋派的实验探索,90年代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发生了很有意识的裂变。具体可分为驾轻就 传统派、兵出斜谷的自传派、兼采众长的折衷派和走向人性的剖析派四派。90年代的现实主义远较80年代富壮粗实,多样性带来的选择性使作家们有了更多的参照坐标,从而拥有更为广阔的创作天空。更为重要的是,90年代的现实主义裂变包含了相当深刻成熟的社会进步,多元化观念奠定了丰富化的基础,现实主义已不再是一种价值尺度,而是一种真正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戴刚  章梅 《小读者》2010,(6):18-20
又是一年“六一”到.又是一年儿童节。在大多数人心里,童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不同时代的人,经历过不同的“六一”儿童节.然而,那份童真、那份快乐却没有差别。“六一”儿童节.记者分别采访了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人.了解不同时代的“六一”儿童节.感受不同时代的欢乐童年——  相似文献   

14.
每一个新年都打着时代深深的烙印。上个世纪50年代末,人们最时尚的新年活动是写信慰问人民志愿军;60年代,最流行的春节活动是发票看电影、办游艺会、团拜;70年代,人们春节的娱乐方式则是看样板戏、革命电影:到了80年代,每到除夕,大家都守在电视机旁看春节联欢晚会。2008年的春节,你是怎样过的?  相似文献   

15.
秃头乐队     
“秃头乐队”是一支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的4人乐队,虽然是硬摇滚风格,但音乐却悦耳动听。他们的音乐风格多样,不一而足,有21世纪的另类摇滚,上世纪70年代的朋克摇滚以及50年代的摇滚。  相似文献   

16.
汉语的“年代”表述一般采用“世纪 年代”(比如20世纪90年代)的方式表示。近年来有人建议改用“年份 年代”(比如“1990年代”)的形式表示,其主要理由是,“世纪 年代”表述法不便于称说每世纪的前两个年代。这一观点是不妥的。关于每世纪前两个年代的名称问题,我国最早地系统研究这一问题的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金有景先生认为应该称为“零十年代”和“一十年代”。这一观点是符合汉语的规律的。  相似文献   

17.
王柯敏 《中国教工》2014,(11):28-29
湖南省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试点,经过10多年的实践探索、总结发展,目前已经进入完善提升的新阶段。校务公开成效明显,为依法治教、推进教育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约在上世纪70年代一直到80年代,“教师算不算一种专业”,常常是一个争议性的话题。近十多二十年来,这种议论已经极为少见。“教师不算专业”,意思是随便谁都可以担当起教师的职能,这在近年来说,已经是愈来愈不可能了。但是,到底教师这个行业的专业性在哪里?还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即使是今天,在边远的、贫困的地方,还是会有没有经过培训的人员担任教师,  相似文献   

19.
1950年代出现的独幕话剧创作潮是继1920年代和1940年代之后中国独幕话剧创作的第三次高潮,论文论述了此次创作潮出现的原因、意义和缺陷,分析了创作潮中出现的主要作品的思想艺术成就,同时认为,作为一种创作潮流和文艺现象,它已成为中国话剧史上的“绝唱”。因而值得深思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主要分析石康文本中情感世界的建构及最终失落的过程,并进一步分析这一过程和结果产生的根本原因,指出60~70年代出生者明显具有的年代文化痕迹和时代变化的冲突,表现其面对时代的失落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