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我们必须从遭德上来审视我国的人口问题,净化和提高在人口生育问题上的道德意识和遭德修养。人口的生产历史说明,生育行为从来不仅受到当时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而且还受到当时道德意识的支配。社会主义人口道德既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又应充分体现为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而自觉地从道德上限制生育本能的共同愿望。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社会主义人口道德建设。这一研究成果具有新的理论建树。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构建人口伦理学这一新兴学科的依据、研究对象和范围、宗旨与任务。阐述了生育行为从来就是一种道德行为,在当代,人们更应承担生育上的道德责任,树立全新的人口道德观。论述了人口伦理学就是一门研究生育行为道德价值生成的机制、评价生育行为的道德价值标准和合平当代社会发展客观需要的关于人口生产的特殊道德规范体系与人格形象的科学。它肩负着从伦理上分析和考察当代人口问题所包含的基本矛盾,揭示从道德上调整这些矛盾的价值准则,塑造当代人在人口生产中应有的道德人格形象的使命,及其在完成这个使命中所能发挥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构建人口伦理学这一新兴学科的依据、研究对象和范围、宗旨与任务。阐述了生育行为从来就是一种道德行为,在当代,人们更应承担生育上的道德责任,树立全新的人口道德观。论述了人口伦理学就是一门研究生育行为道德价值生成的机制、评价生育行为的道德价值标准和合乎当代社会发展客观需要的关于人口生产的特殊道德规范体系与人格形象的科学。它肩负着从伦理上分析和考察当代人口问题所包含的基本矛盾,揭示从道德上调整这些矛盾的价值准则,塑造当代人在人口生产中应有的道德人格形象的使命,及其在完成这个使命中所能发挥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低生育时代的到来,中国社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挑战,而低生育人口形势背后反映的则是生育意愿的降低、生育行为的不足及生育政策的限制。人口的发展总是受到客观人口规律的制约,为此,以马克思主义人口再生产理论为逻辑起点,在对我国历史生育政策历时审视的基础上,从逻辑层面生育权回归、社会层面家庭决策转变、政策层面制度优化设计等,绘制出新时代人口政策改革的“中国图景”。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行生育政策的形成及对其未来调整方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有的生育政策是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理论与中国的社会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以“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为主要内容的现有生育政策的实施有效地遏止了我国快速增长的人口发展势头,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然而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在坚持现有的人口生育政策不放松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和缩紧现有生育政策中的不合理、过于宽松的部分,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与"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关于意识的生产"即"精神的生产"的论述,曾经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责难和挑战.而这"三大生产"和与其相对应的"三大文化"(即人口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党执政必须认识和把握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7.
社会实行控制人口增长,节制生育的政策,最终必然要落实到每一家、每一个生育者的身上,落实到为避免出生不适度的生命数量的具体控制的各个环节上。于是人的生命的价值问题就成了现代人口生产中一个必须回答的伦理问题。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这样一个问题。控制生育,即通过人为地杜绝一些新生命的诞生,以减少“人的生命数量”,这在传统的人口价值观和生命价值观看来,是否定人的崇高存在,有损于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在道德上是不可接受的。至于在生育的控制中,在胎儿具有可存活性以前人为地终止妊娠更是为传统的人口价值观、生命价值观和道德价  相似文献   

8.
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的历史时期,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我们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必须自觉摆正经济建设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关系。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的生育意愿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应该把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结合起来,统筹人口数量与人口素质的关系,统筹人口结构与经济社会结构的关系,统筹人口内部结构的均衡关系,统筹人口运动中的代际公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出现了持续、异常偏高的态势,并且表现出普遍性的特点。笔者认为,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的原因主要是组织约束力减弱、家庭经济需求、家族活动刺激、社会性别意识不公正、生育政策挤压、技术手段保障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标本兼冶,持之以恒地倡导社会性别意识,继续抓紧抓好新型生育文化建设,严厉打击“两非”,关爱女孩家庭,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日益变革的大背景下,包括道德在内的社会意识形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情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必须大力加强道德建设,它是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方面,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当前,道德建设主要问题是公民的道德意识不强和制度保障的欠缺等。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首先要做好宣传教育,其次要有法律和制度作保障,也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共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社会。  相似文献   

11.
适度人口理论的发展及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适度人口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出,适度人口是社会人口生产和再生产的一种理想模式。我国人口多,自然资源的稀缺性日益明显,人口过剩与资源稀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现实促使我们必须依据经济最优人口理论,实施适度人口战略,合理地解决和约束过高的人口数量、较低的人口质量及不合理消费状况对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人口与产业、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提出“共产主义者不向人们提出道德上的要求”的断言,是与当时德国哲学和社会思潮的情况相联系的。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从原则上澄清了德国宗教和哲学的混乱,驳斥了施蒂纳的“意识创造历史”的诡辩。他们所说的“不进行道德说教”、“不提出道德上的要求”,是指青年黑格尔派、施蒂纳等人宣扬的那种道德说教;他们要否定的是那种近乎宗教信徒宣传教义式的道德说教,而不是指任何道德宣传和道德要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教育是由社会制度决定的,要在新的社会基础上实现新的教育。同时,教育和道德教育不能建立在空想的基础上,而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使受教育者有多方面的技能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工生殖技术改变了人类的自然生育方式,对该技术如果任凭人们自由使用,将使我国人口发展与平衡的和谐受到严重冲击,必须对人工生殖技术的运用加以规范,即进行人工生殖立法。从生育权的属性及其特征出发,要保持我国人口的发展与平衡,人工生殖立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夫妻的共有生育权应受法律的尊重和保障;生育必须符合人类繁衍、生殖的自然规律;采用人工生殖方式须夫妻双方合意;人工生殖方式是夫妻施行其生育权的辅助手段;合理限制原则;人工生殖方式的严格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人品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够对社会道德的发展变革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要落实到提高个人品德上.当前要紧密结合实际,从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爱国情怀、树立荣辱观念、增强诚信意识等方面切实推进大学生的个人品德建设.  相似文献   

15.
<正>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有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与它相一致。这就是说,一方面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脱离道德上的支持,需要以良好的道德品格、健康的社会风气和进步的价值观念为条件;另一方面,道德建设也必然以市场经济建设为基础。为此,在当前,必须十分关注道德  相似文献   

16.
婚姻和生育是人生最重要的课程。大中专学生今后的婚姻与生育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我国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持续发展,必须努力提高人口出生素质,在优婚优生上下工夫。我国人口出生素质低下,根本原因在于生育上充满盲目性。盲目来自对生育科学的无知,要使作为人口再生产主力军的青年一代摆脱生育上的盲目性,就必须在大中专进行专门的系统的"优婚优生"教育。  相似文献   

17.
人口控制方式演变与选择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增长必然也能够受到控制,在人类历史上存在多种不同的控制方式,归纳起来主要包括:自然力量的限制,贫困和战争的制约,政策控制和自觉控制等,不同历史阶段占居主导地位的人口控制方式不同,其中有一个演变的过程,随着人类的进步,人口控制方式也日益科学并逐步内化为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人口增长呈现出复杂的状态,政策控制方式是由我国人口发展历史和国情决定的必然选择。但单靠政策控制必然遇到诸多问题,因此必须认识到人口控制是一种社会行为,在强化政策控制的同时更应重视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提高国民素质,如此才能在促进人们降低生育意愿、促进政策有效实施的同时,促使自觉控制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公民意识与道德建设两者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内在统一性,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确立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缺乏良好公民意识的社会无法想象如何进行有效的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社会主义心民意识的确立对道德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经过30多年计划生育国策的大力推行,我国人口的生育水平、年龄构成、职业构成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人口学视角审视我国人口自身变化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可以看到我国生育水平的下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给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20.
人口文化是“人口生产创造的精神结晶”。狭义的人口文化是由人口生产直接派生的直属直系的人口文化系列,是人口文化的核心,包括性文化、婚姻文化、生育文化、家庭文化、老龄文化、人口变迁文化、丧葬文化,这些文化因素,从多方面长期影响和制约着整个人类自身的生存、繁衍、发展、进化和升华,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互协调、互补互辅,共同推动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广义的人口文化是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联姻、嫁接的旁支旁系的分系统和分支,包括各种人口文化的传统、制度、机构、产业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